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尿蛋白vs血肌酐:二者是啥关系?谁对肾病最重要?

尿蛋白和血肌酐,可以说是慢性肾脏病最重要的两项指标,许多肾友搞不清楚它俩是什么关系,以及哪个是最重要的重点。

1. 尿蛋白升高,会引起肌酐升高

尿蛋白高了,说明肾脏有炎症,这种炎症和平时说的感染、发炎不一样,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出现了免疫炎症。

出现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肾脏生病了,但不能说明病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严重到了肾脏无法保持正常工作。

肾病的发展程度,是看血肌酐,血肌酐高了,才表明肾脏无法保持正常工作,进入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

分阶段来看: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是逐步发展严重的。而当不特指某一分期的时候,肾功能不全和肾衰竭是一个意思,都可以表示全部阶段。

尿蛋白稍微超标,比如24小时达到0.3g、0.4g,说明免疫炎症不剧烈,这种程度的炎症即使过几十年,通常也不会引起肾衰竭和肌酐升高。

但尿蛋白若明显超标了,比如达到0.5g-1g,不治疗的话可能会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引起肾衰竭。若尿蛋白达到1g以上,甚至4g以上,持续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在七八年,甚至5年内进入肾衰竭或尿毒症。

2.但尿蛋白降低,并不会使肌酐降低

虽然尿蛋白升高会导致肌酐升高,但是注意:尿蛋白降低并不会使肌酐降低。

在病情呈慢性进展的情况下,肌酐增长,就像年龄增长一样,退不回去。将尿蛋白降下去,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延缓肌酐增长,但不会“降肌酐”。

若伴有急性进展因素(肌酐一两个月就升高20%,甚至50%以上),比如在感染、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失血、缺水、接触肾毒性药物等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解除急性因素,可使肌酐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3.尿蛋白和血肌酐,哪个是治疗重点No.1?

(1)早期侧重尿蛋白,晚期侧重血肌酐

在慢性肾脏病1-3a期(从肌酐正常,到肌酐26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45),尿蛋白是治疗重点:此时可以视情况多靶点用药,中西医结合,必要时可以加用副作用大、药效强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力求缓解蛋白尿。

在慢性肾脏病3b-5期(肌酐265μmol/L以上、肾小球滤过率45以下),血肌酐是控制重点:到此时蛋白尿只能以温和的方式去控制(比如普利、沙坦、列净、中医药),同时控制并发症,以保持血肌酐稳定。

(2)肾小球肾炎侧重尿蛋白,间质性肾炎侧重血肌酐

大部分肾炎是肾小球肾炎,先是肾小球受损(尿蛋白升高),再累及肾小管和肾间质(血肌酐升高)。在大半个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尿蛋白。

而对于小管间质性肾炎,尿蛋白不高或仅轻微异常,主要是肌酐高,应侧重关注血肌酐。

最后要提醒的

有时候,降低尿蛋白和血肌酐,不一定都能达到最终目的——保护肾功能。比如列汀类降糖药等药物可以降低尿蛋白,爱西特等吸收血肌酐的药物可以降低血肌酐,但它们对肾功能却没有获益,切不可刻意追求“漂亮的化验单”。

单纯纠正指标的方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纠正指标并且使肾脏获益才是达到了我们的真正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内科护理学:泌尿系统知识点
老中医用三味药活血化瘀,肾衰发生逆转,哪些中药可治疗肾病?
慢性肾衰竭诊断与治疗
关于降肌酐,哪些方法治疗后不反弹,并能长久护住肾功能?
螺内酯可降低尿蛋白一半以上!告诉你方法,听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