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化客家张姓始祖——张君政

 

                     

原创 张仁明 


张姓是宁化县最大的姓氏,据查现今在册户籍人

口就有七万多。当代和历史上从宁化外迁的张姓人是

不计其数,仅南宋时迁上杭的张化孙一支就1000多万

人口,和宁化有渊源的张姓人口总计达2000万左右,

遍布世界各地。

据宁化县四修《张公君政总谱》记载,以及宁化各张氏祠堂上报的世系情况看,宁化境内的张姓,除安乐丁坑口村张濠(河)坑自然村属谟公派系,水茜张坊村属试六公派系外(瓜林祠),其余均系张姓得姓始祖挥公第119世裔孙君政公的后裔。

张君政生子胄、子卿、子仲、子慕、子虔、子猷六子;其中子胄生四子:宏藏、宏毅、宏智、宏愈,子虔生三子:宏載、宏显、宏矩。就宁化县各宗祠情况看:属于君政公后裔的均为子胄公之四子宏愈公,子虔公之二子宏显公、三子宏矩公之后裔,遍布全县16个乡镇、81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

张君政出生于隋高祖文帝庚戍年(590),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涿州)。张君政家族是官宦世家,先祖西汉留侯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祖父张俊,官至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父亲张守礼,为隋朝涂山(今安徽怀远县马头集)县令。

唐贞观十年(636),张君政被朝廷任命为韶州别驾(地方官),并举家南迁赴任,在韶州府所在地曲江(今韶关市区)落籍。唐永徽三年(652),张君政因病辞世在韶州别驾任内。

据宁化《张氏总谱》 第一修石壁坑张恩韶写的序,“……然余张氏一族,自唐虞以迄於今,其间文章节义,德业勋名,虽炳耀天下,甲诸望族,而各为一宗,莫能辨其某某同自何宗?某某异自何地?即以吾宁化论,自邑以上,抵站岭八十馀里,张姓聚族而居,无少间隔,散处十二里中,又不知凡几而可辨,而知者,则惟君政公一脉,公生虔,虔生宏载、宏显、宏矩,是三支者,本深枝茂,源远流长,凡属子姓,虽明知其出自一宗而住址散,历年多一本万殊,涣矣!疏矣!乾隆六年冬,阖族贤达,有合涣为萃,联疏为亲之思,商诸同宗,俾各持谱至一堂,参考其所载自来之祖,或以表同,或以讳共,或以世符,或以地合,无非出自君政公者,始议合修总谱,以笃宗族,乃倡者方出诸口,而应者已感於心,欢忻踊跃,以成此盛举,此则乃祖乃宗,血脉贯通,自然关切,是以万殊究归一本也。自时厥后,昭穆明,尊卑定,喜相庆,忧相恤,父与父言慈,子与子言孝,兄与兄言友,弟与弟言恭,或为盛世之良民,或为朝廷之俊彦,雍睦昭而风俗美,风俗美而朝廷之势自尊,然则是谱之修也……”

从此序可以看出,清朝前期宁化西片12个乡村都住着张姓人家,他们虽说都有修族谱,各有祖宗系列,但并不知道各乡村张姓互相之间有没有关系,最早迁自哪里。其中只有君政公一脉,记载的历史最清楚,记载的历史最久。乾隆六年(1741)冬,各族的贤达都有合涣为萃,联疏为亲的想法,于是就各自携带自己的族谱放在一起,共同查阅各谱所记载的始祖或远祖,发现有的表同,有的讳共,有的世系图一样,有的来自同一地方,都是出自张君政。最后决定以君政公为一始祖开始修《张氏总谱》。乾隆七年(1742)修成。同治四年(1865)二修。这两次都有29支张氏祠堂参加合修。民国37年(1948)年三修总谱有34支祠堂合修。公元2002年四修时改名为《张公君政总谱》,已有70支祠堂合修。至此,终于完成了宁化及周边张氏祠堂的大统一。

宁化四修张公君政总谱时有70支祠堂共修,除宁化县境内50多支祠堂外,还有长汀涵前应鹗公支祠,江西宁都志成公支祠,石城塘台九龄公支祠和旸谷应祥公支祠等10多支祠堂。据查,由宁化外迁属君政公系列的祠堂,尚有本省三明市的清流、明溪、永安、沙县、建宁、泰宁等地祠堂;龙岩市的长汀、连城、上杭、永定、龙岩、武平等地祠堂;南平市的邵武等地祠堂;福州、漳州等地祠堂;广东省梅州、潮州、大埔、兴宁、河源等地祠堂;江西宁都、瑞金、吉安等地祠堂;此外,还有山西、四川、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台湾等省以及国外等地的祠堂没有归宗合修。

以张君政为始祖或远祖的张姓人口涉及2000多万,自称曲江衍派的祠堂上千座,裔孙遍布南方各省和海内外,时间跨度1300多年,张君政成为名符其实的客家张姓始祖。

为什么把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大的人群追溯到张君政一个人头上?

大多数家族最早修谱时,手头并没有远祖和始祖的资料,只有部份官宦世家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又有读书人,以私人笔记的形式记载自己的祖宗。这算比较可靠的历史。比如石壁君政公一脉(石壁上祠),记载最清楚,时间最久。这是可靠的。

那么其它张姓家族第一次修谱时的远祖谱系和始祖在修总谱之前又是怎么找出来的呢?一般有几个渠道,第一、家庭笔记记载;第二、从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里面得知;第三、从墓碑上找寻;第四、在正式的历史书上寻找官宦名人,加以编造篡改,成为自己的始祖;第五、抄袭旁边村或者其他地方同宗的中祖和远祖谱系和始祖。前三种渠道寻找祖宗的历史还算比较可靠,但历史不长远,也不全面,家庭笔记毕竟不是全家族系统的记载,只是只记载自己直系的老祖,对外迁的宗族成员和旁系宗亲往往语焉不详。老一辈的口口相传的历史经过一代代人的加工,模棱两可,对远祖进行理想化的塑造,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墓碑的记载相对比较可靠,但由于家族的迁徙,祖坟湮灭。墓碑记载的历史时间太短,最多两三百年,与传说中上千年的远祖相距太久。

大部分族谱的远祖谱系和始祖都是用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法修编出来的。

修总谱的目的是合涣为萃,联疏为亲,把分散在各地的张姓家族联合起来,壮大同姓家族的势力,拓展本家族生存空间,这个始祖是不是跟自己有无血缘关系并不会去认真考究,只要认同就可以,这叫文化认同。其最大意义就是团结。张君政是唐朝初年的在广东韶州做地方官,从历史空间和地位等各种条件都具备做南方客家张氏的一始祖的条件。各家族修谱时,为了眩耀家族的荣光,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便在正史中或地方史中寻找一个有地位有名气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始祖。在修总谱之前,有的找了张君政,有的找了张允伸,有的找了张睦,有的找了张九龄,有的找了张化孙。其实这些始祖从历史考究角度和情理上都是经不起考问的,除了前人族谱记载,缺乏其他佐证材料,形不成证据链。但为了修总谱,团结更多的张氏族人,必须找一个更早的始祖,其它历史较近的始姐就必须服从于最早的始祖,于是,张君政便成了各宗族最佳始祖人选。

修总谱固然是为了理清家族内部的渊源血缘,但是如何提高家族的血缘自豪感,从而使本家族在社会上更具有高尚的地位,更利于拓展本家族的生存空间,却是直接关系到家族在现实生活中的兴衰荣辱。

后世子孙对于先祖的追寻和选择,以道德功业为标准,遗弃没有名气的先祖,而向慕于名臣名儒,这是必然的趋势。正因为如此,这种联宗傍族,互认始祖和远祖的修谱造祖风气,既是家族发展的一种现实需求,又是与敬宗收族、慎终追远、标榜血缘纯洁性的修谱原则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这二者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宁化张氏家族以张君政为始祖,以张九龄、张允伸、张睦、张化孙、张元干、张显宗等名人为裔孙的宁化张姓总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陇西堂金湖县李家湾北祠2021年度祭祖大典 祭 文
宁化黄氏江夏郡望的溯源及祠堂堂号梳理
中国民间姓氏堂号堂联的文化透视
家族与祠堂文化
《邓州市鲁氏家谱》之序
「姓氏名都」姓氏文化:家族与祠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