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子勋老师“把握成长关键期”讲座摘录

孩子与成人面临社会现实不同,需要更宽的空间

培养适应的能力,未来的世界不一样,也想象不同,每一个社会文化也不一样。

孩子像家长现在这样想的话就落伍了,未来有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

孩子是奇迹——生命的奇迹,圣经上也有这样的描述

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生命本身

 

孩子成长有四个关键期,根据西方精神分析理论

 

南方地区特别新佛学,相信人有特别的命运。

 

0-2岁有3个心理任务,妈妈是最重要的联系。

 

孩子不要离开母亲,喜欢看着母亲的连,这样更容易模仿,怀抱他,用单音逗他,眼睛的交流。用母乳喂孩子。这个时期产生的安全感可以摆脱死亡焦虑,会和母亲产生适当的依恋关系,形成一种亲密关系的能力,以至于可以长久性地去爱一个人。孩子半岁之前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感觉。

90%的心理障碍都是2岁之前的问题,创伤进入潜意识,这和西方的归因论(因果彼此互相说明)

西方:加拿大的奖励,生两个孩子就经济支持,国家负担孩子成长费用,生孩子是生财之道。

东方文化是“家”文化

“全能”的妈妈:妈妈在儿童眼里就是神话。分离的话会造成感情缺失。

3岁以前,言语把握不好,2岁以前的孩子都是感觉的,感情丰富,孩子不用说话就能感知。

 

心理学就是放弃了语言功能,回到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是用感觉的东西。

断裂:觉得是坏妈妈,没法维持依恋的关系,深深地埋藏欲望,有孤独感。

 

任务:爱与被爱的能力。能够享受到爱,接受到爱。身体反应与母亲的关系,会主动讨好妈妈。任务:动力满足。不要过于满足孩子,以至于竞争力下降,85年后的孩子,不予人分享爱,霸道,没有要求就满足。吃得过饱会有愤怒的感觉。

保持温暖、平和的心,平静的,家庭关系好。

 

被动攻击:

边缘性人格障碍:女生多,没办法处理和亲密人的关系,对外人特好。觉得只有痛苦才觉得爱。源于早年的伤害、报复。会有婚姻麻烦。

 

任务:自尊。真爱的态度,相对于不断抱怨。2岁之前不反对溺爱。西方个体文化,例子是瑞典,20离家,45岁才回家。东方文化主流是家文化,荣耻感,不鼓励分离太早。

2岁之前就定型了。

3岁以后培养独立性。

现在的父母对于权力、钱的追求,70年代的独生子女,过早的痛苦、依恋的失落,充满权利欲,成功学,永远争第一,在饥渴中长大,内在的不满足。贪欲,再多的钱都会觉得少,没有节制。

有饥渴的感觉,不要吃得太饱,要不然欲望动力弱,就像85年后的。

成长的背景,19世纪-20世纪重大变革。

 

趋势是各取所需,更人性化,更平和,更少贫富差别,更博爱,内心的善良,美丽,艺术的享受,绝不暴富。

20世纪越多越好,TOHARD

21世纪,TOBE,成为自己的那个人,那种生命,那种生活法师,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在,想过自己的生活,更不宣扬自己的生活,好一点点就足够了。

各取所需,大自然的规律,更符合自然自在。

 

王朔——青春期的方法,他是一个很好的人,用的方式方法是青春期的方法

马云——主张自己

任务:抚触,爱抚、嗅觉、味觉、视觉。智力发展,大人已经失去对世界敏锐的知觉。自然天赋的开发,保留天赋的本能,例如预感、懵懂的、未知的敏感。

 

3-5岁人类文化,是孩子衰减自然能力天赋,亲近大自然!

2岁学会游泳,对谁的亲近,孩子,自由自在,出生以前都在水里。水的共振,人的97%都是水,泡大的。学会游泳的人,比较坚定,比较少有心理问题。

 

忠告:千万不要过早教育,会失去创造力。自然的声音怎么也模仿不了。打个比喻:成年人对自然地认知2k,婴儿是1G

大自然总是很负责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生存能力,一种是适应社会能力,这个可以晚一点,不要操之过急。

   个体来看,认知模型,在大自然中复杂多了,大自然没有一种相同的叶子。

3-5岁孩子:由父亲引路,建立规则,平等的规则,不要特权。打人狡猾,孩子不懂。母亲在孩子眼中是全能的,如果由母亲引路,孩子们会觉得很奇怪,角色比较混乱。如果被欺负了,家长使这件事情正常化。

3-5岁孩子,依恋执着朝外,社会友情

4-5岁孩子,第一个反抗期。

3-5岁,如果被父亲、老师创伤了,就不愿意交往,以至于得到“恐人证”。鼓励交朋友。不要说YESNO,不要给多错感,否则青春期逆反太强。不要给太慢好的东西,过于完美的东西不要给孩子,分离期,妈妈的话就是“真理”,内化成妈妈的一部分,最忘不了的是母亲,不批判。

太过于唯美的东西会引发阴暗面的东西。欧美学者研究不要给一些以自我牺牲为中心的东西,孩子对生命的真实感已经逐渐成熟,80%少女自杀都受童话影响。

6岁以前不要,长大再去读故事,好故事往往带来坏事情,不要太多价值判断,儿童没有判断能力,心理学研究故事里的幽灵,会引发“恶魔”。多说并存的东西,例如“有没有别的办法?”,“是否可以一起并存?”,保护自己的想法。

6岁之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服从,我们怎么对待儿童,儿童就怎么对待社会。早年形成的心理结构会伴随一辈子。例子:现在中国人事互相争斗的。

5-10岁形成社会规则更多的提问,不告诉太多完美的,结果是超我太强大导致自卑心理。规则之建立一个规则:尊敬父母,平等关系。自己形成其他的规则,建立起其他规则。东方文化:皇权文化,天人文化。主流文化意识太强大,内心会有冲击,有基本规则作为缓冲区可以避免太大的冲击。

西方社会能力三大支柱:1、是否影响他人为前提,善待别人。2、喜欢学习,进入学校时期,左脑高速发展。

5岁开始观察孩子学习习惯,在学习的时候,孩子有至高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这样会觉得学习很重要,鼓励学习行为。“千万别批评!”。生活习惯和行为的教导应该在不学习的时候进行。

所有机械化的行为都会使能力倒退,人类成为一个服从性动物的过程。

另一方面,活着的知识是从社会中学习的。

快乐原则,西方的孩子很温和,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很好。

改变的促进:1、喜欢老师2、喜欢学习3、喜欢书。8岁的孩子主要是看老师是否与母亲的感觉相近,是一种替代和投射,幼儿园的老师温和,就受到孩子的喜欢。

要是学校、老师、家长都批评了就造成了双重创伤。

 

青春期建立的是审美观、终身朋友、爱的行为方式,孩子有了主张,家长要倾听主张。

15岁以后,青春期后期,孩子有能量,家长善于分享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

15-18岁家长的任务:1、把握朋友,孩子会狂妄、偏执、不信任,早恋问题。2、少接触社会黑暗,家里多交流,采取阳光交流,积极方式。来源自网络,暴力,色情。3、让他承担责任。

18-25岁的时候形成政治抱负,宗教信仰、社会责任,生活伴侣,终身生活方式。

青春后期:品质善良、博爱、喜欢人们,有现实感。主流意识保持切实接触,生活作风不对抗、不针对,不两分思想。去除狭隘,眼界变得更丰富更广阔。

 

问题:

2-5岁母子分离如何处理?答:有温暖的长辈支持也没有大碍;在4岁之后无条件接纳,不批评,还是可以重建的;恋爱也有修复功能,还有女孩子生娃的时候,形成依恋,是一个机会早年没有的都会修复。

14岁之前孩子没有动机异性交往,成年人避免吧自己的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

父亲管男孩,先说YES,再说MAYBE,自我分享,在没有身体关系之前,男孩子会更加依恋。

母亲管女孩,身体关系问题,女孩子的躯体记忆更深刻。

念叨疗法:整天念叨这男孩子,反正比女儿更关心这个男孩,老说好处,老想着坏处。跟女儿一起恋爱,跟男孩一起打游戏,讲策略,聪明一点。

 

建议:长大一点再读书,要不然没有快乐感,现实的社会情感,没法坦诚,一坦诚就受创伤。

陪伴孩子成长,不让自己有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好爸爸”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孙瑞雪讲座笔记及感想:关于爱、0--18岁的儿童成长需要、自由、规则、敏感期
在关系中,要么成长,要么沉沦——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男孩子怎么养?
孩子是否出色,与母亲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身为人母,教育为重
心理咨询解决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经常发生矛盾与冲突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