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享 | 垃圾处理“零”排放 探讨渗沥液高效全量处理

垃圾渗沥液由于本身存在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水质指标波动频繁等特点,在近几年的中央环保督查中,渗沥液处理问题时有通报,如填埋场老龄化,碳氮比失调,脱氮问题,膜后浓缩液回灌造成填埋场内渗沥液盐类富集,处理工程能耗偏高,渗沥液去向不明等,如何将其合理处理处置一直是环保领域的一大课题。

本文介绍了垃圾渗沥液的处理现状、处理工艺以及实践案例,希望对企业在垃圾渗沥液处理过程中有所启发。

1 垃圾渗沥液处理现状

我国原生垃圾的主要特点是厨余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故焚烧厂为提高热值,通常将垃圾在贮坑中存放3~7天以沥出水分。焚烧厂垃圾渗沥液主要产生于垃圾贮坑,由垃圾在贮坑内堆酵过程中沥出的垃圾组分间隙水,有机质腐烂生成水和部分分解吸附水组成。其与填埋场初期垃圾渗沥液有很大的相似性,垃圾渗沥液的产生量受进厂垃圾的成分、水分贮存时间及天气影响。其主要特征为:①有机物种类繁多,水质复杂;②有机物含量高,在垃圾贮坑中由于挥发性酸的存在会产生较高的CODcr、BOD5,CODcr最高可达60000mg/L、BOD5最高可达35000mg/L;③氨氮含量高[1]。

由于对垃圾渗沥液污染物成分及其污染水平的不了解,把垃圾渗沥液作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建立了一批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氧化沟和传统的好氧技术在这个时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COD负荷过高,NH3-N负荷过高,曝气量严重不足,渗沥液所含碱度不能得到应用,导致系统pH值过高,微生物生存条件丧失,处理后难以达到三级排放标准,甚至难以连续稳定运行[2]。

目前,国内外渗沥液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主体,物化处理为预处理,膜处理为后续处理系统,而适合我国本土的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厌氧 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组合工艺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成功应用。

2 渗沥液处理工艺的确定

在生化处理技术中,近年来兴起的物理和生化相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较为合理,其占地面积小,污泥负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在国内有较多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成功的工程实例,且越来越多占据着垃圾渗沥液处理市场,但只能将COD降到500~1000mg/L,距出水指标相距甚远,而且此时出水中污染物基本为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为实现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必须采用纳滤或反渗透或其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根据目前全国各地建设的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厂及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渗沥液处理设施的试剂运行情况,结合各方案的工艺特点对水质波动的适应性、总投资及单位运行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经过分析比较后,认为中温厌氧反应器 分体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纳滤(NF)工艺组合处理法是建设工程优选推荐方案。其技术优点如下:适应性强、运行稳定、能耗低、运行费用低、工艺成熟可靠、技术先进;

工艺各段即相对独立,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整套系统可做到全自动化控制、无人值守;厌氧、MBR系统为低污泥产生工艺,少污泥或无污泥排放,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了目前学术界正在研究的无污泥排放工艺,易于处理站运行。

3 渗沥液处理工艺

一、 常规渗沥液处理工艺

1、预处理——厌氧——MBR——NF——RO → 达标排放

2、预处理——厌氧——MBR——高级氧化 强化生化 → 达标排放

3、预处理——DTRO →  达标排放

 

4、预处理——MVR——洗气 → 达标排放

二、浓缩液处理工艺

1、预处理——腐殖酸分离膜——高级氧化 强化生化 →  达标排放

2、DTRO——预处理——MVR  →达标排放

 

三、存量、应急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

1、预处理——DTRO →  达标排放

2、预处理——MBR 高级氧化 强化生化 →  达标排放

四、垃圾中转站渗沥(滤)液处理工艺

1、预处理 → UNITANK生化池 → 高负荷生物滤池

2、预处理 → 厌氧 → AO(MBR)

3、预处理 → 厌氧 → AO(MBR) → 反渗透RO/DTRO/纳滤NF 

来源:环保技术项目对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及现状(“污水处理技术群”在线沙龙总结)
带内衬MBR膜结合卷式NF、RO组合工艺和两级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对比
豆腐加工厂生产废水工艺流程
美欣达树新标杆!湖州餐厨+厨余协同处置项目考察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的渗沥液处理工艺概述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无害化处理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