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音過字 -南音倚音之應用

引音過字-南音倚音之應用



引音過字

(2010/05/08笨港集斌社南管研習)

 

南管所記的工尺譜是琵琶指法譜,南管人叫「骨譜」,它是南管音樂的核心,潤腔的依據。南管音樂曲調給人有特殊的感覺,在旋律中跨越傳統音樂五聲音階的模式,使旋律模式變化寬廣,保有古樂犯調之風,與簫管特性有相當關係。

工尺譜是「框架譜」,賦予演奏(唱)創造性的發揮;但卻是有限度的。南管以泉州音為正音,所以唱者如能熟悉泉州音的本調與變調,就能在基本旋律上作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等上、下行的裝飾音,務令字音韻婉轉流暢,聽者解頤感動。

 

華聲社蕭志恆師兄註解:

引空披字(出入過度)

引空為引導過度,故其聲必虛遠。

指內:斂於本音,其展不遠。

指外過度:收上、啟下。

 

南音倚音之應用

 

南音琵琶有獨特的演奏指法、名稱和記譜符號,如搓指、點撻、點指、去倒、半跳、顛指、直貫、快落指、慢落指等計二十九種。倚音是裝飾音的一種,簡義上就是主音所倚持之上下間行音,又分上下單倚音及上下複倚音。一般南音引用單倚音不宜超過本音時值的1/4,複倚音一般引用則需配合時值導入合適行進度。上倚音特色上較爽朗明快,下倚音較貧平穩低沉,同一旋律採用不同倚音,會產生不同情感變化風格。故選定倚音需考量本身樂曲調性特色及該音蕊音韻 谷抑揚之區勢,或歌詞所要表達之意境加以遴選適合倚音方向。並非只單一考慮主音與倚音之固定音程關係,所以倚音本質上是具情感用法,在西樂來講此就是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之特性。故倚音使用原則上是可變化取用的,不宜僵化而專製規定反而失去其真,如此便是只知其然不之所以然。此音程之情感變化風格即可看出引用倚音是具變化性的,洞簫吹奏時常用的技巧,有導音(卽引音)、顫音、抖後孔(打切);吹簫人須心境平和、婉轉、氣長、音滿,樂聲才能朗靜、悠遠、圓潤!  

 

  南音倚音一般習慣性使用上,工音至一音間用上一音或工音以下用下一音及 ㄨ音以上用下一音(依管別區分) 。在南管界亦有將倚音使用上,儘量避免與主音之下一音不同之音,避免韻勢抑揚不分明而產生同音和聲而呆滯。另於金門南樂研究社風格素描之文章所提用#5用法,是屬於不完全協和音程範疇。產生一種特別增添韻味的方式,而中國五音樂律依三分損益法而得,五音間保持著大二度音程關係。所以一般習慣性用法是承古樂的風格保持南樂韻味,另一種是非一般用法具特殊表達的選用方式,此樂律原則即可看出引用倚音之樂理性。

 

  在唱曲奏指宿譜的倚音應用上需區分,如唱曲以主唱者之音韻為主導。倚音視其主唱者熟悉度穩定性乘隙助之,切勿華麗噪雜或音音加諸搶其角色。如遇慢行曲多用複倚音,填其空虛藉機牽入主音。一般使用原則上高音取用下倚音,目的在避免過於高亢堅硬,有失雅音搶其主聲。中音取用上倚音,目的在引導提示音高到位,從容帶入防止走音背離。低音取用下倚音,目的在顯明沉韻持底厚實。又如奏指有十樣樂器,故倚音不宜太多,過於鮮烈突兀爭寵有失和樂之要。操作樂器裡時點時放收發有序,均要以十音隱約齊鳴為重,自然曲到意到不相交纏得樂風之清和。此一般使用原則即可看出引用倚音之應用性。

 

  琵琶與三弦是依工尺譜之指骨法來彈奏,而洞簫與二絃是依藉音勢韻律加以引導延伸完滿潤飾。此生成之法只要不脫離簫弦法規範,是具適度的彈性變化空間,而幻化出不同韻味與風格(如泉州法與廈門法之風格差異)。是故持器者有所守不失於承體,相對亦有所離不驕於華麗。其中韻味與風格之生成基本重要因素之一,即為四空六音五空六音倍士音士音四空 ㄨ音五空 ㄨ音三組半音間音之變化應用。如上就單對簫弦法而論,簫重在引勢潤飾二絃貴在持扶延飽,當行進至某一音蕊音時,二絃因音頭有引音不過線原則限制,其目的建立在陰陽有序及尊簫引領而納弦為依上,此時如恰與洞簫引用不同倚音方式是不是產生了不同倚音效果。雖然就其和聲上是合乎美音之律,但在簫弦法規製上而言是否出現不一致現象,這是南管人習慣的矛盾之美亦是忽略的限制之美(習慣成自然,自然成不知所以然),此限制之美即可看出引用倚音之規製性。

 

  中國古樂係由三分損益法所推演產生,其主旋律為宮.商.角.徵.羽.五音名所構成,再發展至十二律引用。而南音乃承其主體五音結構後,用工尺譜表以音名。如上南管樂就以音調位階常用的區分為四個基本管位,為五六四 ㄨ管.;倍思管.四空管;.五空管。現今習南管者常取西樂對照表以分定為C調;D調;F調;G調,並取C調定為固定調(即宮調)為1.2.3.4.5….等音。如工音C調為2;D調為1;F調.為4.;G調為5固定調均為2。南管樂實際應用上,並沒有進行實際的音調升降,工音還是工音,除非轉調就另當別論,四個基本管位仍保持在低音工至高音 ㄨ音之音域範圍內,目的是保持一個中國五音音程等距一致性結構,再者樂器之音域是有限度的。其個別音位則進行局部調動,是故是一種侷限性的部分音位升降,但我們可由部分音位之調動感受到音韻升降之勢。在老一輩南管人因未受西樂教育,乃以中國古樂理求解知曉其音有所變有所不變,反而是今之習者往往迷茫掉入西樂拆化模式而迷失不知。南音的本質上的學習價值重點是在文化特色追求,所以南音才獨稱南音。亦即想學好南音必須從南音根本文化特色面著手進入,這點往往習者都忽略了而捨近求遠。 

 

  舉例簡言之,貝士音只有在倍思管位才出現,自然它不同其餘三個管位,但它仍保持一個不變的五音音程結構,此音它不是定義為#4音,而#4音在五六四 ㄨ管;四空管;.五空管中,是不符音程結構上需求的故沒有設置貝士音的需要,只有在十三腔或特殊曲譜中。因管門或門頭或音色需求而加諸使用。所以當問3.#4.7音,該取何倚音時,是個根源性的錯誤問法。因為必須先知其管位及音位而且不能用3.#4.7音表示,要用六. 貝士.  ㄨ音表示接續再求音程,並就倚音之定義,找出倚音之音位。潤腔手法是各有選擇但綱本規矩典制何定?這是一個南管樂律上規製的嚴謹問題,應重於風格表現需求問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四讲 左手技术:滑音、颤音、倚音等技术的练习注意点
怎样识别转调和调式变音
工乂谱:让南音更靠谱
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中的有效记忆法
除了简谱,你还能看懂以下几种乐谱?
和声的基本知识(二) - 作曲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