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聪明的技术员,应该这样向专家领导提问

文/汤贤乱

不知孔代是忙得无暇回应,还是故作视而不见,半天没接茬,其它同事也无人应声。公司技术群静寂了几个时辰,我终于忍不住回了一句:

“这是一个无法回答,也没必要回答的,不好的傻问题。”

孔代立立即私信我说,此技术员颟顸,每次都在群里问一些不着边际的傻问题,让人不知从何答起,他渐渐懒得回应了。

1

孔代还截图了他与丁行的聊天记录给我看,以作对比。

原来丁行在新导则刚发布的第二天,就焚膏继晷地学习,与现行的导则逐条进行对比,形成文档,把其中的疑惑圈出来,以问题的形式请孔代加以指点,并希望他能找时间带领大家一起研讨学习。

说起来,我们现庄环科院公司有一个好的习惯,每当有新的法规标准出台,技术部总会组织大伙集体学习,轮流讲解,含英咀华。

听孔代说完,我也颇为惊愕,原来会提问的人,和不会问问题的人,在学习能力和工作水平上呈现出的差距,竟有如此之大。

聪明且工作能力强的人都爱好学习,而学习欲得要领、获取真知,第一要务便是要善于提问题,包括向他人提-勤学好问、不耻下问,及向自己提-扪心自问、日省吾身。

孔代和丁行都是这类人。

2

当年孔代在犹豫要不要追随我出来成立现庄环科院公司的时候,也是一口气追问了十几个问题。

比如“我在现庄环科院的身份是什么,一直呆下去有没有机会拿到编制,可能会遇到什么要的发展瓶颈,我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么,性格特征适应待在事业单位么,我跟汤总……”

他最终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追问到自己无法再深入,最后发现,义无返顾地跟汤总出来创业,才是当前最好的人生选择。

丁行当初加入公司,一门心思想跟我搞业务和公司管理,但经过跟孔代的一席谈话,突然改变了主意。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他被孔代面试时,开始被孔代连续发问,后来终于逮着机会反问,由此问了孔代一系列的问题,发现他技术水平高超,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且对环境技术咨询有非常系统的认识,又没有带徒弟,于是更想跟着孔代学习技术。

之前孔代也无带助手的打算,而且从未认真思考过,在丁行的逼问下启动思绪,竟激发了许多额外的想法,触发内心深处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品质,硬生生弄出一个技术人员的培养系统。

也好,现庄环科院公司还算不上大公司,体量小,基本不需要过多的管理,丁行与孔代配合着钻研技术,整体上提高了我们公司的技术水平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报告评审通过率和技术复核合格方面,经常登上现庄市生态环境局的正向排行榜。

丁行与孔代亦师亦友,他们相处的方式就是不断地给对方提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彼此思考,从而解决工作上遇到的难题,相互提高和成就。

托马斯达文波在《成为数据分析师》一书中说,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充分理解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3

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单纯获取到答案重要得多。有提问才有思考,而思考又会引发新的提问,在不断地追问与寻求问题答案的途中,你的认知水平也不知不觉地提升了。

有人说,提问是创新的来源之一,一个好的问题,不在于得到答案,而是引出两个新的问题。由此循环往复,就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现在,好的问题越来越比答案更有价值,也更难能可贵。网络上每天有数亿的回答,像知乎,上面优秀的答主很多,他们每天都在等待一个好的问题。

在以后的职场,能提出优质的问题,或将成为考验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标尺。

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而互联网很发达,如果想要好的答案,去问百度就可以了,如果要问一个好的问题,一定能有思维能力的人来完成

如果你已在职场,好好观察你身边优秀的同事是怎么向专家领导提问的,见贤思齐;如果你还是一个学生,想要适应未来的职场生活,从现在起,就要学习并掌握提问的技巧。

4

要如何做才算是善于提问呢?以下有几点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尤其适用初出茅庐的环评技术员

首先,问题的范围应界定清楚,不宜过于宽泛

比如“你对2022版环评生态导则怎么看”就是过于宽泛的问题,被问的人无法回答你。

而将问题换成“2022版导则与现行的版本主要有什么不同?我可以去哪里学习”,就好很多,人家听后就会告诉你导则修订的背景及内容,甚至给个PPT你看,还告诉你关注清合或环评互联网公众号,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行业资讯。

其次是问题要相对聚焦,指向背后真正的痛点

比如你问“现在什么职业资格证吃香,环评工程师还值得去考么?”这就不够聚焦,是个假问题,给人一种模糊而懒散的感觉,你肯定不是想被人告诉'值还是不值'这个浅显答案。

你应该更深入一点,往问题的痛点处挖掘,挖出真问题。

比如上述问题,其实你真正想问的应该是诸如“现在环评工程师普遍的待遇如何,有证的和没证的在工作压力及薪资水平有多少差别,环评师考试历年的通过率大概是多少”此类的问题。

针对这些真问题,真正在这方面有研究心得的行业大咖,肯定会有详实的数据给你分析。

第三,多以积极正面的方式提问,特别是当你的问题可能得到负面反馈的时候。

比如作为管理者,你想真正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时,虚心问员工,大家认为公司在项目管理和提成分配上有哪些不足之处?

员工害怕直陈其弊,一般不敢直接指出不足,只能噤若寒蝉。如果你能换成问“对公司有哪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其效果或许会好很多。

最后,适当转换人称,避免对回答者的冒犯。如果你有机会对贾专家提问,不要问他“新的导则层出不穷,像这样的大专家,如果知识更新不及时,会不会也有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这样有冒犯贾专家的嫌疑,以后评审会遇到他,项目就很难过了,聪明的技术员会改成第一人称来问。

“现在的环评导则更新这么频繁,要怎样学习,才能保持知识更新,不被市场淘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提问
提问的艺术
怎样的谈话状态更有利于自身成长?
农资人开农民会的建议
职场新人,学会巧用劣势
疯狂工作两天之后的回顾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