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心理防御机制

论心理防御机制

 

张金龙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 010051)

 

摘要: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除环境压力过大时个体认知结构混乱,和个体能力、主观努力不足以外,第三种原因是过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久而成习造成心疾。本文论述了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十四种类型;指出它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分析了由于采取非理智态度而从健康心理逐步发展到心理疾病的几个阶段;明确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几项重要原则。

关键词: 健康心理 心理疾病 认知结构 心理防御机制

 

有的人为什么会患心理疾病?

这不仅是心理学必须讲明的理论问题,也是任何人应当了解的生活卫生常识。因为只有了解了造成疾病的原因,才能在生活中注意保持卫生的原则,消除和避免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但这一问题在一般心理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不多,谈到致病原因常失于笼统。

例如高师心理学教材(华东师大韩永昌编2005)中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外因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压力”促使人们观念转变;家庭中因忙和关系不稳而导致亲情疏远;学校中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等。内因是青少年发育不成熟;性发育中的心理冲突;某种气质易于致病等。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归因仅流于表面化,没有揭示心理疾病的真正原因。按照这种理论,社会不发展、身心停止发育就不会有心理疾病了。实际上人与社会不发展是不可能的。历史记载表明,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每一时代的人所遭逢的社会压力和内心冲突就从未停止过。许多人一生经历过许多折磨和灾难,却不仅没有患病,反而精神愈加昂扬。上述理论说“青少年身心不成熟”是心疾原因,但事实是发育成熟的成年人患心疾更多。这说明外界压力和身心发展中的矛盾仅是一些诱导原因,而不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认知主义心理学认为,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的个性即人格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性是需要、品德、认知的统一体。三者的相互影响及制约形成了个性心理的发展。其中认知对需要及品德起平衡作用并决定人的意志与态度。如果面对内外压力时个体的认知因素处于弱势状态,打破了三者的平衡,便会形成心理疾病。所以,按照认知主义心理理论,除了因遗传和器官损伤而形成的精神疾患外,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面对内外压力时个体的主观因素处于弱势状态。这些主观因素弱势状态包括三种:

1. 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基础的认知结构的混乱;

2. 再认知能力水平低下及主观努力不足;

3. 过度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应对挫折,形成精神上的沿袭恶习而导致个性改变,从而造成种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本文重点探讨第三点,即心理防御机制的过度应用。


一、 挫折和应激反应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遭迂挫折时为了抵抗压力,消除恶劣情绪,求得心理平衡的心理自然防御功能。启动心理防御机制的前提是遭迂挫折和应激反应。

每人每日的生活都在变化万千。人所遇到的自然与社会的变化都是各种类型的挑战。为了适应变化和求得发展,人的心理每日每时都在不停地运动,包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做出决策,采取行动。但由于主客观的限制,“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努力常遭失败。这种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心理状态名为挫折。当挫折时,便有激情与应激反应。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激情总伴有全身反应,包括身体内部器官功能紧张和外部表情、体态、动作的强烈变化。这种全身反应状态称为“应激”。

应激是人的正常心理生理现象。实际上,由于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与变化,大大小小的应激反应在人的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如横穿路口几乎被车撞;夫妻激烈吵架;下岗;考试不及格;接到处分通知等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本质是心理矛盾。由于对环境中种种影响因素和对目标的发展规律及前景认知模糊,以及应采用何种方法来应对困难,难于决策。担心如果选择错误就会有挫折来临,所以人迂难题常犹豫不决,激烈或长时的犹豫不决导致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

 

双趋冲突:

 

当有两个吸引人的但又互相排斥的目标同时存在,情势要求只能选取一种时,就会出现双趋冲突。犹如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必须放弃一种。例如:

1)既想早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又想上大学深造;

2)两地的工作都美好且都愿聘任,必须选一个;

3)选偶时遇二人,都令人爱。

 

双避冲突:

 

两目标都令人讨厌,都会伤害自己的某些利益。但情势又迫使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例如:单调令人厌烦的工作和辛苦劳累的工作,倒底该去应聘哪一个?面临坏人,不甘心受欺辱就必须冒险反抗,该怎么办?。在实际生活中,想不发生双避冲突只能是逃离全部环境或改变对方的性质。然而这往往很难做到。

 

趋避冲突

 

同一个目标令人又满意又讨厌。例如:一女孩喜爱糖之美味,但又不想胖;一男孩想上大学,却又担心学习艰苦;一人想结婚,又害怕承担支撑家庭的种种责任;病人想做手术治好病,又怕手术之危险;交一朋友,既爱他老实又恨他傻。诸如此类情境都可能使个体对目标产生趋避冲突。。

 

双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重合而成的复杂模式。即如果进取,得到的只能是好坏兼具的结果;若后退,同样会祸福兼来。停止不动情势又不允许。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迂到的重大难题多属此类。

 

上述各种心理矛盾如果牵涉人的根本利益或重大需要,都会激起人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对人的生活有积极意义

它有集中全身能量(身体各器官的精力和积极思惟的能力)并挖掘全部身心潜力迅速解决当前问题的功效。所以它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危急时刻产生应激反应,那么他适应生活的能力必大大下降,遭逢的恶果会接踵而来。就象一个国家面临侵略而无紧急动员和调动军队的机制,只能等待灭亡。但人的应激反应如果过多过强,也会有消极意义。应激分为“警戒期”、“战斗期”、“耗竭期”。持久的心理战斗会把身体拖入“耗竭期”。既使不得病,过多的能量消耗也必会造身体的亏损,积累起来就形成衰老。强而久的应激尤易导致身心疾病甚至死亡。

 

面对同样的挫折,每人的应激能力和承受水平不同。其激烈程度和生活多样化程度、经历的复杂程度、知识经验的多少、个体适应困难局面的能力相关联。

 

心理健康者由于有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深刻认知,形成了科学的观念和正确的认知结构,所以他们在失败时不用启动自然的心理防御,而是以理智反应应对挫折。这种理智反应包括科学的观念、正确的认知结构、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适应现实的正确态度:

1)科学的观念:是一种对世界各类事物高度概括的总体认识。包括世界观(对世界本原的总体看法)、价值观(对世上各种事物的重要程度以及它们和自己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是非观)、人生观(对生命价值及生活本质的认识)、信念(系统化、凝固化的定向认识)、态度(对各种事物的简化及习惯化的知行模式)。

2)正确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在观念基础上形成的、高度概括的、条理逻辑分明的脑中认识框架,包括对各类事实、变化原理、规律和逻辑的系统化认识。它是以后吸收新知的分类处理器,也是再认知时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认知结构在迂到矛盾不能纳入新知时,也会通过思惟自行改造,以适应新知识。

3)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其公式是:动机——目标——挫折——总结经验改变方法再试——挫折——降低对目标的要求,选择同类较低目标再试——挫折——改变努力方向重选目标,再开始努力。

4)适应现实的正确态度。这种态度表现为应对失败的各种有益的心理机制:

理喻——用理智来控制压抑不合理或不现实的欲望,延缓满足自己的某些需要;以使自己调整目标和步伐,继续前进。

升华——将不现实的或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欲望导向崇高有益的方向,另设有利于社会或自己的目标开始持续的奋斗。

补偿——改变原定的努力方向,以其它领域的目标代替遭到失败的目标,在新领域获得成功。

幽默——用一种智慧、含蓄、双关、讽喻、诙谐、巧合的语言来解脱心理困境,化解外界困难,帮助自己进入新的境界。

适当宣泄——对关切自己的亲友适当诉说、讨论、交流。有才者可借诗文书画、歌舞弹唱、跑跳投掷等文体活动来寄托被压抑的情感。久之则进入升华阶段。

 

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认知结构可抑制自杀。德国卡罗林研究所对自杀者的研究结果是:自杀发生与否与个体的智力有3倍的负相关。因为聪明者生活更成功,且善于控制危机,所以人越聪明(有正确的认知结构)越不易自杀。这些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认知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二、 心理对挫折的自然防御机制

 

长期的应激,激烈的内心冲突,对目标追求中所受的挫折,都会引起个体许多消极情绪,如内疚,敌对,压抑,焦虑等。这些消极情绪对人的自我意识具有破坏性。它们不断侵蚀人的自尊自信,久之会形成身心重创而死亡。为了防止自毁,一般人的心理有三层自然的防御机制以抵抗压力,消除恶劣情绪,求得心理平衡。三层机制是:

 

(一)心理定向防御

 

用改变认知、情感、行为来抵御内外压力。此种防御也称为知情意代偿防御。是人在碰到挫折情境时,采用知、情、意手段来改变自己对是非成败的主观认识或迫使他人让步,用以减轻内心和环境的压力,达到自己心理基本平衡。大致可分为三类:

1`认知性防御:文饰,选择性遗忘,否定,幻想,自责。

2`情感性防御:退行,冷漠,,投射,迁怒,梦幻,过度宣泄。

3`行为定向防御:固执,反向,自居。

 

(二)个性代偿防御

 

用个性变化、人格变态来抵御内外压力。大略分四类:

1`神经症性防御: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等。

2`人格障碍性防御:偏执型,分裂型,反社会型,攻击型,癔病型,回避型,自恋型。

3`性心理障碍:性身份异常、性对象异常、性目的异常、性方法异常、性欲量异常。

4`不良嗜好及怪癖:毒瘾、酒瘾、网瘾等。

 

(三)精神病代偿防御

 

用精神崩溃、不再思考困难来适应内外压力:

1`轻度精神病:阵发性,隐蔽性精神病。

2`重度精神崩溃:精神分裂症。

 

三层防御的首层即知情意防御,可以减轻心理压力,保护自我意识,稳定情绪。所以它有一时的、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方法多半是通过歪曲现实,改变自己对现实的知觉来减缓对心理的冲压,实质是用麻醉自已来取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它虽有一时的保护自尊自信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有效地改变现实,客观上达不到原有目标。而且这些方法不通情理,多用必然伤害自己的社会角色形象,伤害自己的正常心理发展,伤害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它的作用犹如鸦片,在大手术难忍痛苦时可适当应用,切不可常用。同时,麻醉自己是放弃正常感觉认知的心理功能,初用时自己也能模糊地半知其不太合情理,久而成习则稳固地改变认知结构,转化为用以应对一切挑战的恶劣心理习惯,而成为个性的组成部分。总之,三层防御的首层是双刃剑。它的消极意义在于歪看现实,不合情理,不合逻辑。这不仅不能使人进步,反而会破坏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关系,引发更多的矛盾。所以如过度应用,成为态度和习惯,则心疾生。

 

心理防御的第二层是个性代偿阶段。它是为了消减压力而改变人格,已是心理疾病表现。这种代偿伤害了心理的核心——自我,因而它得不偿失。

 

心理防御的第三层是用改变全部自我来消减压力,导致自我的部分消失或全然崩溃,是个体精神的毁灭。(详见本文最后附录图表)

 

自杀是心理防御失败、心疾严重时易发生的行为。200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警告::我国年均25万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一人自杀.( 文摘报04-10-14),且每年有250万-350万人自杀未遂。

 

 

 三、 心理定向防御机制的具体内容

 

 (一)认知定向防御:此类机制是有意变动自已的认知结构,求得(自认的)思想与行为的合理和逻辑,以恢复心理平衡。

 

1.文饰 

此条又称合理化,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寻找合理合适的理由,使之合乎逻辑与道德。因自己也相信,所以它不同于说谎。其实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自己言行之正确,掩饰错失以保持心理安宁与平衡。客观上是歪曲因果关系,故意错认,颠倒黑白,建立错误逻辑。例如:

狐狸反复跃了几次也吃不到葡萄,便抬头看着葡萄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这种葡萄谁吃了谁得病。”

楚汉相争,项羽由于用人倒行逆施,作战刚愎自用而兵败垓下。乌江自刎前叹曰:“此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踢球打破玻璃:“那边常有孩子路过,要是球飞过去,准砸上小孩的头,所以我只好朝外打,没注意玻璃,这不是我的错。”结果自己心里安然,理直气壮。

失败屈辱时想:虎落平阳受犬欺。君子不记小人过。自己是猛虎和君子,暂时的屈辱忍一忍也没关系。

 

2.选择性遗忘 

是下意识地把不光彩之事(包括念头,曾有的打算等)很快忘掉,从意识中排出——压进潜意识。用以保持心理宁静,不伤及自尊。例如:

女孩约会被阻,急得大叫打滚。几年以后常在晚上发病,表现天一黑就心慌意乱欲哭。但第一次情形已忘掉了,所以自己也不知原因。经咨询师用催眠术方才述出。

母与15岁儿子仍同床睡觉,致使他为自己的冲动羞愧。以后虽忘掉此事,但成年后见女即怕羞心跳欲避。

儿时带三岁表弟去玩滑梯,表弟跌下致死。多年以后,见楼就害怕,梦见总从楼顶推人。

 

3.否定,拒绝相信 

是拒绝吸纳失败的信息,不承认难以忍受的事实。认为不是,不可能,不存在。实质是进行知觉隔离,故意缩压缩知觉以减轻内心痛苦。例如:

驼鸟受猎人追击无策,遂将头扎进沙堆,使自己看不见敌人以求安宁。后来人们将掩盖事实,拒绝承认失败称为驼鸟政策。

掩耳盗玲:又想入户偷盗又怕门铃响,于是捂住自己耳朵入盗,否认门铃声的存在。

幼儿打碎瓶而蒙眼。

父母不承认孩子有众人皆知之毛病。

母亲不信女死讯,不去认尸,不办丧事。每日仍为女铺床做饭,不准别人提起这件事。

 

4.幻想 

此条又称白日梦。是为使思想躲避困难痛苦的现实,而沉浸于美好的幻想,入于其内而不肯退出。实质是造成知觉虚幻以得到内心满足。例如:

灰姑娘女孩每日幻想白马王子来求婚;卖火柴小女孩冻饿中幻想奶奶复活,感觉幸福。

男孩不喜学习常不及格,于是每日幻想自己已成侠客,会七十二变,此时不觉痛苦。

阿Q为摆脱现实的困境,常幻想因革命到来而发财,因此得到快乐。

 

5.自责 

又称内射。是由于无法面对失败,而将原因自己承担起来,进行不断的自责以摆脱困境和内疚。其逻辑是“罚可抵罪过”。例如:

宗教原罪说:忏悔可免罪。所以天主教、基督教都有神父听取罪人忏悔的制度,以消解教徒的心理压力。

认为认错可消解过失。祥林嫂无法接受爱子被狼吃的事实,所以对众人不停地诉说自己监护中的疏忽,以求心内安宁。但当众人熟知之后,她仍深陷其中,终惹众人厌烦躲之。

契坷夫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描述了小公务员喷嚏喷到将军的秃头上,将军没有太在意。可是小公务员几十上百次不停地道歉,惹得将军不堪其扰而发怒,吓死了小公务员。

使用此条必须相信宗教或严守道德,以将责任转移至上帝处或天理处,使自己创造心中安宁环境。不信教者或无德者多不用。

 

 

(二)情感定向防御:此类机制是以放弃正常的情绪情感反应来抵御内外压力,求得心理平衡。

 

1.退行 

此条又称回归。指面对困境与挫折,回复到幼时有效的心理防卫术。因儿时易受照顾,其反应易于达到目的。实质是欺骗自我,使自我舒服。例如:男孩看到初生的小弟弟倍受父母呵护,感到自己被冷落。因妒而不再如厕,时常尿裤,或滚地撒泼,以寻宠爱。人迂艰难痛苦则哭闹则喊妈。病人虽病愈仍喊疼,不愿出院。无端头痛肚疼,常生于困境。

 

2.冷漠 

指由于受挫过多而回避交往,避免面临再次失败的情境。表现是羞怯。沉默寡欢。长期不露感情,不愿说话,趋向孤独自闭。其实质是回避失败保护自尊。例如:清朝顺治帝因清廷政局复杂难控,弃帝位而出家,回避一切交往。抑郁厌世,皆由挫折而起。社交恐怖症多由儿时交往受嘲而生。

 

3.投射 

又称外射。是自己内心有矛盾,不合理的欲望强烈,但又被品德与规范约束而痛苦。若表露于行动,又为社会所不容。于是为了掩盖自己欲望,口头上极大地加强超我,表现言词激烈,满口仁义道德,攻击外界他人类似的欲望。其实质是为了保护罪错的自我而把别人也看成男欲盗女欲娼,以拉平自己与他人距离。例如:“巧言令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林彪欲夺权,却在九大会议上大讲古今夺权史,指责有人要夺权,让大家提高警惕。阿Q想女人,便认定尼姑必偷和尚。

 

4.迁怒 

默认失败是痛苦的,内心郁积的愤怒又需发泄,于是就委过于人或物,歪曲因果而对其进行攻击。例如:

生气时摔门毁物,以释放情绪。自己遭挫折失败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端指责他人。甚至编造想象,以猜想为据攻击对方。若不敢或不愿攻击对方,则找一替罪羊进行攻击。

 

5.梦幻 

又名潜意。现实的失败和欲望长期受挫是痛苦的,但意识又制止自已随便言说,甚至回避思考。在睡觉后,意识休息无拦阻,欲望便从下意识中冲出,在半睡的意识中乱加联系。于是又有逻辑又无逻辑的有关情景活跃并联系到一起,此为梦。它的积极意义是可释放情绪,暂时缓解欲望与现实之冲突。然而由于脱离现实,逻辑混乱,醒后于事实无补。青少年的性梦可归此类。

弗洛伊德曾著《梦的解析》,分析梦与欲望情结之联系。

 

6.过度宣泄 

宣泄是对亲友诉说或哭泣,以发泄情感,释放压力。这是有益的。但若过度地长久地靠发泄来解决问题,则会恶化人际关系,拖延客观问题的解决。久而成习,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且会形成心理障碍。例如:祥林嫂向众人反复诉说儿子被狼吃,最后人人避之。李逵大闹忠义堂,发泄对宋江害民的愤怒,却防碍了对真相的了解,破坏了梁山的事业。

 

 

(三)行为定向防御:以行为的不合逻辑的过度变化来抵御内外压力,求得心理平衡。

 

 

1.固执 

是反复进行无结果的动作和坚持老一套的方法而不计成败,久之形成刻板反应。这些人脱离实际情况与结果,注重形式,坚信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屡撞南墙也不回头,用“坚持”来保护自尊自信。实质与否定作用、隔离作用相同,均属唯心主义。例如:不改变方法与目标,屡败屡战,再战再败,不计成果。精神可敬,后果可怕。

 

2.反向 

是为了压抑掩盖内心的欲望和目标,行为上偏强使自己去做相反之事。不管此事利害与常情,以博众人好感和自我的肯定。但却行为怪异,超出应有限度。例如:

有些青年对某人产生暗恋,但行动上对所爱之人反而长期躲避。

女孩长期背手,不吮手指,以对抗吮指之冲动。

 

3.自居

又称仿同、表同。是失败时模仿理想人物,并把自己归为同一类人,以回避现实中的失败,保持尊严。例如:少年模仿父母、同辈、英雄处理各种问题。失败后更模仿其坚强,以使自我不孤立,用以治愈失败创伤。儒家学说主张培养君子,大丈夫。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和无数失败者,持“士可杀而不可辱”“君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纵死不惧。

阿Q的精神胜利法,挨打后把自已想成是对方的老子,故心里安然。临刑前也唱戏,是把自已想象成英雄。

唐吉柯德一生成就平平,为维自尊,自认是骑士,便有除妖大战风车等滑稽剧。

                      

               

                      =====全文完    文章来源: 网络收集=====

 

 

 

冷静投机批注:

============

 

认识你自己(Γν?θισεαυτ?ν),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其意是要劝人要自知,明白你自己是人,人性並非神性。

有人问泰勒斯:“何事最难办到?”

他回答说:“认识你自己。”

我们无可避免的跟自己保持陌生,虽然我们认为很了解自己,

其实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

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股市就是人性的聚集地,你能战胜自己,就可以在股市获得成功。

所以请先了解自己。

做事要从做人开始,

做人要从反省自心开始。

 

请对号入座,理解人性,理解自己的心,请从今晚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Y051:老王的痛苦,老婆和老妈二选一,怎么选?
心理学必备知识梳理!带你突破教基重难点(九)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做个真正爱自己的人,原来这么简单
当我们挫折时,会采取什么心理防御机制?
探索笔记(人性的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