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2022-01-10 09:37:30 来源: 小历闲话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52岁的皇太极猝死于清宁宫。据载,他当时是“端坐无疾而终”。52岁不可能是老死,推测是得了心肌梗塞或脑溢血之类的疾病导致的。他死得太突然,连遗诏也未来得及立,连遗言也没留下。为什么死这么突然呢?


因为他最爱的两个人去世了。他最爱的爱妃宸妃海兰珠之死,是对他致命的打击。为什么宸妃去世了呢?这是因为皇太极另外一个最爱的人去世了。这个人就是他们大胖儿子。这个孩子才两岁,就夭折了。悲不自胜的海兰珠,很快郁郁而终,也随儿子去了,留下悲痛的皇太极。煎熬了两年,带着没有入驻中原的遗憾死了。

因没有明确继承人,所以八大旗主和皇太极的儿子们都有可能成为皇帝,因而宗室内部展开激烈的皇位之争。

皇太极一共有11个儿子,除二、三、八子幼殇外,他还有八子有第一轮的竞争资格。

1、皇长子肃武亲王豪格。

2、老四辅国公叶布舒。

3、老五承泽裕亲王硕塞。

4、老六镇国悫厚公高塞。

5、老七辅国公常舒。

6、老九福临(五大福晋之一布木布泰所生,6岁)。

7、老十韬塞(当时4岁)。

8、老十一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五大福晋之一娜木钟所生,2岁)。


因为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十皆为地位低的庶妃所生,尤其老五的母亲还被皇太极赐给了大臣,在第二轮竞争中,他们全部淘汰。皇太极儿子中最有皇位继承权的除了豪格就是福临和博穆博果尔。这个问题有点难 ,更难的是皇太极的兄弟也有竞争是资格。在皇太极的兄弟中有能力继承的有:

1、礼亲王代善

2、睿亲王多尔衮

3、豫郡王多铎(支持哥哥多尔衮称帝)

当时皇太极的二哥,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大不如前,年龄也不允许,他已是60岁的老头了,而他的儿子中最有能力的岳讬和萨哈廉都已死,剩下硕讬、满达海没有多大的实力,也没啥发言权。代善也说自己:“老了,难当大任”,不过代善若是凭资历和两个红旗的实力去发言的话,还是能左右大局的发展的。代善“超龄”,多铎“差龄”,那皇太极的兄弟中多尔衮年龄刚刚好。其实,多尔衮成为热门人选,靠的不是年龄也不是颜值而是实力。他的实力有三点,能力、战功、谋略。


在皇太极的儿子们中三选一,选谁呢?豪格具有天然的优势,谁叫他是嫡长子,他比他的叔叔多尔衮还大三岁呢!关键是,豪格和他的小叔叔一样,实力也很强!在所有人中最有竞争实力的也就两个人,一个是34岁的豪格,一个是31岁的多尔衮。二人都皆战功赫赫且在同一年被封为亲王。

入关前清室的继承制并非“嫡长子继承”制,但多少受到汉族“立长不立幼”的影响,典型的就是努尔哈赤立长子褚英。后皇太极时代,具体该立谁,主要有由清皇室兄弟召开会议推举选拔。如果按两人实力相比的话,多尔衮略胜一筹,不过豪格在皇太极的所有儿子们中论功劳和能力都最占优势,他久经百战,战功赫赫不在话下,正统性高于多尔衮。


另外,皇太极的两黄旗加上豪格自己的正蓝旗,共计117个牛录(35100人),这三旗的总实力也是遥遥领先,他们赞成“皇子继位”,大多支持豪格,努尔哈赤的侄子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站出来支持豪格。就在济尔哈朗家中,济尔哈朗召集大家开会支持豪格。

正因为如此,豪格很有底气,更让他信心爆棚的是,当时最有威望的礼亲王代善也力挺他。代善是他二大伯,在家中德高望重,他代善还给出服众的理由:“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而一些朝廷大臣要臣如:图尔格、索尼、锡翰、图赖、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也都支持豪格。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带剑上殿为豪格力争以死向抗:“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豪格对于帝位,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舍我为谁了。可是最终被他的小叔叔多尔衮给搅黄了。

多尔衮更厉害,8岁就参与国政,而且久经沙场,屡立战功。多尔衮的军功和资历在满清中是首屈一指的,这点豪格比不上,基本上所有的重大战役,都以多尔衮为主帅,豪格配合。多尔衮入关以后,更是立有不世之功,他先后消灭李自成、击杀张献忠、连破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政权。皇太极死时,多尔衮兄弟三个有两个旗,正白旗,镶白旗,共98个牛录(29400人)。多尔衮为正白旗旗主,多铎为镶白旗旗主。这两旗兵力强大,团结力强,远远超过豪格本人直接掌握的不足半旗兵力。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都支持亲兄弟多尔衮,联合起来阻止豪格坐龙椅。


不过论正统性多尔衮比不过豪格。可是母亲阿巴亥的被逼殉葬让他刻骨铭心,让他愤恨,心中疑团重重,也许皇位本该属于自己,现在这么宝贵的机会来了,怎能拱手相让?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都卷入了叔侄的皇位之争,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内讧的血战就要发生。

智谋超群的多尔衮分析当时的形势知道这样相持下去对整个大清不利,自己也不能完全保证能取胜,就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式,来阻止豪格当皇帝。

面对多尔衮的退让,豪格也许懵逼了,不好意思不仗义,谦虚地说了一句惊诧众支持者的话:“我福小德薄,不配担当大任!”

多铎马上话赶话说,你确实福薄。多尔衮也说,豪格自己都不想当皇帝,你们这些人争也是白争。豪格的态度凉了支持他的众人的心:我们以死来保你当皇帝,你却关键时候掉链子!他们就立刻把目标转向其他皇子,于是豪格就彻底失去了称帝的机会。


在豪格出局后,两黄旗大臣仍然本着由皇子继承大统的宗旨,开始在福临、博穆博果尔中选择。子以母贵,福临的母亲孝庄是科尔沁部首领布和的女儿,娘家和大清的交情深远,孝庄的爷爷莽古斯就已经和努尔哈赤建立盟友关系了,到当时为止有着长达50年的交情。


(皇太极和孝庄画像)

而博穆博果尔的母亲娜木钟,本来是林丹汗的大福晋,为林丹汗生下遗腹子后嫁给皇太极。她父亲是阿巴嘎部的首领多尔济,在皇太极死的5年前才归附清朝,而且实力也比不过孝庄的娘家。福临和博穆博果尔相比,年龄上占优势。从各方面来说,才两岁的博穆博果尔,不适合当皇帝。

因而全体最终一致决定:由6岁的福临继帝位最合适,睿亲王多尔衮和豪格的代言人郑亲王济尔哈朗当摄政王。


豪格学习汉人谦虚,结果让支持豪格的耿直的满洲王公大臣彻底心寒了。豪格不仅没当上皇帝,连摄政王也没捞上,最终还是死于他的小侄子多尔衮、小弟弟福临之手。1644年福临继位,1648年豪格被废为庶人,随后蒙冤而死。

总结:豪格从强有力的帝位竞争者,变成阶下囚、冤死鬼,主要还是实力不行,并不是自己太谦虚、满人太耿直的原因。如果豪格各方面都强于多尔衮,成为悲剧的就会是多尔衮而不是豪格。只不过,豪格的谦虚成为了多尔衮击垮豪格的利器、借口。实力不如人,主要靠谋略,不然注定悲剧,另外要成大事一部分还要靠运气,有句话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福临运气好,坐收了渔翁之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太极猝死,有6旗支持的豪格为何不敌只有2旗支持的多尔衮?
皇帝突然猝死,八旗旗主争夺皇位,结果却出人意料
两位皇子抢了17天的皇位,最后却意外落到一个6岁小孩儿手里!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61、皇太极死后皇位竞争激烈
皇太极有11个儿子,为何偏偏由年仅5岁的福临继位大清皇帝?
皇太极死后,六岁的顺治为什么会被拥立为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