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出反常必有妖
userphoto

2023.02.13 四川

关注

⬆️点我 ⬆️

刘松年《中兴四将图》

01

绍兴七年(1137年)年初,南宋的政治中心,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正所谓“守江必守淮”。
从战略纵深方面考虑,必须守住淮河沿。
淮河防线一旦被突破,攻破建康只是时间问题。
为此,南宋投入了大量军力。
光集团军(宣抚使司)就摆了三个:
1、韩世忠(淮东,驻地楚州,今江苏淮安)
2、张俊(驻地建康)
3、刘光世(淮西,驻地庐州,今安徽合肥)
但赵构发现这里边有个问题,问题来自刘光世。
刘光世是这里边资格最老的,但他能力不强,打了一辈子都是一如既往的不能打。
这万一金人从淮西方向上入侵,那不就麻烦了?
于是,赵构打算把刘光世换下来,让可靠的人上!
赵构心里最中意的是谁呢?
岳飞。
为什么不是张俊、韩世忠呢?
因为论资历,岳飞比不上张俊、韩世忠。
张俊可以理解,无论个人能力,还是和赵构的远近关系上,他都不过岳飞。
那韩世忠呢?
论战功——
岳飞曾收复襄阳六郡,这是南宋头一次成功收复大片失地,也成为宋代历史上
最年轻的建节者。
但这些也比不过韩世忠“黄天荡之战”和平叛“苗刘之变”的功劳。
毫无争议,韩世忠的功劳当时排第一。


刘光世


03

那为什么是岳飞呢?
一句话:岳飞是赵构心腹中的心腹。
岳飞是赵构一手提拔出来的。
事情交给岳飞办,赵构一百个放心。
也就是说,赵构对韩世忠不放心。
为啥?
很简单,韩世忠的治军能力太强,山头最大。
他的部下眼里,只有韩世忠,没有朝廷。
这样危险的人,你会(敢)放心用?


04

还有一点:岳飞日思夜都在想怎么样驱逐金人,光复河山。
赴任临别前,赵构特意把岳飞召来,面授机宜。
拉着岳飞的小手,真诚地说:

“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不用怀疑,那个时候的赵构说北伐,是真的。


和议分两种:
1、议和,即地位平等谈判
2,求和,说白了就是投降了
绍兴七年这次,赵构还是想打出点谈判资本的;
但到了绍兴十一年,第二次绍兴和议,就是求和了。

赵构还决定,将岳飞的湖北和刘光世的淮西(大约五万余人马)进行战区合并,全归岳飞指挥。
岳飞高兴坏了。
因为北伐需要几大战区进行联动。
虽然岳飞一直很注意同事关系,但怎么也没有自己直接指挥来的便利。
不得不说,赵构的这个决定还是无比英明的。


《中兴四将图》-岳飞

05

岳飞高兴了,自然就有人不高兴。
谁?
时任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的张浚。
张浚是个文官,但宋朝以文制武,“都督诸路军马”是军方第一人,所有兵马调动大权归于一身。
即使权利在岳飞之上,但张浚还是担心。
担心,如果现在让岳飞身兼两大战区司令长官,万一将来岳飞北伐的时候“不大听话”,那他张浚不就真的成了空壳司令了吗?
所以,必须把危险控制在最低。
张浚的预想是,把刘光世的部将王德升上来做都统,再让自己的都督府参谋吕祉在后面遥控指挥,这样就能把淮西军务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了。
张浚私下会见了岳飞,给他开起了小会,会议内容就是让岳飞自己主动体面。
谁知,岳飞一点情面都没给,直接怼回去。
因为,在岳飞看来,王德和郦琼早就斗得跟乌眼鸡一样了,之前有刘光世镇场子。
可现在刘光世谢职了,王德一旦高升,郦琼必定不服气,一定会鼓动下属闹事。
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还有,你派吕祉遥控,有个毛用。
吕祉一直干的都是参谋工作,没有带兵经验,郦琼不会买他的帐的!


06

张浚见计划行不通,便又提了个人选:张俊。
岳飞早年间曾是张俊的部下。
吕祉不行,那你的老领导总可以吧?
但岳飞还是给否了:张俊的德行,你我都懂,淮西这么重要的地方,不能交给他!
张浚耐着性子又抛出了一个人:杨沂中。
岳飞:杨沂中是官家的亲兵侍卫队长,一个保镖怎么可能有能力统帅一个集团军呢?
张浚终于绷不住了,朝岳飞吼了一嗓子:“这不行,那不行,其实你就是为了显摆你自己(想着怎么得到刘光世的地盘吗)!”
一向好脾气的岳飞原地爆炸:......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两人不欢而散。


07

不久前,岳飞母亲姚氏去世,但岳飞没有正常守孝,而是被夺情起复。
和张浚这么一闹,岳飞越想越气。
回家之后,立刻打报告请求解职,回家继续为母亲服丧。
张浚看到报告,喜形于色:你不是要服丧吗?那你就回家呆够三年吧!
张浚直接以军方第一人的身份,任命自己的亲信张宗元,去鄂州做监军,代处理岳飞军中的日常事务。
把岳飞的后路给抄了。

《宋史·岳飞传》载:
浚谓飞曰:“王德淮西军所服,浚欲以为都统,而命吕祉以督府参谋领之,如何?”飞曰:“德与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吕尚书不习军旅,恐不足服众。”浚曰:“张宣抚如何?”飞曰:“暴而寡谋,尤琼所不服。”浚曰:“然则杨沂中尔?”飞曰:“沂中视德等尔,岂能驭此军?”浚艴然曰:“浚固知非太尉不可。”飞曰:“都督以正问飞,不敢不尽其愚,岂以得兵为念耶?”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终丧服,以张宪摄军事,步归,庐母墓侧。浚怒,奏以张宗元为宣抚判官,监其军。


08

张宗元参谋出身,平时摇个扇子,出两个主意还凑合,让他处理军务,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
岳飞部下是多年的模范部队,鄂州不至于闹出大乱子。
可,隔壁的淮西,正如岳飞所料:
王德升任统制,郦琼十分光火。
两边出现了小规模械斗,还搞出了人命。
张浚派吕祉去调解。
为了安抚郦琼,平息事件,吕祉先通过自己在上层的关系,把王德调回了建康。
到这儿还算没毛病,但事情还没完。
王德动身之后,吕祉明面上跟郦琼你好我好大家好,暗地里却搜集了一大堆郦琼和其手下亲信的黑材料。
用意很明显,踢开王德和郦琼,淮西就成了张浚的一言堂。
想法是好的。
只可惜,吕祉的秘谋,被一名书吏透露给了郦琼。
郦琼气得七窍生烟。
恰好这时,朝廷任命杨沂中当淮西制置使,让郦琼回建康述职。
出大事了——
郦琼认为,朝廷这是听信了吕祉的小报告,准备卸磨杀驴了。
不反也得反了。
郦琼带着部下,带上吕祉做人质,裹挟着十数万淮西民众,打算渡淮河,投降伪齐刘豫。
吕祉的气节还是有一些的,半路上还在劝郦琼的部下回头。
眼见人心即将慌乱,郦琼只得一刀把吕祉杀了。

《宋史·吕祉传》载:
浚以刘光世持不战之论罢之,乃命行营左护军前统制王德为都统制,又以统制官郦琼为之副。琼与德素不协,祉还朝,琼与德交讼于都督府及御史台,乃命德还建康,以其军隶督府。八月,复命祉往庐州节制之。祉至庐州,琼等复讼德。祉谕之曰:“若以君等为是,则大相诳。然张丞相但喜人向前,傥能立功,虽有大过亦阔略,况此小嫌乎?当力为诸公辨之,保无他虑。”琼等感泣。事小定,祉乃密奏乞罢琼及统制官靳赛兵权。其书吏漏语于琼,琼令人遮祉所遣邮置,尽得祉所言,大怨怒。会朝廷命张俊为淮西宣抚使,置司盱眙;杨存中为淮西制置使,刘锜为副,置司庐州;召琼赴行在。琼惧,遂叛。


09

淮西兵变,让淮西防线瞬间出现真空。
消息传到建康,赵构君臣震动。
赵构只能派人跑到庐山,敦请岳飞复职,补漏洞。
经过王贵和李若虚一番苦口婆心的开导,岳飞最终同意下山。
这才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来。


10

淮西兵变,影响了2个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1、赵构
一个下等军官就能闹成这样,那上面的军官闹起来,还不翻天覆地?
于是赵构开始思考:赵宋的祖宗家法,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军头。如今兵权在外,必须回来。
2、岳飞
虽然岳飞平叛有功,但岳飞任性撂挑子这事,让赵构很失望。
也难怪——
我知道你有情绪,但我给你做大将军,你说不干就不干了?你把我当啥了?
我知道你一心想北伐的初衷是好的,但将来要议和的时候,万一你再次不听话,给我上眼药,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从这个时候起,赵构在岳飞这个“心腹中的心腹”加上了引号。


11

但等岳飞到建康见到赵构之后,赵构却丝毫没有表现出要责怪岳飞的意思,反而亲笔写了一封安抚信《付岳飞敕书》给岳飞。

原帖长这样(高清大图,横着看)
台北故宫藏

原文为: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
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
可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共91字。
赵构的关心、体贴,扑面而来。
你再细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赵构的姿态摆的还有点低三下四。
作为皇帝,这就不太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其实原因很简单,此时军中特别需要岳飞,再不能出现“郦琼第二”带着大批量人马投降的事情了。
况且,此时的河南、陕西等地,金人还在蠢蠢欲动,时刻意图南下。
暂时还少不得岳飞这样的金牌打手。
说白了,就是岳飞现在有用。
在岳飞去湖北上任之前,赵构还和岳飞说了一段话:

将行,帝谓飞曰:
“卿前日奏陈轻率,朕实不怒卿;若怒卿,则必有行遣,太祖所谓'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所以复令卿典军,任卿以恢复之事者,可以知朕无怒卿之意也。”

——《续资治通鉴》载

大意就是说,你耍脾气撂挑子这事,我真没有怪你。太祖老人家都说了“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我要是真怪你,早就收拾你了......
听完这话,岳飞的反应是:

飞得帝语,意乃安。

岳飞居然相信了。
岳飞并没有完全明白赵构说“犯吾法者,惟有剑耳”的真正用意。
其实在暗暗警告:你下次要是再不守规矩,我可就要下狠手了!
其实,赵构就是哄岳飞的。
证据是:
原本答应给岳飞的淮西兵马(淮西兵变后,淮西兵剩下8000人马),归张俊了。

张俊

岳飞啥也没捞着。


12

其实,从赵构的视角,岳飞的问题有很多。
比如:
1、不听话;
2、执意北伐,破坏和议;
3、掺和赵构立储(僭越)
4、秦桧要杀韩世忠,找岳飞合作(条件:岳飞和张俊瓜分韩世忠兵力),岳飞不仅没答应,还透漏风声给韩世忠;
等等。

韩世忠

其实这些,单独一条都不足以让赵构起杀心,毕竟岳飞的这些行为都是爱国的。
那岳飞是怎么死的呢?
时间节点就在第二次绍兴和议签订以后。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南宋的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岳飞这个金牌打手也就没什么用了。
赵构还会忍岳飞吗?会不会翻旧账?
以前的错误成为压死岳飞的砝码。
更不用说赵构的身旁还有秦桧这个黑手套。
只能感叹:天命无常,历史,终归以悲剧收场的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害惨岳飞的张浚与张俊
30岁,下属强迫我造人
岳飞之死(二)宋高宗赵构
岳飞人生最重要转折:岳家军合并刘家军何以失败
岳家军惨败真相 收编了刘世光部队
迟到两年的死讯改变南宋国运,五大主力之一集体投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