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策划】“大爱株洲•金秋助学”15载,资助公益品牌背后有这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01

8月23日,我市将举办2018年受资助大学新生见面会,届时金秋助学各成员单位也将前往受资助学生处,给每人送上5000元助学金。

保证考取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失学的“大爱株洲·金秋助学”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市教育局等联合相关单位及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已连续举办15年,成为株洲捐资助学慈善公益品牌项目。

日前,我们采访今年受助贫困学生家庭和往届受助学生,追寻关爱贫困学子背后的爱心人士故事。眼泪、不屈与关爱交织,成才之途,有寒门学子的自强不息,也有社会大爱的及时援助。

正如有一首歌所唱:“在你的左手旁边就是我的右手,我一直在你的左右。”

社会大爱,一直伴随在贫困学子的身边。

往届金秋助学发放仪式现场

【故事】沈旭敏:生活再多磨难,也要微笑面对

阳光,嘴角总有笑意,毕业于市十八中的女孩沈旭敏,今年拿到西安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从小就喜欢绘画,也是我的特长。”沈旭敏说,拿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她在打工,利用暑假时间教小孩子学画画,“想赚些钱减轻爸爸的负担。”

沈旭敏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异,接着身有残疾的父亲下岗,家中经济来源,是低保收入和爷爷每个月的退休金。

走进石峰区白石港附近沈旭敏的家,这里是她爷爷以前所在工厂的家属房,并没有具体的小区名称。一室一厅的房子里,摆放的家具已明显老旧。客厅中,一张摆放着杯、碗、茶壶等物件的木桌子油漆脱落严重。小敏说,这也是她的书桌,从小做作业就是在这里,长大后学画画也是在这里,有时候,杯子、茶壶也就成了她素描的对象。

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阻碍沈旭敏成为一个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女孩。聊起自己的家事和以往的经历,她一点也不避讳,相反她认为“生活再多磨难,只是对我的考验,只有微笑面对,才能早日摆脱。”她说,进入大学后自己一定好好读书,因为这是对那些帮助她的叔叔阿姨们最好的回报。

年近6旬的父亲沈建辉说,自己很是愧疚,“女儿本应该享受和同龄孩子一样更好的生活。”令父亲感到欣慰的是,女儿非常懂事,因为家庭拮据,很多时候女儿需要用钱都不向家里开口,高中期间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为这个家庭减轻了不少压力。

沈建辉希望女儿大学后继续读研,但沈旭敏说,自己此刻的想法是早一点毕业工作赚钱改善家人的处境。

【自述】万佳荣:辞去高薪工作,只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父母在我读小学时就因患病长辞于世,留下我独自一人面对漫漫人生。当时的我刚刚考入南方中学,现实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有些残忍,当别人的父母都在忙前顾后的时候,我却要独自一人背负行囊上路。就当我以为全世界都离我而去的时候,回望身后,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鼓励和关心,他们给予了我很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当时也包括“金秋助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如一日的雪中送炭,直暖人心。

高三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我站在舞台上作为“金秋爱心助学”活动的资助对象代表发言和接过沉甸甸的救助资金时,我的内心却很沉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笔数目的金钱,然而对于当时的我,却承载着我新的梦想的启航:“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毕业后,我任职于一家英语企培机构,也去过日本、美国等地的学校进行了访问学习,薪酬随着我的教学年限水涨船高,我似乎过上了一个大家都很羡慕的生活。

然而,2018年的春天,一次看电视节目让我踌躇。

我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很穷的山村,村里的孩子要早起走很远的山路去学校,学校的条件很破旧,更不用说教学条件了,看到那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想到了8年前的自己,孤苦无助,如果没有社会的帮助,或许我也会像他们一样,一辈子没法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我辞去了年薪30万元的工作,开始思考母亲当年对我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该报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整个社会,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需要我帮助的人,于是我开始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开发,希望把更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通过网络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学生受益。

在未来的日子,我要到更多需要英语帮助的地方,帮他们一个个地建立起英语学习环境,并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的力量成立助学基金,让更多孩子能够像自己一样,用学习改变命运,用思维创造人生,不再因为穷而读不起书,不再因为资源不均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更不再因为那一重重大山而挡住自己探索世界的梦想!

砾石报山,当成其高峻。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金秋”学子为回报社会能做的。

往届金秋助学发放仪式现场

【回访】励志贫困生:有的保研继续深造,有的成为志愿者

市二中毕业生周宇驰四年前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因家庭贫困获得“龙华教育基金”资助,2018年被保研中国政法大学。

周宇驰说,总感觉自己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但是他相信之所以如此幸运,是家人的关爱,是朋友的支持,更是大家的帮助。

“所以我非常感谢市教育基金会和龙秋华叔叔一直对我的关心与帮助。在学费与高昂的生活成本之下,是你们的帮助让我从现实的重压下缓过劲来,能够安于学业、精于爱好。羽翼未丰的我,也只有专注于学业、不断提升自己、继续走上更高的平台,才对得起资助人对我那份单纯的期望。”

在市教育基金会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想,四年大学生活让周宇驰变得成熟而稳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经历的4年北京求学生活,确实让自己长大了。面对众多的挑战,首先会选择冷静下来去分析,然后去考虑一个最佳的方案,最后坚定地去实施。”

秋季开学后,迎接周宇驰的是三年硕士的学习生涯:“我会继续带着所有人的祝福与期望,不断地超越自我,更加努力地去使自己变得强大,成为一个学业有成、品行端正、奉献社会、心存感恩的人。”

2013年,寒门学子文耀平考入东北林业大学,大学在读期间受“洗心”基金4年资助。

“洗心”基金捐资助学项目以“万名学子助学计划”为基础,对省内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大学期间,文耀平得到该基金每年4000元资助。他发奋苦读,用奖学金和在校兼职所得用于各项开销,尽量减少父母负担。

大学毕业后,文耀平在深圳当一名教师,教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月薪过万元,“一直受到爱心资助,我想得更多的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回报社会。”

从大学一年级被资助开始,文耀平便成为“洗心”基金的志愿者,至今已经连续5年作为志愿者帮助有需要的人,走访过醴陵、炎陵、安化等地。今年,我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应届毕业贫困大学生。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大学在读期间,文耀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他说:“现在自己能赚钱了,唯一的希望,是将这一份正能量传递下去,以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人。”

往届金秋助学发放仪式现场

【爱心】瞿莉娟:手把手教单身母亲填写“金秋助学”申报材料

醴陵一中资助专干瞿莉娟总是忙碌,特别是每年高考后的那段日子。

醴陵一中在校生近3000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25%,每年受资助人数达700余人,资助金额高达270多万元。从国家助学金、四类免学费、滋蕙计划到金秋助学、生源地助学贷款;从校内资助到社会助学,涉及范围广泛。

家住浦口镇三铺村的刘文志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他身患尿毒症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还有80高龄患精神疾病的老母亲,两个孩子都在醴陵一中就读。瞿莉娟三番五次到刘志文家,告诉他孩子上学的钱不用操心,国家会帮助她,学校老师会关注他,一边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两姐弟。姐姐2016年醴陵一中毕业后就读于中南林业大学,紧接着弟弟于2017年考上了大学。

每年“金秋助学”任务重,从前期的宣传摸底、学生申请到逐一入户走访,从资料的严格审批到助学款的集中发放,历时2个多月的暑期助学活动瞿莉娟只能“连轴转”。

今年暑假,家住枫林镇蒋家桥村大屋组的程江军、程江长双胞胎兄弟同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一本学校,面对高昂的学费,孩子的妈妈找到了瞿莉娟,希望通过申请“金秋助学”渡过难关。

两兄弟暑假期间就外出打工赚钱,文化程度不高的单亲母亲甚至连申报材料都不会填写。瞿莉娟手把手帮她做好两兄弟的助学材料,“当她感动地拉着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的时候,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因为我知道能够帮助那些暂时家庭贫困的孩子进入到更高学府去学习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往届金秋助学发放仪式现场

【回报】 “叶妈妈”让孩子们懂得:永远做一个掌心向下的人

“叶妈妈,我现在一切都好,学习,生活,锻炼,和同学相处都好,就是想您啦!”“我学的是书法专业,毕业后打算开个书法工作室。”忙完一天工作的醴陵籍企业家、“洗心”基金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叶铁华女士,看到手机微信群里26名“儿女”开心聊天,笑意不禁浮现在脸上。

从1991年开始,叶铁华和她的先生就致力于慈善事业,每年定期去敬老院、孤儿院慰问捐助,并长期资助醴陵贫困学生。这么多年,做慈善方面花费了多少?“金钱不是目的,这没有什么。”叶铁华摆摆手,不愿多谈。

“这些孩子,都是来自我市偏远的农村,他们考到大城市的学校,会面临种种问题,种种疑惑。我资助他们,只是帮他们暂时渡过难关,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很可能影响他们一生。”除了每年资助每个孩子4000元学费,叶铁华还建立微信群,在“微课堂”里,经常给孩子们“上课”。

叶铁华的手机里,存着每一个学生的手机号码。不管工作多忙,每一天,她都会给学生打电话,聊聊生活细节,问问他们学习近况。对于资助的学子,她有一个小要求:“每年寒暑假,要抽出几天时间,一起去做义工。”

“叶妈妈,以后我一定会像您教导我的那样,永远做一个掌心向下的人……”在叶铁华的手机里,学生给她发的短信,她舍不得删除。每次翻出来看的时候,叶铁华都会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

【政策】多元化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

我市学生资助工作还有哪些项目,该如何申报?8月21日,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逐步建立起覆盖各学段、多元化的学生资助体系,目标直指“应助尽助、贫困学生全覆盖”。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制度,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和营养餐制度、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制度,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制度,高校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研究生国家奖、助学制度、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制度、国家助学贷款。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办拟定的教育扶贫政策清单显示,我市教育扶贫共有教育助学、雨露计划、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三大类别。

教育助学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其中,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给予1000元/人/年的入园补助,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对残疾学生实行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三免一补”政策。

职业教育方面有“雨露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在落实职业教育“免”“补”政策基础上,按照“应补尽补”原则,叠加给予每生每年扶贫助学补助2000元。中职教育连续补助二年,高职教育连续补助三年,五年制高职教育连续补助四年。学生向户籍所在地扶贫部门申请即可。特困家庭学生扶贫助学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义务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除享受国家普惠性资助外,另给予2000元/年/人资助。该项资助由村委会推荐、乡镇人民政府初审,由乡镇统一向县级扶贫部门申请认定发放,资金从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解决。

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政策规定,对到我省51个贫困县(茶陵、炎陵)基层单位就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学生,根据其最高学历,参照我省高校平均学费标准给予固定金额学费补偿,连续补偿三年,补偿标准为博士生10000元/年,硕士生及第二学士学位学生8000元/年,本科生5000元/年,专科(高职)生3500元/年。直接向茶陵、炎陵两县资助中心办理。

根据今年“大爱株洲·金秋助学”牵手贫困大学生助学活动方案,资助对象是具有株洲户籍,在株洲就读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并考取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包括在我市务工一年以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人员子女。家庭一般困难的学生,一次性资助5000元;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资助5000元,连续资助四年,共2万元。

走访贫困家庭

相关链接

通讯员:王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生源超过80% 贫困生吃人剩菜
在加拿大,如何不花钱上大学
2021年入学贫困大学生,有哪些资助?11项政策减轻家庭负担
“王宝丽,放心去读书!”
大学生活费给多少才够花?答案居然是......
@准大学生们,大学生活费给多少才够花?答案居然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