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价值at风险: 股票池跟踪个股三季报合集⑤
本篇涉及股票:$万科A(SZ000002)$$中国石化(SH600028)$$中国平安(SH601318)$$中信证券(SH600030)$$广州发展(SH600098)$$中海油服(SH601808)$$碧水源(SZ300070)$

一、万科

1-9月营收631.4亿元,同比下降0.43%。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8%。

没什么惊喜的地方,每个月披露的销售数据基本已经知道三季度的业绩了,1-9月,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26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人民币14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16.0%。3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面积442.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人民币48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7.4%。值得注意的是小股操盘模式:前三季度实现投资收益16.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上升216.1%。未来作为经常性投资收益,会成为贡献业绩的主要部分。

前三季度,新开工面积1367.2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开工面积的比例为61.1%。实现竣工面积661.6万平方米,占全年计划竣工面积的比例为44.7%。竣工面积占全年计划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相比往年,今年公司竣工集中在四季度的特征更加明显。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尚有1903.1万平方米已售资源未竣工结算,合同金额合计约2193.7 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32.4%和35.1%。由此不难推断,公司2014年业绩保持20%以上增速毫无压力。

再看最近披露的10月份销售数据:10月销售面积190.6万平米,同比上涨13.66%,环比上涨15.10%;销售金额220.9亿元,同比上涨27.32%,环比上涨12.76%。10月份销售面积是今年来较高值,仅次于1月,也是近五年 10月份的最高值。从销售均价来看,10月份销售均价为11590 元/平米,均价较为稳定。1-10 月份,万科累计销售面积1454.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711.4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14.8%和17.3%。

10月数据再次超过市场预期,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房地产政策的松绑对大型房企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万科称,公司继续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财务、资金状况都保持在良好状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人民币487.4亿元,较年初增加人民币43.8亿元。剔除预收账款后,公司其它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1.3%。公司的净负债率为26.2%,较年初下降4.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库存结构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已完工开发产品(现房)249.5亿元,占比7.1%。

不得不佩服公司,净负债-50亿的基础上,现金还在大增(小股操盘模式也是降低负债提高现金的主要原因,未来万科转型成一个轻资产的平台类公司并非不可能),不愧为行业内的No.1。此外由于资金成本大幅降低(无风险利率在往下走)对高负债的行业都是利好,降低了整体资金成本(还包括电力、券商等行业),负债腾挪空间继续加大。由于本轮地产企业资金成本并未呈现整体下行,因此公司在资金成本层面相对优势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股东方面,事业合伙人继续增持1.367亿股,持股比例达到3.3%(Q3事业合伙人增持的平均价格为超过9元/股);野蛮人安邦继举牌其他地产公司后,再度大举进入万科,耗资20亿左右成为第四大股东;此外外资清一色增持,瑞银进入十大大股东,国内基金除了指数基金纷纷减持,上季度持股1.1亿的社保消失,持股0.9亿的博时消失,持股0.7亿的保德信基金消失。总体而言股东人数继续减少6.5%,筹码继续集中到事业合伙人和外资手中去了。虽然很多大蓝筹三季报还没出来,不过按照二季度的趋势,我用脚底板都能想到,低位的筹码基本上都被外资收走了,而国内的投资者们和基金们你们又去追求什么了呢?

面对这样的万科报表,还需要说什么吗?

本人6.5首次大规模建仓万科,随后万科开始一波上升行情,在上升遇到回调时以及跌破上升通道进入横盘区间时,我分别几次加仓,达到顶配。但国庆后又有新增资金,恰巧遇到股价大跌(破横盘区间底9元),遇到市场恐慌,于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加仓到顶配(很感谢市场下跌给了我继续加仓的机会,我加仓的价格低于事业合伙人。成本7元更是远低于增持价格)。

PS.关于“小股操盘模式”到底是怎么样运行的问题,之前没详细解释过,这里解释一下:在轻资产运营的小股操盘模式里,万科在合作项目中不控股,通过出让股权将资产变“轻”。其关键是赢得操盘权,项目仍然由万科团队操盘,万科输出管理品牌,合作共享万科的信用资源和采购资源。万科借此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放大自有资金投资回报率(ROE)。万科提出了相应的平滑风险的管理人项目跟投制度,力求控制费用流出与管理人流出。“小股操盘+管理人跟投”模式将成为万科未来保持较高业绩增速的最重要手段。

具体做法分为两个方面:在集团层面,实行事业合伙人持股;在项目层面,进行项目跟投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项目跟投制度:对于今后所有新项目,除旧城改造及部分特殊项目外,项目经理及一线公司管理层必须跟投所在公司所有的新项目,员工初始跟投份额不超过项目峰值的5%,之后还有一次机会购买获得5%的额外受让。利用此方法,万科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捆绑得更加紧密,达到利益捆绑、连坐治庸的效果。在万科轻资产运作的转型趋势下,钱不再重要,但人特别重要,因此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有留住人才的很大考虑。

相关链接:

1.2014中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891453
————————————————————————————————

二、广州发展

1-9月公司营收146.57亿,同比+19.28%,净利润10.09亿,同比+22.69%,其中三季度营收同比+24.3%,净利润同比+22.74%,三季度业绩不错。前三季度ROE达到7.32%,历史最佳水平,这和天然气的贡献有关。

从之前披露的1-9月经营数据就大概能知道三季度的业绩了,还是非常不错的。1-9月数据是合并口径累计完成权益发电量 74.03亿千瓦时,权益上网电量 69.79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7.12%和 7.04%。而1-6月份的经营数据为:合并口径累计完成权益发电量 45.48亿千瓦时,权益上网电量 42.87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10.17%和 9.97%。所以三季度的发电量环比大幅回升,原因很简单,上半年大修导致发电量下降的因素小时了。此外,三季度天然气销售环比小幅下滑,同比增长28.35%,夏天天然气用量少一些是正常的。

资产质量也不错,资产负债率49.34%,比去年同期下滑1.6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14.4%。应收款由于天然气业务的大幅开展增加不少,同比意义不大,目前有15.49亿应收款+3.9亿应收票据,但相比营收无大碍。

三季度单一季度的现金流是11.3亿,按照90天计算,每天是1255万人民币,作为一家150亿市值的公司,现金流还是非常充沛的。这样下来,到2014年9月底,公司的账面现金已经达到45.5亿(流动资产79亿,现金占比超过57%),而流动负债的总额是55.2亿,其中30亿是应付账款,4.35亿是预收账款,这两项免息资产就占到了流动负债的63%)。呵呵,这样的财务状况简直可以抵御任何的风险。

这业绩,还能说啥呢?广州发展是股价和业绩背离的品种,但他是业绩向上,股价向下,12年和13年,广州发展每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18%,14年大约在23%左右,但股价呢?在12年年报公布时,股价从7.5元附近一路下跌30%至最低4.5元附近,虽然12年有整体上市的预期,公司股价涨的不错,但广州发展4.5元算上天然气业务的情况下,竟然成为电力板块PB最低的公司。

上市公司自然是坐不住了,在低于净资产下方不仅开始增持,更是动用回购手段。按照此前半年报的数据,大股东自2013年7月2日开始的增持行为已完成,期间,发展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53万股。而回购还在继续中,目前上市公司合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6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58%,总金额约为7825万元。虽然还在回购期,但现在已经脱离回购价格不少,估计公司很难再继续回购了。

股东方面,股东人数几乎没变,基金跑路不少。

低于回购价格和破净的价格毫无疑问是很好的买点,那么现在广州发展涨了那么多还值不值得买呢?我觉得相对整个A股广州发展仍然是少数的又便宜又好的品种(特别是利率向下走的预期下)。再对比一下同行业(纯天然气终端公司和综合类公司)的数据:
1.综合类:
广州发展:2013营收166.28亿,净利润10.28亿,2014三季度营收146.57亿,净利润10.09亿,市值166亿。市盈率12倍多,市净率1.18
申能股份:2013营收257.45亿,净利润 24.49亿,2014三季度营收186.61亿,净利润14.23亿,市值229亿。市盈率12倍多,市净率1.09
申能股份估值和广州发展相近(不过就在发文的今天,广发大涨,申能大跌),但从天然气业务的行业空间和成长性上来看,广州要优于上海,并且广州发展国资改革的预期比申能股份的好一些(大股东资产更优良)。
2.纯天然气(或天然气占大头):
深圳燃气:2013 营收85.75亿,净利润7.07亿,2014三季度营收71.05亿,净利润5.83亿,市值153.9亿。市盈率20倍左右,市净率2.93
陕天然气:2013营收40.58亿,净利润3.38亿,2014三季度营收34.55亿,净利润3.31亿,市值132.6亿。市盈率30倍多,市净率3.19
重庆燃气:2013营收59.35亿,净利润3亿,2014三季度营收41.5亿,净利润2.67亿,市值205.1亿。市盈率60倍,市净率5.78。这估值真是吓人,再看走势,作为新股连续连续4个涨停,新股就是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本人持有广州发展较多仓位。回头看过去3年的广州发展,业绩高成长的同时却因为行业和公司的属性导致股价背离下跌,甚至在有天然气业务的情况下,公司竟一度成为电力板块中PB最低的公司。很有幸能够在13年发现这样的标的,随后在股价破净的时候完成第一笔建仓,虽然此后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底部横盘,但现在回头再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公司大比例增持和回购的价格下面就是历史大底了。第一次建仓时买入仓位较少,不过后面陆续加仓,特别是在2014年优秀的中报后,公司股价刚好也回调到5.4下,我毫不犹豫的进行大规模建仓(国庆后也刚好新增了资金),对于广州发展总算没太过遗憾,否则又是一个看好却错过的公司。

最后,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在翻看卖方报告时,我发现广州发展的中报过后只有两家券商给出评级研报,而三季报更是冷门到没有一家券商给出研报。按照彼得林奇先生的说法,这种公司才是我们投资者最值得挖掘的对象……

注:广州发展公司的前世今生详见@Madrabbit http://xueqiu.com/3730878789/31851316  以及@老渔2014  http://xueqiu.com/3714977098/23017061 等一系列长文。

相关链接:

1.2014中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31307874
2.2013年报跟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9009791
3.广州发展“跌跌”不休,目前是否被低估?http://xueqiu.com/9769652619/24164453
————————————————————————————————

三、中国石化

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156.5亿元,同比下降1.13%,净利润511.69亿元,同比下降0.84%;第三季度营收同比+4.8%,净利润同比-11%。三季度毛利率下滑到13.67%(前两个季度均在15%以上,第三季度主要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

在原油价格回落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第三季度仍实现环比提升9.95%,主要原因是化工业务环比实现扭亏(第三季度公司化工业务实现经营收益4.52亿元,而第二季度则是亏损了26.26亿元,化工受益油价下跌而向好)、投资收益大幅提升(第三季度投资收益40亿元,第二季度只有5.44亿元,主要是转让中国燃气股票)、油气增产减轻了油价下跌的拖累(前三季度油气当量同比增长8%)、天然气9月提价。

具体来看几块业务:

油气产量357.41 百万桶油当量,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7.66%,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9.14%。受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勘探及开发板块实现经营收益417.48亿元,同比降低10.69%(特别是第三季度)。

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0.94%,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3.67%,其中汽油增长 12.08%,航煤增长19.70%,柴油降低4.75%。炼油板块实现经营收益111亿元,同比增长66.80%。

成品油总经销量1.38亿吨,同比增长2.61%;其中零售量8656万吨,同比增长2.05%;非油品营业额达114.5 亿元,同比增长15.00%;营销及分销板块实现经营收益264.39亿元,同比降低2.20%。

化工产品经营总量4733.5万吨,同比增长2.17 %;化工板块经营亏损为35.16 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扭亏为盈,实现经营收益4.52亿元。

再看资产质量,应收款预付款这些没什么好说的,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不变,近几年都在55%附近波动;三费方面,管理费用小幅下滑,销售费用略微增长,财务费增幅较大,同比增长56.3%(主要是RMB汇率损失)。

货币资金达到2092亿元,同比增长73%(部分是转让中国燃气股票获得现金的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82.47亿元,大增36%。

三季度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完成:25家各路投资者以增资的形式,出资共1071亿认购中石化30%比例的股权,这意味着增资前销售公司估值为2500亿,比预期3000亿略低,但混合所有制改革效率超预期(一致认为三季度难完成),销售公司增资后3570亿对应PE 15.3倍(分拆上市可以给30倍PE,超过母公司市值无压力)。遗憾的是25家公司中实业公司较少,而国资、PE、基金、保险很多。对于销售公司资产价值的低估以及改革后未来发展的预期,分析见中报解读:http://xueqiu.com/9769652619/31240416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浪潮下,中石化启动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跨界合作,不仅宣布进军饮用水领域,还于近期牵手茅台成为赖茅酒业三大股东之一。今年,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改革,加快从单一的油品经销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预计中石化今年的非油品营业额将突破160亿元。

三季报出来的同时公司公告,中国石化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中石化海外控股和全资孙公司中石化化销香港、向大股东中石化集团直接或间接全资拥有的盛骏国际和MIL、购买荷兰COOP100%的成员权益。交易对价5.62亿美元。中国石化将以2013年发行美元债所募集资金以现金形式支付收购对价。其实早在2012年3月15日,中国石化曾公告将在五年内消除与中国石化的同业竞争,将中国石化作为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开采、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上中下游业务的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股份公司在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相关因素后,拟择机收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届时拥有的海外油气资产,这次不过是实行12年的承诺,消除同业竞争,实施平台整合,收购海外优质油气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荷兰COOP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荷兰B.V.间接持有延布项目公司37.5%的权益(延布项目公司其余 62.5%的权益由沙特阿美持有)。延布项目公司主要将在沙特从事汽油、柴油以及石油焦、硫磺、苯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目前,延布项目公司下属的延布炼油项目的项目设计、采购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处于施工后期及投 产准备阶段。延布炼油项目的设计原油加工能力为40 万桶/天(约2000 万吨/年) 。汽油、柴油质量可分别满足美国标准和欧 V 标准。

中国石化称,本次收购完成后将增强公司炼油业务的全球性布局与国际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石油炼化产品供应市场的竞争实力。

最后看一下股东:股东人数略有增加,十大股东方面,除了指数基金外,国内基金全线减仓,两路社保显然是在混合所有制消息出来后跑路了,相反,外资倒是积极入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大摩大比例增持,一举成为第7、第8大股东。看了2014年三期报告后,不得不说大部分低估值高ROE的蓝筹股,如万科、格力、鲁泰、茅台等等底部的筹码都被外资拿走了,沪港通开了以后这种情况估计还会加速。而我们国内的基金卖出这些股票后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不断高位接盘中国梦概念股,一浪更比一浪高……虽然2014年大家日子都过得不错,可任何一场狂欢盛宴,最终总要有人来买单,不是吗?

中石化未来业绩的催化剂有:1.估值修复;2.销售子公司重组完成后的大发展,特别是非油品业务的发展;3.增资获得的现金将大大改观公司的负债结构,缓解公司上游油气投资的资本压力;4.新疆到浙江、广东的300亿方煤制气管道以及配套煤制气;5.重庆涪陵页岩气到 2015年和2017年将分别建成 50 亿和 100 亿方产能;6.全国柴油标准由国III升级到国IV,中石化为最大受益者,预计汽油国四全国实行提升中石化EPS约5分,柴油国四全国实行有望提升中石化EPS约1毛,不过该利好被今年以来国 IV标准柴油产量大幅上升所部分抵消。

本人现在重仓持有中石化,其实石化在几个月前破净的时候我就顶配了,因为我是没想到石化下半年还能再破净的,所以早早的满仓了。后来有新增资金,我也不断利用下跌的机会在加仓,维持10%仓位(按照自己的持仓准则,除非特别看好的标的出现特别便宜的价格,否则我是不会超过10%的持仓比例)。没想到之后还真又破净了,所以即便是持股比例上限了,我也坚决加仓,28号在5.03净资产附近加仓(Q3后净资产为5.08),毕竟我相信能看见净资产的日子,是看一天少一天了,不得不珍惜……

相关链接:

1.2014中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31240416
2.2013年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28817827
3.中石化估值重估之路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933438
————————————————————————————————

四、中国平安

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87亿元, 同比增长35.8%。公司总资产约 3.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9%。加权ROE上升 2 个百分点来到15.67%。

报告期内,平安寿险实现规模保费 1,917.24 亿元,同比增长 15.4%。其中,盈利能力较强的个人寿险业务规模及价值均实现较快增长,个人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 1,779.76 亿元,同比增长 14.3%;新业务规模保费 423.25亿元,同比增长 19.9%。银行保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 123.03 亿元,同比增长 35.8%,其中 10 年期及以上期缴新业务规模保费同比大幅提升。

平安产险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为 94.9%。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达 5.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 4.6%.信托高净值客户数已超过 2.9 万,较年初增长 33.6%;2014 年前三季度房地产集合信托计划到期项目全部如期兑付,共兑付 256 亿元,第四季度预计将兑付 115 亿元。所有存量项目风险可控,未发现潜在违约风险。

平安银行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2014 年第三季度报告29.7%。 中国平安表示,得益于近两年来的持续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 平安银行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净利差、 净息差分别同比提升 0.29、0.30 个百分点。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成本得到有效管控,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 2.87 个百分点至 36.7%。

平安信托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稳步增长,截至9月末,高净值客户数已超过2.9万,较年初增长33.6%;信托资产管理规模3,771.47亿元,较年初增长29.9%,其中集合信托占比达72.5%。

互联网金融布局上,陆金所注册零售用户数已突破300万,并以每月超过40万新增注册用户的速度不断增长;机构客户超过1,000家。陆金所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同比增长近5倍。万里通通用积分服务平台业务亦快速发展,截至9月末,万里通注册用户数达6,271万,较年初增长53%,合作商户门店超50万家,积分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60%。

值得一提的是,为鼓励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更好地专注于公司长期业绩的持续增长,更好地维护及推动股东价值的提升,中国平安启动了约有一千人参与的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根据自主选择的原则,鼓励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用薪酬与业绩奖金来购买公司二级市场的股票。

摘录一些三季度的数据,但对于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的看法我就不写了,因为保险行业和银行一样是最难懂的行业,而且雪球这方面的高人不少。总之我知道的是中国平安严重低估,这一点就足够了,在小盘股飞上天无法买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踏空的战略配置大蓝筹品种,平安的财报已经足够优秀了(3季度业绩大幅超卖方之前预期,各项业务全面爆发)。

股东方面,林芝新豪时已经淡出前10大股东,3季度至少减持1.14亿股,如果按照之前承诺,当年减持额度已经用完。林芝景傲及江南实业当季没有减持,至15Q1合计尚有1亿股左右减持额度。其实从之前平安的大宗交易也可以知道,A股历史遗留问题的小非一直在大减持(三季度减持约40亿),这也是A股一直严重落后H股的主要因素,不过小非的股份即将减持完毕,明年压制股价的因素将消失。

本人持有中国平安的仓位经过几次补仓目前接近顶配,由于三季报优秀,或许还会考虑继续找机会补仓。
————————————————————————————————


五、中信证券

1-9月营收173.78亿,同比增长68.15%,净利润63.65亿,同比增长72.1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59.4%,净利同比+44.24%。不错的成绩单,虽然剔除REITS收益外,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只有不到40%(低于行业平均),但非经常损益也是创新业务的一部分,而且去年Q3公司业绩基数很高。

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55.3亿,同比增长52.9%,对新增收入的贡献率为27%,公司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由年初的6.23%升至9月末的6.76%(里昂证券并表);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7.6亿,同比增长168%,对新增收入的贡献率为 16%;自营投资收益为63.9亿,同比增长52.7%,对新增收入的贡献率为 31%;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28.4亿,同比增长800%,对新增收入的贡献率为36%,主要是因为华夏基金的基金管理收入大幅增加所致;

公司创新业务继续保持行业首位,融资融券、股权质押等规模显著超越主要竞争对手。公司创新业务布局最为领先。公司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快于预期(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较年初增长38%),公司的有效杠杆率在上市券商中是最高的(目前公司杠杆率提至3.24倍,大幅超过同行,高杠杆也使ROE提升至7.05%,同比增加2.81个百分点)。融资融券规模市场份额继续大幅领先其他券商,9月末融资融券余额518亿元、股权质押约定购回约183亿元,但受财务成本拖累利息收入同比-30%。预计后续境外发行票据(最高达 30亿美金)将降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前三季度实现非经常收益22.3 亿元,非经常损益主要是公司开展特定创新金融业务,实现了北京和深圳中信证券大厦房产和土地所有权的增值收益。之后继续苏宁完成了新的一笔REITs。

公司继续布局新业务、长期增长可以期待,获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大宗商品期货、掉期、期权等商品衍生品交易,完成收购中信新际期货收购。中信在创新业务上毫无疑问也是走在券商的前头的。

本人持有中信证券较多仓位。看好券商的大逻辑是整体杠杆的提升以及创新衍生品业务的大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券商行业都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因为我们券商行业的发展基数太低了,衍生品少得可怜,老百姓甚至才刚刚学会用杠杆。所以不排除中信证券最终能成为国际大投行。现在配置5-10%仓位的券商股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小券商来说,一个融资融券已经吃光了中小券商的家底儿,小券商的融资已经被提上了议程。所以配置券商,我觉得大券商首选)。
————————————————————————————————

六、中海油服

1-9月营收248.15亿,同比+22.17%,净利润65.49亿,同比+22.1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26%,净利润同比下滑2.66%。大幅低于预期。前三季度毛利率基本同比去年持平,但第三季度环比大幅下滑,ROE为14.98%,低于去年的15.59%。

第三季度业绩疲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原油价格周期向下的影响,钻井和油田技术服务大幅拖累业绩。同时因部分装备合同衔接及待命天数增加等因素,经营业绩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第四季度中海油服将进入冬季作业期和装备维修高峰季,业绩压力更大。

钻井板块方面,随着新装备的陆续投入运营,期内集团钻井平台作业10297天,同比增加952天。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增加409天,主要是期内投产的COSLGift、COSLHunter、HYSY932等平台带来增量759天,个别平台待命170天,其他平台由于修理影响合计减少作业180天;而半潜式钻井平台则增加543天,主要是去年先后投产的COSLPromoter、NH9期内运营期长及其他平台修理天数减少。另外,受自升式钻井平台修理天及待命天增加影响,日历天使用率下降3.3个百分点至92.1%。

油田技术服务板块方面,多条作业线工作量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进而带动收入同比增长。

船舶板块方面,二零一四年首三季度集团自有油田工作船队共作业17766天,同比减少283天,主要原因是部分老旧船只陆续报废停止运营。由于修理天数增加,日历天使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93.4%。期内,外租船舶共作业12746天,同比增加2256天。

物探与勘察服务板块方面,期内,集团物探市场外部环境变化较大,价格有所下降。另外,工作量也受到作业海况的影响。工作量方面,二维采集业务量有所下降,三维采集业务量保持稳定。数据处理业务方面,三维数据处理业务在渤海地区业务量增加带动下同比增长21.2%,二维数据处理业务受二维采集业务量减少及市场影响同比有所减少。

资产质量方面,应收款93.9亿,比去年同比增长14.6%;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9亿,同比增长41%,非常不错;存货同比增长28.25%,略高于营收。费用方面,管理费用增加3852万,同比增长9.24%,财务费用大幅减少8640万,同比降低22.3%。

股东方面,股东人数基本保持不变,两路社保均大幅减仓。

虽然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但不得不说,公司历年来的财务报表在国内和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绝对数一数二,连三季报都披露的异常清晰。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中海油服上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行业的周期变化。就我而言,早在13年中报后18元附近就建仓了,此时正值中海油服业绩爆发,连续几个季度高增长,对周期股市场有句俗话:市盈率最低时卖出,最高时买入,虽然对中海油服这样的股票来说不一定准确,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所以13年底中海油服处在行业最景气的时候,股价也达到25元,这是非常不错的卖点,但我没有卖出,一直坚守到2014年中报前在19元的价格卖出,这是我犯的错误,不过好在我在三季报之前及时认错,最终并未亏损出局。

而对于仍在坚守的朋友,或许还会继续犯错。毕竟我卖出A股中海油服时A股溢价还“只有”20%(A股大幅溢价是我卖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相信H股的定价比A股更为有效),而目前随着三季报的低于预期,中海油服H股连续暴跌,A股的溢价近50%……随着沪港通的临近,中海油服A股继续疲弱也是预期之中的了(即便大势好转,H股出现大涨,A股应该会弱于其他蓝筹)。

不过对于中海油服H股来说,大幅下跌已经充分反映了Q3业绩的萎靡,以及4季度3个自升式钻井平台未签合同和一个半潜式钻井平台停运的悲观预期(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决定 14年 4季度暂停 COSLPioneer的运营,期间中海油服仍获得一半的日费率)。虽然因为国际油价大跌,国际油服和钻井公司估值均有所压缩,但中海油服相对他们的估值仍具备优势。并且我认为油价很有可能在70-80美元见底,虽然可能会低位徘徊,但继续大跌的可能性很小。最后考虑沪港通也将推动H股股价上涨,毕竟A股有近50%的溢价率,看好中海油服H股,建议可以抄底。

关于估值的对比,参考中报的分析:

中海油服的钻井平台业务占比54%,在当前行业景气度高时保持了20-30%的增速;油服业务占比25%,近年来一直保持高景气度,去年营收增速33%,今年中报更是达到50%;钻井和油服估值参考全球第一钻井船服务商Transocean与全球第一大油服Schlumberger 的估值,前者PE基本在7-10倍徘徊,后者PE大概在20倍徘徊,因为钻井已经是成熟低增速板块,而油服景气度还很高。船舶业务占比10%多,这一块业务估值应该给很低;物探业务占比10%多,朝阳行业未来保持20%增速无压力,至少20倍PE。

因此如果按照纯数字游戏把中海油服4大业务的估值合并大致计算一下,合理PE为:8*0.54+20*0.25+20*0.1+0=11.32倍。

相关链接:

1.2014中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31216065
2.2013年报跟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8465390
3.2013三季报跟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5995350
————————————————————————————————

七、碧水源

1-9月营收12.93亿,同比增长2.59%,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25.94%,其中第3季度营收同比减少31.7%,净利润同比增长2.24%。Q3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三季度是结算淡季(过去两年Q3占比不过5%),同时几个项目结算的时间延后导致业绩环比、同比下滑较大。

2014年度业绩不必太过担心,从订单情况看比较乐观(14年以来新获大项目资金在12亿元以上,超过13年同期水平)。去年至今,公司又分别成立了6、7个区域公司,奠定新的项目拓展空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较年初大幅增长 87.8%至3.6亿元,预示Q4集中结算期及全年业绩仍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前3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2.92%,同比提升5.9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低的给排水工程业务占比缩小所致。期间费用率为17.32%,同比提升6.8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0%主要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以及子公司北京碧水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推广净水器增加了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长725.53%主要由于项目贷款增加。实现投资收益7235万元,同比增长76.96%,主要由于BT投资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增加助推整体业绩增长。

应收账款余额相比年初增加13.9%至14.6亿元,整体较为平稳低于营收增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8 亿元,环比大幅回升,更显著好于去年同期的-7.2亿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内销售回款改善所致。之前与国开行签署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2014~2019年双方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合作融资总量为200亿元(拿到了国开行的背书是好事),目前公司仍有充足财务杠杆空间(有息负债率 23%)支持公司扩大投资。

公司延续独特的混合所有制“PPP”模式,目前已涉足三十多个地区的水务市场。外埠地区的收入增长快速,预计这些异地公司后期的业绩贡献将逐步上升。国家正在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实施重大改革,“PPP”模式将成为水处理行业的主流模式。继续中报的思考:PPP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技术+资金的独特的PPP混合所有制模式是否能持续,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投给地方政府的项目是否能够回收现金?云南水务改制成功是PPP模式的标志性事件,如果能上市,碧水源是否估值要重估?

说完生意模式,再回到公司的膜产品。公司在膜技术领域继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从去年底实现了产能提升。增强型及中衬型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和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年产能分别达到400 万平米和200万平米,低压反渗透DF膜的年产能达到100万平米。膜产品规模化生产有助于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膜技术相对于传统水处理技术的竞争力。

2013年公司建成多个地下式MBR再生水厂,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再生水厂的发展趋势。2015 年起实施自来水新国标,国家提出优先升级改造落后设施(目前再生水利用率仅约10%,国家要求到2015年达到20%以上)。预计公司滇池2万吨MBR DF示范项目将在2014年完成,DF膜与MBR相结合,可把市政污水净化为地表III类水,也可用于家用净水器,MBR DF膜将成为未来又一潜在的增长引擎。

估值和买卖点的看法不变:现在股价对应30倍PE,现在的净利润增速对应15年的PE可能只有20倍。不过好看的利润表对应非常差的资产负债表,要怎么估值?好在公司的负债率并不高,还可以加杠杆,不过现金流可能会更差,融资的需求无法避免,另一面PPP模式是否能成功,地方政府的现金流怎么样?估值是个难题,真的是一门艺术。从市场角度,上半年被抛弃,下半年市场情绪如何变化?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不过显然碧水源已经进入目标范围,重点跟踪。

相关链接:

1.2014中报跟踪: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69985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通2016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3628万元至4288万元
10月29号净利润断层票 昨天文末分享了今天可以潜伏的几只大股票,表现都不错,从几年的三季报看除了五...
路过十八次: 市值估值体系浅谈 炒股,不可避免面对整个宏观的各种问题。 中国...
靠天吃饭好收成:19家上市券商无一亏损 自营两融助威
券商业绩:三季度分化明显 全年有望超预期
下周具备爆发潜力10大金股(附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