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利:请善待女娲!
平利:请善待女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EwMDMxMA==&mid=2650527809&idx=2&sn=d4e0e1f41f16af4c75c8137f0ca3edfb&3rd=MzA3MDU4NTYzMw==&scene=6
2016-4-7 平利家园

众所周知,目前除平利县外,全国还有多个地方和女娲、女娲文化扯起了“裙带”关系。比较突出的几个城市是:

1:河北省涉县:宣传起步较早,现在已被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以及入选了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传统说法上的“
女娲故里”,历史较为悠久。

3: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

4:河南周口市西华县:有女娲捏土造人的女娲城。

5: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宝丰镇境内,建成女娲山风景区,立有雕塑。

6: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在2003年“中国·平利女娲文化研讨会”上,国内2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一致考证女娲山景区是女娲圣母的治所,平利是女娲信仰的原发地,平利就是“女娲故里”。

平利女娲山女娲庙,蜚声海内外。庙以山而建,山以女娲而名。东晋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平利女娲山为女娲《抟土作人处》;宋代欧阳修和宋祁编著的《新唐书(卷四·地理志)》在平利县条目下特别指出“有女娲山,”;王存编撰的《元丰九域志(山川·地理篇)》中明确记载:“金州西城县东有女娲山,建有女娲庙”;宋人罗泌在《路史》当中说道:“女娲始治于中皇之山,继兴于骊”,“山在金州之平利,与伏羲山接”。后世《元和郡县志》《大明一统志》《陕西通志》《关中胜迹图志》和《大清一统志》等历史典籍,都有关于平利女娲山及女娲庙的历史记载。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二)》写道:“中皇山即今女娲山”。伏羲山又叫“高皇山”,位于女娲山西北,与女娲山对面相望。历史学家王子今先生在《平利女娲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传播途经》一文中指出:“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于‘平利’东南,即今平利西北明确标示‘女娲山’,可以看作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唐代平利女娲传说的权威性肯定”。众多的历史地理著作关于平利女娲山及其女娲活动遗迹的文字记录,为平利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2003年10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平利县人民政府在古金州举行“中国·平利女娲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22名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神话、人类学界资深专家,通过考察有关女娲遗迹的历史记录,同全国女娲传说认真比较论证之后,一致认为:“平利相关(女娲)传说的发生年代,要早于其他地方。早在宋代史籍有关各地较为成熟的女娲信仰的记录之前,女娲故事在平利地方其实已经经历了长期传播”,因而作出了“陕西平利是女娲文化的重要原发地”的定论。随之,一些投资商迅速将目光聚向女娲山,女娲庙也有了先后三次开发建设的经历:

第一位开发建设投资者来自旬阳。为了行文方便,在这里暂且以A君相称。2004年4月初,A君兴致勃勃来到平利,出于对女娲的敬仰崇拜,表示愿意投入50万元资金作为前期费用,主要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女娲庙残存的殿宇进行抢救性简易维修,并对女娲庙前场地作一次保护性清理,塑一尊玉石女娲圣像,先把民间祭祀女娲的香火延续起来,然后再图新的建设与发展。A君与文化文物主管部门签约的女娲庙抢救保护维修实施方案,很快获得了县政府领导的批准。4月21日,常务副县长带领民政、土管、文化文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女娲山女娲庙实地踏勘之后,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针对女娲庙的开发建设问题,采取先清理场地再维修庙宇的办法,明确了责任分工。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如期完成了庙宇维修和场地平整工程,并对大庙前后进行了简单绿化。8月中旬,从河南定塑的汉白玉女娲圣像运上女娲山请上宝座。25日,平利各界人士二千余众冒着大雨汇集于女娲山上,隆重举行了女娲庙女娲雕像开光仪式和落成大典。自此,才使中断了半个多世纪民间祭祀女娲圣母的香火得延续。遗憾的是,由于投资者没有资金实力支撑,中途不得不忍痛退出。值得肯定的是,投资者在清理庙宇残垣时,出土了一通咸丰三年陕西盐法道奉旨刊立的“中皇山女娲氏墓碑”,同时给民间祭祀女娲圣母和传承女娲文化,搭建了一个简易平台,也为后来女娲传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第二位开发建设投资者来自河南,大名鼎鼎,我们权且称他为B大师。2006年*月,在一位朋友引荐之下,B大师应招前来开发建设女娲庙。因为是大师大名鼎鼎,以超乎寻常的大手笔绘下了一张大蓝图。许诺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分宗教文化区、旅游观光区和度假休闲区三大片,将女娲山打造成四A级旅游风景区。首期工程是建设好“女娲祭祀大殿”。一时间B大师成了平利县台上有位、榜上有名和电视上有声有影的风云人物。在拿到陕西省文物局《关于平利县文化文物旅游局在女娲山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祭祀大殿及文物保护用房的批复》之后,立即从河南拉来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载重汽车和施工队伍,在女娲山保护遗址上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实行全封闭式施工。历经前后两年多时间,掘地九尺,移土数万余方。不曾想到“女娲祭祀大殿”还未及正式奠基,B大师就销声匿迹,施工队伍接着撤退,致女娲山女娲庙开发建设再次下马搁浅。只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从古到今,建庙修塔,大都要磊土筑台,加高地基。而B大师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女娲庙本来平平整整的基场挖了一个稀烂不说,更严重的是导致女娲庙仅存的三间殿宇四脚虚空,墙体多处裂缝,濒临倒塌。许多老百姓看到女娲山上女娲庙的现状,都无不痛心说:“女娲战洪水,驱猛兽,斩妖除魔,是个大英雄。没想到她能战胜得了天灾,却抗拒不了人祸”。


第三位开发建设投资者C君,是个佛门弟子,据说很有实力。因慕其女娲山与女娲之声名,于2010年*月从南国深圳来到平利,上女娲山四年时间,斥资百余万元,建起了一座仿古大殿。正门“文殊殿” 里面供奉着文殊菩萨;背面“观音殿”里供奉着观音菩萨。众所周知,女娲是华夏人文始祖,文化渊源要早于佛教几千年,既非道教,亦非佛教,也不是儒教。而大殿里供奉着佛教菩萨,总给人以文不对题的感觉。据知情人介绍,在供奉圣像的问题上,双方曾有过分歧。项目主管方要求在大殿里供奉女娲圣母,而C君已入佛门,坚持必须供奉佛家菩萨圣像。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但是为了留住投资客商,项目主管一方作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以建女娲禅寺冠名,供奉佛家圣像的默契。造成了对外形象是女娲禅寺,实际内容是佛家文化的既成事实,不仅改变了女娲山女娲文化的主题,也违背了陕西省文物局“关于平利县文化文物旅游局在女娲山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女娲)祭祀大殿及文物保护用房的批复”之本意。

女娲山(女娲庙)是陕西省人民政府2003年9月公布的第四批古文化遗址,是《文物保护法》明令保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女娲山和女娲庙为载体的“女娲传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于2011年5月进入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平利人民千秋万代的精神文化财富,也在法律保护之列。而今,国家两部法律都没有保护住一个女娲庙,实在是让人感到寒心。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笔者所言,并没有女娲庙内不该供奉佛家菩萨的任何意思。而是说我们干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符合章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采取补救措施,让女娲山女娲庙回到女娲文化主题上来。如果就此草率而轻易地改变了文化主题,将是顾此失彼,丢掉平利已经成功打出的女娲战略品牌不说,我们还将成为败家败业,遗恨终身的千古罪人。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文: 邹惠珊(安康市平利县文管局干部) 二0一四年九月记录于平利灞水之


延伸阅读——以下是历史新闻:

平利女娲禅寺修建七年成烂尾工程 工程没钱停工无人管(2014-8-7)



2003年起,平利县围绕“女娲品牌”确定文化立县的发展战略,很快就推出闻名全国的“女娲茶”,并开始打造女娲产业风景区,想依托“女娲品牌”,壮大该县生态旅游产业。

而该县从2007年开始招商引资,在女娲山遗址修建遗址工程,外地客商投资修建用于接待游客的一排楼房如今成了半拉子工程,至今搁置在原来的女娲庙旁。2012年,该县又招来客商,投资2000余万元,在原来的女娲庙前以建女娲庙为名,建起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如今,这座寺庙因资金问题,处于停工状态。这两个搁置的工程,已成为烂尾工程。

工程没钱停工无人管

记者从平利县城驱车前往女娲山遗址,出县城不远,就看见公路边竖起一块“重建女娲禅寺”的广告牌。据当地人说,这个牌子立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从广告牌拐弯往山上走,大约过了30分钟,终于到达女娲庙重建处,老远就看见一排古红色的两层建筑。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那是7年前建的工程。一排两层带地下室的楼房,外墙没粉刷,室内也没建好,全然一个烂尾工程。


中间的高台上是原来的女娲庙,广场的前面是一片荒草。这个年代久远的女娲庙,因为建新庙而被挖成了“孤岛”,四周破烂不堪,殿内一片狼藉。在女娲庙的对面,是2012开始新建的所谓的新女娲庙。此庙金碧辉煌,气势浩大,有前门和后门。无论从前门进还是从后门进,前后大殿都供奉着神像,却不是女娲像。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这就不是女娲庙。

看场地的一位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座新庙还没建完,投资商就没钱了。据他介绍,一边的两层楼房其实是三层,有地下室,是河南人投资从2007年开始建的,由县上招商引资过来的。但后来没钱建了,就停工了。再后来,建楼的人出车祸了,一排楼房就没人管了。

另外新建的一个大殿是深圳人投资的,也是县上招商过来的。大殿是2011年开始建的,县上的领导和旅游局的领导都来参加过开工仪式。这一点,记者在平利县旅游局也得到证实。整个女娲山都是“女娲山遗址”,属于文物保护区。在平利县的招商网上显示,拟投资近亿元在女娲山上大兴土木。那么,在文物保护区范围内动土大搞建设,是不是该有相关手续呢?


记者来到平利县文管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知,在保护区内动土兴建女娲庙是有手续的,但却拿不出来。

平利县旅游局办公室的姚主任介绍,县上一直想打造女娲山风景区,但是,目前那里的自然环境差,建了好多年都没建起来。2007年,投资商建了个半拉子工程走了。2011年又招商,招来一名深圳人投资兴建大殿,这个大殿投资了2000万,2013年建好了,开光仪式还没举行。

姚主任说,为建设女娲风景区,县上一直在努力,但是招商一直不成功,有的人来了嫌条件不好,建了一些基础设施就走了。从2011年旅游局成立时,就开始打造女娲文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起色。后来投资商把大殿建起来了,又没钱了,所以开光仪式要推后。姚主任还说,大殿开工时,县领导和旅游局领导都去参加了开工仪式。

新建的所谓女娲庙引来不少质疑。有人说,女娲在平利本来是个美好的传说。在女娲山上,本来就有女娲庙,现在为啥把女娲庙挖得不像样子,而在女娲庙前建假女娲庙,这有何意义?


记者采访了平利县一位文化人,他对记者说,事实上有没有女娲这个人,都是个未知数。只不过平利的女娲山上,有许多女娲的传说和地名,女娲只是一个文化符号。


小编后记: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利用历史文化名人提升当地知名度无可厚非,但作为中华始母——女娲,牵强附会的将她列入佛门供奉,大为不妥!作为执政者和父母官,能否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

也许女娲禅寺开光大典气拱门上将各级领导和诸山长老并列,就是对领导功绩的一个评价——干的都是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娲故里平利县
老农世代看守女娲庙,庙底挖出女娲墓碑!难道女娲是真实存在的?
“女娲故里,硒茶之乡“,平利县最值得推荐的旅游景区一览
关于女娲
探寻女娲补天造人的真相
重磅!李安华作家在女娲文化第四期公益课堂发表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