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一说起道,我最先想到的便是电视剧中身穿八卦衣,于徐徐清风中飘然而立的道士了,他们气质非凡,遗世独立,隐居于山间,静观宇宙自然,暝悟天地道法。当然,还有那些映着历史余韵的道观,让后来人可以透过印记感受道法的精妙。

和想象中的一样,茅山作为道教圣地,上清派的发源地,有着“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这里峰峦叠翠,林木葱茏,清泉潺潺,浓荫蔽天,自然景色十分秀丽,美不胜收。朱栏玉砌,画栋雕檐,气宇轩昂的宫殿和巍峨屹立的道观让我感受到了茅山道教的兴盛和繁荣。

其中,最宏伟的一座宫殿莫过于九霄万福宫了,它矗立于茅山主峰之上,这是茅山道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座,它见证了茅山道教的盛衰历史,于时间长河中沉淀下道教真谛。这里,游客络绎不绝,体悟着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着历史岁月的斑斑痕迹。

随着道院的参观、道长的讲解,我对道的感悟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许是深受主流思想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对道的理解似乎有些片面。谈及道,人们更多联想到的是因求长生不老之术而吞丹而亡的君王,身穿道袍坑蒙拐骗的捉妖师等等。但是,真正的道并非如此。何道长向我们解释道:道教文化体系中,蕴含着许多值得珍视的科学精神,道教是以追求长生久视之道为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乐生、重生、贵术的宗教。

《周易》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说道教崇尚自然,倡导阴阳平衡,讲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平和谐相处,追求人人欢乐,众生平等的大同世界。想要做到这些,却并不容易。

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道教徒追求的是清静自然,与道合真,而今却有一部分人受世俗影响,信念淡泊,意志不坚,这也是何道长所反映出现在道教发展的一个问题。隐居于世外山间尚会为红尘俗世所羁绊,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人与人和谐相处呢?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我们就把自己看作是城市中的一名隐士,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道并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玄,正如何道长所言,道是人生,日常生活中,大道无处不在。我们所要做的除了追求上善若水的境界外,还要保持乐观积极地生活态度,健康的体魄,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敬畏之心,常念慈悲之心,知足常乐,感化身边的人,和谐相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万事万物的运作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现如今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却越来越忽略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砍伐树木,规划土地,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便国家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但这种破坏一时之间也是难以恢复的。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想要建构一个大同世界,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科技的进步固然令人欣喜不已,然而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也必然会引起诸多争议。早年的克隆羊出世让人们对克隆术产生了兴趣,甚至有人想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但是,这不仅违背自然规律,也违反了道德伦常。还记得电影《逃离克隆岛》中的情节,被克隆的人类生就成为别人的影子,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所以,道法自然,不仅是道教所倡导和遵循的,更是我们所有人应该重视的。

道教文化中有很多的道理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摒弃原来对于道教的世俗观点,了解道教真正精髓之所在是我此次茅山之行的重大收获。

夜色渐近,沿着泛青的古色石梯辗转而上,我来到一座道院门口坐下,听着耳畔清风拂过竹枝,看着远处被夜色浸透着,只有月亮悬在空中,很清,很淡,犹如菩提叶,轻如细纱,薄如蝉翼。恍惚间,我好像明白了道的真谛,天地间唯我一人,淡看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法自然自和谐
九副道教楹联:看懂最后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生
论老子的生态环境保护智慧
道教生态智慧与当代社会环境保护
道法自然的智慧
略谈“道法自然”之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