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
                 作者:董海发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是源于伏羲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生土长的中华文化。
    儒家文化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指导思想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历经2045年。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儒家文化成为一种全能文化,既是老百姓“修身齐家”的道德文化,也是皇帝“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儒家文化虽然丧失了“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能,但是“修身齐家”的道德功能仍然存在。
    道家文化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道教。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为什么会走向不同道路呢?这是由两种文化的不同社会价值观决定的。
   一、 道家偏重自然人、儒家偏重社会人
   道家的人,也许更偏重自然的人,儒家的人更偏重社会的人。 道家更重视自我的保身与舒泰,儒家更重视的是社会责任。道家做人,在乎一个真字,不妨率性;儒家做人,在乎一个“仁”字,或者一个“忠”字,强调责任。
   二、道家是绝对安贫、儒家是相对安贫
   儒家和道家虽然都强调“安贫乐道”,但是仔细分析这安贫乐道,在儒道两家却有很大不同。道家的安贫是绝对的安贫,是骨子里的安贫,是反对物质享受,是要回归原生状态,他们认为那才是快乐的。儒家的安贫,本质上不是安贫,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儒家心中是想着富贵的,只是君子爱财须取之有道。所以只要有机会,只要合乎正道,富与贵不妨大胆争取。在思考“独善兼济”的时候,也需要想想“兼善”或“兼济”的“兼”字,兼是同时兼顾,兼顾的一边是天下,那么另一边呢?应该是自身。所以,所谓兼济天下,就是在自己富贵在自己得意的时候,你要考虑天下,你不能只顾自己快活,所以儒家的兼济天下实际是儒家“推己及人”思想的体现。可见,儒家的兼济天下是有取富贵的意思,只是要以正道取富贵而已,只是在取富贵的时候,你不能只是为了自己去取富贵,你要兼济,你要同时使天下的人也得到富贵。所以儒家的“安贫”是暂时的,是有条件的,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像道家的安贫,是永远的,是彻底的,是无条件的。在道家看来,贫就是快乐,所以他们要绝圣弃智,要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要回到原始状态去。
   三、道家之乐是乐“己”之乐、儒家之乐是乐“人”之乐
   “安贫”不同,“乐道”也是不同的。道家的“乐道”,乐的真是“道”,就是那个自然之道,是回到一种人生的自然的状态,初始的状态,然后自得其乐,在这种状态下去享受生命的真正快乐。在道家看来,物质是外加的,文化是外加的,都不是人应该追求的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生命的自我体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是顺其自然的通泰的生命状态。而儒家的“乐道”,实际上是乐“仁”,是以体验“仁”为快乐,是以实践儒家的道德规范为乐趣,这种乐是为“人”(他人)的乐,所谓“仁者爱人”。所以,儒家之乐是乐“人”之乐,道家之乐是乐“己”之乐。
   综上所述,从社会的角度说,儒家是伟大的,儒家始终在为他人而活,为社会而活,是为建立一种伦理的秩序,所以,儒家也为自身之忧而忧,为自身之乐而乐,但正如范仲淹说的,这种为己的忧乐必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说儒家是伟大的,那么道家是可爱的,如果说,儒家的乐是“伦理之乐”,是“他人之乐”,是“社会之乐”,那么道家的乐,是“生命之乐”,是“自己之乐”,是“率性之乐”。所以,道家是生命哲学,儒家是伦理哲学。道家的安贫乐道,一定是回归自我,回归真我。儒家的安贫乐道,目的为回馈社会,影响他人,所以,兼济天下,一定是儒家的必然选择,或者说“独善其身”的目的还在“兼济天下”。所以,自强不息,慎独兼济,仁者爱人,等等,是儒家的必然。为什么社会的主流会是儒家?为什么民间偏向道家?当然是有原因的。儒者刚健进取、积极入世;道家遁世退隐、消极出世.各有得失,互为补充,表里相辅,古代知识分子常常表现为外儒内道、外儒内法,以儒兼济,以道修身、以法治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多少钱一斤?
人活着的意义
「中国智慧」独善兼济:中国士子的律己精神
(1)十天干喜忌详解之庚金
野鹤读《道德经》
12-06-25高二语文《老子五章3+考一本练习讲评》(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