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编号:密—

内容提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死板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极大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分组,让学生互动提高;敢于放手,当好配角,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适时的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题词:提高课堂效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兴趣   和谐氛围




作者单位:密云县第六中学
作者姓名:金士革
通讯地址:密云县兴云路23号
邮    编:101500
联系电话:69026657

编号:密—
题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内容提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死板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极大了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分组,让学生互动提高;敢于放手,当好配角,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适时的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题词:提高课堂效率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兴趣  和谐氛围
正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面对一个由差异显著组成的群体,以及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向全体”,人人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的指导。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一、巧分组,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许多学生的学习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间的心理发展,智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学习,时间过长,知识理解不透,加之再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一定会在学习上产生障碍。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参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动机水平。然而我们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间合作产生的效果。所以把学生既分层,又融为一体,使其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三、四个人一组,小组中有个层次的学生他们之间有分工又合作。如:在讲一道实验设计题时五小组的项昆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他的方法有创新,他是一个脑筋很灵活的学生,初二时物理成绩中等,初三一年在小组同学相互帮助讨论下成绩一路上升。同学们说他是后起之“秀”,后来又给他命名为物理“精英”。因为后来他经常负责给旁边的同学将一些物理问题。自己也得到了锻炼,中考物理成绩考了95分,自己对这个成绩也非常满意。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同学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使每个学生在物理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二、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还很牢固。大多数学生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问题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之所以会这样,和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放手”,替代太多有很大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大胆放手,当好配角,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一改以往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模式。充分给学生看书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必然也会达到最好。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教师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只是点拨性地对方案进行修正,再鼓励学生进行实施,得出结论。大家心平气和地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这样会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而学生在研讨中发现真知,感受到主动学习的快乐,从而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讲到滑动变阻器上名牌的含义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并找到含义的几条内容,自己找到之后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后整理在笔记本上,最后教师让学生订正答案如不准确互相补充。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印象极为深刻,在月考试卷答这道简答题时学生的得分率很高,我也初步体会到放手的好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有适合放手的内容,我就只当一个配角,让学生自学,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什么是电阻,然后我提出研讨问题:“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学生互相讨论,1、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由1伏增加到2伏,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体两端2伏的电压由两个1伏组成的,每个1伏电压都形成了电流,两股相同的电流合在一起,电流就大了。2、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由6欧减小到3欧,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接着我又问:“怎样来检验你的推测呢?”学生的回答是:实验。于是我让学生互相讨论这个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有许多学生提出用“控制变量法”,我给予了肯定,学生分组把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实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动手完成了这个实验(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学生实验)。再回顾整个过程有无不妥之处,最后,得出了结论即欧姆定律。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怕学生说不好,说不对,其实这真是有些“小看”学生了。学生只要用心去参与,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会令我们叹服。而学生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来更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在动脑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加深,兴趣得以提高,学习效果必然会达到最佳。
     因此,教师应当好巧妙启发的“配角”,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有机会“动”,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会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感受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三、学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
    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在学完电学知识后,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电路故障检查),我让学生分组做了这样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两节干电池、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第一步,让他们连接一个电路,要求能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同时分析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学生觉得很简单,很快做完了。第二步,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你的判断,学生立即动手进行实验,不一会,也完成了任务。第三步,假如灯丝烧断后,电压表还有示数吗?先猜想后验证,学生来了兴趣,有同学猜想,灯丝断后,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压表肯定没有示数,有的同学已开始借别组的电池,打算烧断灯丝看看;有的同学干脆把灯泡从灯座上拿下来直接观察。结果发现,电压表不仅有示数,还比原来大了,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却不变,开关断开时又无示数,发生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呢?能否利用这种现象来检查断路故障呢?等等,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确定方法、探究原因、寻找结果。最终判断电路故障的知识得到了应用,理解更深刻。而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中死板的告诉学生答案,或者只是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学生只是当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必然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一位名人曾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的,我会记住一部分;我参与其中的,我会理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要不仅“动”得了,而且要“动”得好。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正确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时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中注意学用结合。从而发挥多种教育途径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动”中学好物理。
四、营造和谐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在常规教学中,要力求使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法、学法等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培养和发展。
师生间的和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中的“和谐”是在提倡共建全面和谐的基础上,以共建师生间的和谐为突破口,改变机械的、沉闷的教学方式。课堂常规教学中师生间的和谐主要表现为:有乐于参与的情绪;有相互信任的态度;有善意探讨问题的意识;有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的愿望;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师生共建和谐的教学过程的同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得到充分展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并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在师生交流、互动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一些教师预设的或预想不到的问题,也就是课堂中的不和谐点,此时要不失时机地、恰当地以不和谐点为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
“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激趣、互动、和谐”三方面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动力,有了和谐的学习氛围才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才能更加促进各方面的和谐。“激趣、互动、和谐”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踊跃提问、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越来越爱学物理了。
总之要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就要敢于放手,当好配角,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适时的把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大班额条件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报告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