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投资智慧63

《知行合一投资智慧》第63回

1、真正的赢家不具有表演性。

2、明明你冒了巨大的风险,赚了大钱,就是你灾难的开始,因为它会强化你无效的信念、错误的信念。

3、止损观念形成方法就会很简单。

注解:

1、首先,如果我们从冠军、亚军、季军这样具体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得冠军有时候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你的对手,而你能不能得第二、第三名,经常自己是可以把握的。什么叫取决于对手?就是说,得冠军那个人是不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恰巧运气又特别好,或者这段时间的行情正好是他的模式的菜,所以他做的超乎其常的好,而按照保守、稳定、长期可持续的模式,在当下的光景表现确实不怎么突出,那就是你坚持自己但得不了冠军,他的模式、运气在当下恰好比你好,所以你是被埋没的,不会在众人的视线里。别人不一定了解赢家,但是赢家一定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坚持自己。

其次,大部分赢家是不愿意表演的。就像大部分人认为的一样,人家能赚钱了,自己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就得了,谁会有那个闲功夫招惹别人呢?一句话,没时间,没闲,也没必要。所以,绝大多数赢家是不出来表演的。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哪怕再少,按照小概率事件理论,只要有可能,一定会发生,也还是会有一部分人,或许还有别的追求,除了赚钱,还要往人生需求的最顶层方面去升华。按照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己的成功要跟别人有关系了,也就是要出来表演了,可以做一些付出的事,可以教别人也成为赢家。从出发点来讲,是出于自己的责任感,出于利众的发心,去做一些输出方向的事。从落脚点来讲,结果就是自己得到了比钱更重要的收获,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最大的快乐。可即使是这样,赢家的表演也难做。

那就是从第三个角度来看,人间正道是沧桑啊。即使是有些赢家愿意“表演”,愿意拿出来分享,可是也难啊!人间正道是沧桑。你想要赚大钱,那就快不了,你想要赚快钱,那就大不了。你想要教别人走正道,那就慢;你想要教别人走捷径,跳墙,翻窗户,那倒是快,可那是断僻奚径。什么是赢家?其实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作为执笔者,肯定是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我们认为能赚大钱,能持续性的赚钱的,才是赢家,笑到最后,才是赢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靠日日不断之功的慢慢积累,不以短期赚取暴利为要。那就见效慢,甚至见效了,也不如人家猛,这样的结果,在当今浮燥的世态当中,又有多少人能认可,能看的懂呢?想要有效应,想要短期见效,想要得到大多数人的首可,那就要去迎合,市场想要什么,就去给什么,投资者想要听什么,就说什么。这不可谓没有价值,快钱也是钱,当下快活也是一种价值,只是按照长期、持续、稳定赢利才是赢家这样的标准来讲,实在是,说投资者真正需要听的话,很难;做自己,坚持自己,很难;日日不断之功,很难;说真相,很难听,没人爱听,总说别人不爱听的话的人,即使想去表演,又哪里有市场呢?

所以,真正的赢家,长远的赢家,是不具有表演性的。

2、这就“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福祸相依最好的脚本了。在投资市场上,太多人就是被这个问题所残害的。稀里糊涂的跑进来,听了别人的只言片语,稀里糊涂的赚了钱,就想当然的认为来这个市场赚钱太容易了。在利益面前,在实实在在抓在手上的钱的诱惑面前,一切的理智都显得仓白无力。“你说什么说?说那么多,你赚到钱了吗?”就是这么直接幼稚的思维。不是所有赚钱的行为都是对的,是好的,就像不是所有没有赚到钱的行为就是没能力一样。一半一半,一阴一阳。一定要区分,不要一刀切。

赚钱三个要件,市场有机会,手中有资源,自己有能力。只要市场给机会,能力为零都能赚钱。赶在了风口上,猪都会飞上天。可是风停了,如果自己还不会飞,猪还是会掉下来的。赚钱不靠能力,回避风险却一定要靠能力,这就是区别。

在生活中,我们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你该得的,就不能要,违备自己的道义,违备自己的原则得来的钱,得到了,背后失去的东西更多。赚钱靠的是模式,哪怕再简单,定下来的原则,就要绝对坚守。你违备了你的商业原则,就相当于违备了自己的信用,失信于人,而信用是人格最重要的资产,失信的代价,相信我们是用肉眼就可以看的到,用脚指头都可以想明白的。

同样的道理,在投资市场,你若有自己的交易系统,有自己的交易规则,那么,它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品性,是自己的人格,市场就是商业中的客户。你违备自己的交易规则,就相当于失信于市场,失信的次数少了,市场比较宽容,可能还不会立马跟你计较,一旦失信的次数多了,或者点儿悖,市场马上找你清算。

这是有系统的人,至少还容易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冒了什么不该冒的风险。对于一些没有系统、没有稳定方法的人,经常连自己该冒什么样的风险,不该冒什么样的风险,多冒了什么样的风险都不知道。也没有自己的赚钱模式,跟在商业领域打零工一样,只是比打零工危险多了。这确实也算是一个难题。是难题,就说明它重要。要想在这个市场混,不能不解决,不能不正确的解决。

3、其实不只是止损。方法层面的东西,都需要有深刻、强大、通透的理念的支撑,才能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所谓理念,就是原理和信念。原理解决它是什么的问题,信念解决信不信、要不要的问题。

关于至知,也就是认识的问题,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形容那些好学的人叫: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反应了一个道理,就是知道得越深刻,越容易相信。但是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不够。学习就像治病一样,光治标不行,一定得治本,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算是真正解决了。要不然,总会问题不断。

关于“本”、“根源”的问题,“四书”里边的《大学》跟《中庸》讲的最清楚了,开篇就强调,为人之本,做学问之本,本的重要性,根的重要性。用在交易上,就是说理念是什么,为什么理念那么重要,理念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管用。

所以说,《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一定要重视起来。格物、致知就是说认识一定要穷尽所有、认识到最根源,最根本的道理,才算是明白了。

格物、致知的原文是这么讲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说理念的东西,一定要认知到完整的层面,认知到阴阳的层面,认知到利弊的层面。认识到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所有选择,都有代价,而一切也不过是选择的结果,就不会有幻想了。同时,如果能认识到这一步,也基本上同时可以解决相信的问题了。给你一套好的方法,你不相信,要么就是不懂,要么就是还幻想着更好。当你通过学习,知道了哪怕自己亲自走过了万水千山,经历过了所有事情,也不过如此,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定好位了,就要在上面去丰富和完善,从一个方向上深入下去,就会连通整个世界。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就是最好的,心自然会踏实下来、慢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炒股就找智慧赢家-教你运用个人优势做到小亏大赚稳健盈利第一讲-知行合一投资赢家-陈伟
七禾网专访朱显东:赢家没有终点,只是永远在路上!
以人为镜 发掘期货赢家的交易智慧
《知行合一投资赢家》培训心得
如何利用扛杆模式赚钱
020_易经的智慧_(卦序05)_需卦(上)需要等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