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忍”堂号渊源与张姓家风建设的若干思考(一)
王大良 张姓祖根 2018-10-3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教授)

 张姓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大姓之一,也是一个与濮阳有密切关系的姓氏。根据多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张姓不仅最早起源于濮阳,而且在濮阳各区县都有名人。其中,濮阳县的张姓始祖、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张田、清代廉吏张抑之、武状元张三甲,南乐县的唐代邹国公张公瑾、唐高宗宰相张文瓘和张大安、武后宰相张锡、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方士张果老,范县的后唐齐王张全义、北宋陈国公张昭,以及华龙区的秦国宰相张仪清丰县的隋代孝子张清丰台前县的唐代治家典范张公艺,等等,都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真可谓人才济济、熠熠生辉。仅就台前县张公艺而言,在唐代作为一家之主,因治家有方、“九代同居”而闻名远近,不仅惊动唐高宗亲自前来请教治家之道,而且还在张姓众多支派中开创了百忍堂”一支,影响至今,他本人也被尊为百忍堂”始祖。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大力提倡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以便促进当代家风建设的新形势下,以及2017中华张氏拜祖大典暨中华张姓·百忍文化论坛举办之际,认真梳理与“百忍”堂号和张公艺家族相关的各种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忍”字治家手段的文化基础和当代意义,无论是对深入开展张姓研究和联谊工作、还是对推进当代家风建设都不无必要。

一、“百忍”堂号与张公艺家世源流

 关于“百忍”堂号和张公艺家世源流等问题,较早的记载见于两《唐书·孝友·张公艺传,以及《资治通鉴·唐纪·高宗麟德二年十一月的相关部分。这些记载中又以《旧唐书》的记载最早且最详细,也是《新唐书》《资治通鉴中相关记载的蓝本。即: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这段仅99字的记载虽然文字不多,但却至少为我们提供了4个方面的丰富信息:第一,张公艺郓州寿张人,亦即今天濮阳市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村人;第二,张公艺家族九代同居”,并因此受到北齐、唐代连续3个朝代的慰抚旌表;第三,北齐慰抚旌表张公艺家族的是东安王高永乐朝是大使、邵阳公梁子恭,唐朝是奉”的佚名官吏;第四,唐高宗麟德年间因有事泰山”而路过郓州亲幸其宅询问张公艺的治家之道,张公艺书百余忍字”献给唐高宗,使唐高宗深受感动,百忍”堂号由此得名。

 由上可见,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中的第四个信息已经解决了百忍”堂号的来源问题,其他3个方面的信息则有助于我们解决张公艺家族的源流问题。事实上,张公艺家族的九代同居”究竟包括哪9代?在张公艺前后的家族历史究竟如何?目前尚缺乏早期的文献记载,今天所能见到的大抵出自后来的民间传说或方志、家谱。如根据某些家谱记载,张公艺是张姓始祖挥的101世孙,也是西汉名臣张良的22世孙,而张良又是张姓始祖挥的80世孙。在张公艺之后,5传至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而张九龄又是张姓始祖挥的106世孙。至于《旧唐书》等所记载的张公艺家族九代同居”,一般认为是指张公艺前后的9代人。在《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张氏渊源考》《贺州张氏族譜》等家谱中,都把张公艺之前的9代祖先与曹魏渔阳太守张平联系起来,认为张平是张姓始祖挥的93世孙,或张良的14世孙。在张平至张公艺之间,又有晋司空张华、处士张韪、张次惠、南朝宋青州主簿张安之、梁散骑常侍张弘策等人,而张弘策亦即张公艺祖父。家谱还记载张弘策有子5人,第四子张兴又名张绚,生子10人,依次为张温、张良、张惠、张茂、张俭、张艺、张诚、张让、张秀、张严,其中第六子张艺即张公艺。家谱还记载了张公艺的夫人和儿子名讳,说夫人孟氏生8男2女,8男依次是希达、守诚、守衢、守衡、志广、志远、宗周、宗夏。因为9代以来都是族大人多,世上才有了九代同居”的说法。此后,由张希达传长子张英(君政),张英传张太守(寿),张太守(寿)传张秉才(愈弘)。张秉才有子3人,其中长子便是张九龄。

 在相关的张姓家谱中,还有张公艺家族在“九代同居”之后的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其家族在因“百忍”而得名后,子孙中有不少人被派往各地为官,家族中进而又有了“分食十道”的说法。所谓“十道”,是指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实行的行政区划,根据山川走向把全国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等10个部分,称为10道。根据《百忍堂张氏行辈名实要略》的说法,因为张公艺本来就是兄弟10人,“分食十道”也就是让10兄弟各居1“道”,或在1“道”任职,以便让更多的天下人学习张家的“礼让齐家”美德。也正因如此,“分食十道”结束了张公艺家族九代同居”的历史,其家族从此析居全国各地。家谱还记载析居时为了不忘祖宗恩德,张公艺把一口锅砸为10块,兄弟10人各执其一,以便以后团聚时拼接,“铁锅张,遍天下”的说法也从此传播开来。在清朝雍正初年,生活在贵州、江西、河南、浙江等地的“铁锅张”后人还专门回到祖地寻根祭祖。据统计,如今的“百忍堂”后裔分布更为广泛,人口也已达千万之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公艺家族在张公艺之后,为了纪念他而建造了专门祠堂,张公艺墓长期受到官私祭祀和保护,张公艺像也配享在寿张县学宫。据相关资料记载,在张公艺去世后的第八年,张公艺像开始配享在寿张县学宫,此后又在县城东建张公祠,又称“百忍堂”,由张公艺6世孙张永岭负责日常事务。从此直到清末的1000多年间,历代都要“择其后人之俊秀者,主公蒸尝,以示风励”。而在当地方志或家谱中,也屡有“百忍堂”兴废或祭祀的记载。其中,有的记载是“唐、五代及大宋,百忍堂兴废几更,新旧屡易,终未尝有祭祀之绝绪也。记其年表,六百余岁无其坎坷”;有的记载当地知县在明正德五年(1510年)“念及张氏家族九世雍睦,百忍遗风,上表请建祠堂事,终于学宫建祠配享,令二十六世祖讳裕者,复袭奉祀,主持蒸尝”、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于寿张县城东关外“复建新祠,肖像肃然,表为一邑之师”,兵备道员在崇祯六年(1633年)“出赎锾银,饬县重修。又捐祠前东西地二亩,以广庙基,改增轮廓,东建蔬圃园,西立百忍堂石,右作更衣亭”,朝中司勋在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来祠主祭时“面谕重葺”。另据《兖州府志·陵墓志》记载,“寿张县张公艺墓在县城南十里,正德六年参政史学立石志之”,说明直到明代都是如此。明代以后,该墓也多次重修,并建有石坊、翁仲、碑碣等,至今仍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氏族训家规
曾氏先祖介绍大全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科普】只需看这6个点,你就能知道家谱大概讲的啥
浙江绍兴黄姓的分布及堂号与字辈(字派)
北大教授、姓氏学者冯志亮先生解析万姓之祖姬姓的历史渊源与血脉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