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科院院士: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望7月发射
2016-03-03 18:11:20  来源:澎湃


  今年夏天,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将可能迎来一位“小伙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透露,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望在7月发射。

  “名字嘛,先保密。”潘建伟笑着说。在研制它时,最困难的环节是它的有效载荷,“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才拿下”。

  如果该卫星成功运行,中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1
  潘建伟透露,该卫星已完成载荷正样产品、卫星平台正样产品研制、整星电测和热平衡试验,正在开展发射星集成测试、EMC测试、力学试验、磁测试等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卫星'硬件’方面准备得差不多啦!”

  在科学应用系统方面,现在已完成兴隆、南山、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的验收测试。此外,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与卫星有效载荷初样鉴定件的对接实验,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舱验收也已经完成了。

  卫星上天后,科学应用系统将在首席科学家的主持下,协调卫星和各大系统,实现预定科学目标。

  46岁的潘建伟是“传奇”:41岁成为“最年轻”的院士,42岁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谈起喜欢的事,他流露出顶尖科学家的另一面:“等发射成功了,我要来一盘小龙虾。”那是潘建伟生活的城市合肥夏天最风靡的美食。

  对于公众最好奇的问题:什么是量子?潘建伟拿好莱坞电影《蚁人》举例:电影中,主角斯科特为了拯救世界,把自己无限缩小,最后进入的就是“量子世界”。它是微观世界里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比如光,就是由大量光量子组成的。

  量子具有许多不同于宏观物理世界的奇妙特性,若能掌握这些特性,则有望实现对信息处理能力革命性的突破。因此,量子信息被认为是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

  中国计划在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因此在2011年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研制,2013年启动了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

  潘建伟说,如果说“京沪干线”像连接地面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之“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中科院从2011年开始了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在2015年首发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之后,今年还将陆续发射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潘建伟说,“我希望它尽快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就像计算机曾经做到的一样,改变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因斯坦“百年之问” 中国给出漂亮回答
过去两个月,这颗中国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量子卫星或7月发射10股有望爆发
在量子科学“无人区”闯出新路,这支中科院小分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
腾讯新闻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圆满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