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六月廿四,恭贺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圣诞,见者得福!


今日六月廿四,恭贺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圣诞,见者得福!



: daoismw

内容导读

今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关圣帝君圣诞,恭祝关圣帝君玄灵高上帝圣诞无疆!


关圣帝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义。高节清廉。协运皇图。德崇演正。掌道释儒教之权。管天地人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酆。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持生死罪过。夺命黑籍。考察诸佛诸神。监制群仙群神。高证妙果。无量度人。至灵至胜。至上至尊。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真元显应昭明翊汉灵佑天尊。


至心称念,南天主宰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




关帝为关圣帝君的简称,其圣号全称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关帝,既关羽(160——219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本三国蜀汉大将军,镇守荆州时兵败被杀,因生前武功显赫,死后追谥为:“壮缪侯”。在中国历史上,关羽是集中国传统美德——忠、义、仁、勇为一身的楷模。


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至宣和五年(1123年)的20余年间,先后两次加封为“壮缪义勇王”(壮缪义勇武安王),“英济王”(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明时继续崇奉关羽。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加封尊号“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


明万历年间,神宗加封关于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由王而晋为帝,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震天尊关帝圣君”,并将关羽的封号竟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   靖   赞宣德关圣大帝”,至此,关羽由一员武将而升为“侯”,升为“王”,升为“帝”,以至“大帝”。


关帝是一位上至帝王下至士庶尊奉的神明。这是因为民众以其信义耿介,奉之为驱邪除恶,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义正直,奉之为道德偶像;将士以其神武善战,奉之为克敌制胜的军神;商甲以其助(曹操)请战却敌,必是上马金、下马银,奉之为招财进宝的财神。从明至清,都列入国家祀典,加以祭祀。


《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云:“(关帝)掌儒释道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上司三十六天星辰云汉,下辖七十二地土垒幽丰。秉注生功德延寿丹书,执定死罪过夺命里籍。考察诸神、诸佛,监制群仙群职”。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关圣帝君圣诞;五月十三日,为关帝君降神日。民间便在关帝降神日或五月十一到十三日举行规模不等的庙会活动。庙会内容丰富多彩,大体是进香、礼拜、祷祝、演戏、谢神、进刀马等,其中进刀马最为有趣。关帝生前既为“天下第一武将”,降神日这天给他进大刀、骏马当最为适宜。


传说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宝刀(誉称“青龙偃月宝刀”)赴会,故称这一天也叫“磨刀期”、“关公磨刀日”。关帝磨刀,老天爷要降雨作磨刀水,这雨便叫“磨刀雨”,这一天也便叫“雨节”。民间传说宋真宗的时候,旱魃作怪,竭盐池之水,真宗求助张天师(第三十代张继先天师)。关帝应天师之召请,降魔伏怪,苦战七天,天降甘霖,因此,后人称五月十三为“雨节”,俗谚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必降雨”,否则求之关帝,最为灵验。由此可见,关帝在民间信仰之浓厚。


“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等等。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关羽的故里——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城西的关帝庙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一座全国最大关帝庙。庙内楼台殿阁共达三百余间,为游览胜地之一。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


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东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的。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关圣帝君信仰




关公是旷世大将,其勇武为世所稀有,习武者奉为武圣。因此,历代尊为武圣祭祀,民间亦为尚武之人的保护神。关公亦为战神,为军人的保护神。民间役男前往军中服役时,亦多前往关帝庙求香火或灵符以护身。


英雄死后成为神,受到人们的敬拜,是中国民间宗教的特色。但是,古今多少英雄,能像关公一样流传民同,世世代代为万民所祭祀,历久不衰且有不断扩展的趋势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关公在民众的心目中是一位最受崇敬与信赖的英雄神。


关帝圣君乃儒、释、道三教均尊其为神灵者,在儒家中称为关圣帝君外,另有文衡帝君之尊称。於道家中,由于历代封号不同,有协天大帝、翔汉天神、武圣帝君、关帝爷、武安尊王、恩主公、三界伏魔大帝、山西夫子、帝君爷、关壮缪、文衡圣帝、崇富兵君等,民间则俗称恩主公。


东汉延熹三年( 160 )农历六月廿四,关羽降生於直隶校尉部河东郡解县下冯村(现今运城常平乡常平村),後解县升为州,亦称关羽为解州人。 


据史书记载,关羽十七岁结婚,十八岁生儿子关平。二十九岁时,因当地盐商欺压百姓,被关羽铤身赴险杀死,出逃到河北涿州,结识张飞,再遇刘备,三人恩若兄弟,金兰结盟,从而跟随刘备,为匡复汉室南征北战,四十岁时被封为寿亭侯,四十九岁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五十四岁封为董督荆州事。五十九岁公元 219 年时,在湖北当阳舍生壮别人世。传说关羽身长九尺六寸、须长一尺六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与其忠义之气概正好互为表里,是以赞曰:「精忠冲日月,义气贯乾坤,面赤心尤赤,须长义更长。」 


关圣帝君生平义气贯乾坤,以「仁、义、礼、智、信」着称,千里寻兄为「仁」、华阳放曹为「义」、秉烛达旦为「礼」、水淹七军为「智」、单刀赴会为「信」。


《关圣帝君明圣真经》云:「孝悌忠信人之本,礼义廉耻人之根。」八德乃人道根本,《南天文衡圣帝传略》於是根据八德,恭述关恩主的一生。当三峡坝建成,此庙将被江水淹没。 


「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河北省当阳,河南省洛阳,山西省运城,三地均建有大型关帝庙。 


话说关公又曾上吕蒙身,结果吕蒙七孔流血而死,吴国将关公首级移祸魏国,曹操打开盛匣,关公竟瞪目开口,吓得满座失惊。因此曹操为他大设祭礼。

 



关公不但被佛、儒、道三家称为神,更被历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圣」。 


汉后主(260年)追谥关公为「壮缪侯」;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关公为「忠惠公」;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进封关公为「崇宁真君」; 


大观二年(1108年)复封关公为「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宗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关公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朱元璋明令拜关公,并於洪武廿七年敕建南京关公庙; 


明宪宗敕令重建关公庙; 


明神宗万历十年(1528年)封关公为「协天护国忠义帝」; 


後敕赐解州关帝庙为「英烈庙」; 


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4)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又敕令京都正阳关帝庙为关公金身加衣饰,任陆秀夫、张世杰为关公左右丞相,岳飞为元帅,尉迟恭为伽蓝,封关公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关公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雍正元年,加封「灵佑」; 


清康熙时封「伏魔大帝」; 


1703年康熙亲临关公故乡解州拜灵题匾; 


清乾隆五十三年,加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 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前后、清高宗、清宣宗、清文宗多有加封题字匾,道光八年,加封「威显」二字,咸丰年间,再加封「精诚」二字,旋又加上「绥靖」二字,亚御书「万世人极」匾额,同治加封「翊赞」二字,光绪加封「宣德」二字。直至清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关公全部长达26字封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并勒全国府县建庙,春秋虔诚致祭。

 



中国民间宗教自汉以来,渐渐融合儒、释、道三教而为一的民间信仰。然而民间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数可分出其所属的系统,但是,关圣帝君却是儒释道三教共同的神灵,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就的神明,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并不太多。 


儒教尊关公为五文昌之一,尊他为「文卫圣帝」,或称「山西夫子」,或尊他为亚圣或亚贤,说:「山东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 


道教则奉关公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为「翊汉天尊」,「协天大帝」或「武安尊王」。 


民间祭祀关公,经过一千七百年的演变,关公早已脱离《三国志》里的关羽,而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


1
商界守护神


据说,关公年轻的时候,在家乡从商,以贩卖布匹为业。生前精於理财之道,最擅长算数记帐,曾设簿记法,并发明日清簿,这是一种清楚的记帐法,即为现今一般商人所使用的流水帐。关公所用的青龙偃月刀,十分锋「利」,与生意上求「利」同音,求之获「利」。一般合伙做生意,最重义气和信用,关羽信义俱全,因此被後世商人尊为商业守护神,及视他为保佑人们发财的武财神。 


2
医药神


民间相信,人们所以生病或遭不幸,多起因于鬼怪魔神作祟所致。关公尊嵩伏魔大帝,民间多前往祈求关公驱魔治病。因此,在关帝庙常设有药签,关公又成为医药之神。 


3
战神


关公是旷世大将,其勇武为世所稀有,习武者奉为武圣。因此,历代尊为武圣祭祀,民间亦为尚武之人的保护神。关公亦为战神,为军人的保护神。民间役男前往军中服役时,亦多前往关帝庙求香火或灵符以护身。 


英雄死后成为神,受到人们的敬拜,是中国民间宗教的特色。但是,古今多少英雄,能像关公一样流传民同,世世代代为万民所祭祀,历久不衰且有不断扩展的趋势者,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关公在民众的心目中是一位最受崇敬与信赖的英雄神。 


读书人视为文昌,与文昌、朱衣、魁星、吕仙合称为「五文昌帝君」。 


一般做为商业神供奉的关公神像为坐看春秋,而警界或习武者所供奉的关公像为手拿关刀或骑马。香港的警署几乎都奉祀关公。奉祀关帝的庙宇也称关帝庙、协天宫、武庙或文武庙并称。 


关羽的一生,最重情义,誓言。自年轻时投奔刘备,便终生不变初衷,至死不渝。他是我国「义」的典型,也是唯一被道,儒,佛三家崇拜的神,佛教把他当成是护法,道家儒家把他当成是「忠义」的象征,尊称为「关圣帝君」。至今,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仍香火鼎盛。


编辑整理/ 青玄道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圣帝君
武圣帝君:儒、释、道三教均尊的神灵
关羽、关帝与关帝灵签
关羽本是一员猛将,兵败被杀,为何后来却成为关圣帝君?
全国30万座关帝庙的背后,为什么中国人崇拜战败被杀的关羽
为什么关公会在佛殿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