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心学,每天成长一点点(因论先生之门一)

  

原文: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译文:

谈及先生的弟子,发现某人把功力下在修养身心上,某人则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于身心修养的,会每天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会一天比一天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多到有余。每天觉得自己不足的人,最终会一天比一天提高,而每天感到自己知识有余的人,会一天比一天不足。”

  

读后感

先生这段话,乍一看,像是在说绕口令似的,但实则细读,则会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深刻道理。

我从中体会到几点:

一、自我成长的道与术。

老子: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可见道之于术的重要性和统御性。道,不仅决定着术,还制约着术。

  

国人向来重道轻术,在古圣先贤的眼里,道是一切的起源,是生命的发端,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

对于个人而言,道意味着人生的真理,生命的终极目标,人生的根本追求。而术,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不过是些枝枝蔓蔓,无足轻重。

从通俗意义上讲,道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三观,他才有可能走在正道上,再辅之以适当的知识、方法、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术,这个人便可以顺利地实现其人生目标,为社会作出有利的贡献。一个人只要大方向把握住了,左右偏差也不会太大,即便不能做到达济天下,也至少能独善其身。

  

如果人三观扭曲,这就意味着他的道出了问题。若是一个人连基本的是非都分辨不了,黑白混淆——这几年以娱乐圈为主导的种种社会乱象,便是典型的道与术颠倒的表现。那些翻车的明星们,名人们,不乏演技过人,专业技能优秀之辈,但他们虽然Hold住了术,却迷失了人生的道。这注定他们只能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

再看一些老艺术家,之所以能几十年屹立不倒,德艺双馨。他们显然把道放在了首位,注重道德修养,低调做人,把更多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可见对于我们寻求自我成长的人来说,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道,树立正确的三观,找到正确的方向——在我看来,一个人衡量自己目标是否符合道的标准,就是看,这件事是否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利,同时也对自己有利。若是我们做的事,会伤害到这中间的任何一方,都不是一种称得上有道的选择。要及时调整。

  

但在这过程中也并不要强求一步到位,或对自己过于苛责。人非圣贤,谁能保证事事正确?哪怕曾经犯过错,暂时偏离道也并不重要,经常反省自己,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错而能改,善莫大焉!

至于术,只要我们做事发心端正,一定可以结到善缘,也很容易得到善知识的指点(如果暂时没有,可能机缘未到,又或许是自己德行不够。机缘未到就耐心等待,德行不够就好好修造。),不怕学不到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接下来就是努力的学习与钻研,不断加深对目标的认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向着目标不断地靠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年才发现的人生态度
太极拳修养之道浅识(袁毅 ,源易QQ875674372)
宽容是一种修养
只有端正思想,不断积累,提高自我修养,才能实现人生目标!
日知录丨王阳明:总是动气责人 还是修养不够
日课十二条 - szjimust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