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国都城古城绍兴:“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的选址思想

虽然这只是春秋战国时代众多诸侯都城之一,可是当大多数都城相继从地平线上消失并且转入地下钻探、发掘、考古阶段时,我们回望越都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由于它的存在,从而使它身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和珍贵。

从古代的越国都城到现代的绍兴中心城市,在相隔25个世纪之后。不仅地理位置不变,古今城址相合,而且还在继续使用,仍然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在我国古都发展史乃至城市发展史上,都无疑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特别是在古都选址思想、规划理念、结构模式和建筑意象等方面,越都城确实有许多鲜为人知而又非同凡响之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我国古代,无论是统王朝的国都选址,还是诸侯列国的都城选址,都是十分谨慎而又隆重的。因为国都的稳固与安全,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容不得有半点草率与马虎。所以当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凌辱、立志雪耻,回国后首先想到的是“定国立城”,要使国家安定、发展、强大起来,须得有自己的统帅指挥中心,即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政治中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都是国家的象征,勾践想要振兴越国,首先必须迁都,把都城从会稽山区迁到山会平原上来,并把都城建设当作振奋民心、团结国人、报仇雪耻的标志性重大工程来实施。

范蠡因为长期在越王勾践身边,深知勾践所思所想,所以说出了勾践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今大王欲国树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而从勾践的回答看,迁都在他心中早有计划,只是没有最后决定而已,因此他说:“寡人之计未有决定,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闾,欲委属于相国。”

范蠡与勾践的对话,传达了一条重要信息,即新建越国都城的选址原则是:“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用现代话语来表达就是两条:一是地势要平坦广袤,二是交通要四通八达。这两条看似十分普通的选址原则,即使对当今的城市选址,也是普遍适用的。

范蠡能够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 25个世纪前提出这样的选址原则,除了他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二是出于功利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原来的越国古都,从无余立国到勾践继位时,一直在会稽山腹地之中。也就是《越绝书》所说的“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勾践。”《水经注》说秦望山“山南有憔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因此有“蠛岘大城”之说。

勾践自己也对范蠡说过“先君无余,国在南山之阳。”即现在的绍兴县平水镇平阳村。越国想要继续在山区那样的环境条件下发展壮大自己,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必须跳出山区,把国都迁到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的山会平原上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这样做的功利目的,当然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富国强兵,消灭吴国,称霸中原。这种把选址原则与建国方略结合得如此紧密的建都思想,在我国古都建设史上是并不多见的。

当然,选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都城建设的前期工作.除了地形、地势、地貌、交通等条件外,还必须考虑用水、防灾、守护、御敌以及资源等各种因素。正如《管子·乘马篇》所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而所有这些在越王勾践提出“定国立城”主张时,范蠡似乎已有系统考虑,他说:“唐、虞卜地,夏、殷封国,古公营城周、雒,威折万里,德政八极,岂直欲破强敌、收邻国乎?”在全面回顾尧舜时代择地建都,夏商分封诸侯,各建邦国,古公宜父避敌迁都,周公建雒邑威服天下、德化八方的基础上提出,无论是迁都还是建都,都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强敌、收并邻国。

君臣之问的这场讨论说明一点,即越国此番迁都后择地新建,除了消灭强敌、收并邻国之外,实在还有更为远大的目标.而这或许就是绍兴古城2500年城址未变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他们考虑的远非一时一事之兴。

从今绍兴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越国都城的选址思想确实非常科学而富有远见。

首先是奠定了绍兴山水城市的永久性基础由越都城发展而来的今绍兴城,地处会稽山北麓、钱塘江南岸的山会平原偏南的地理位置上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东西两翼,又分别以东小江(曹娥江)和西小江(浦阳江)为屏障,今绍兴城正好处于两江居中的地理位置上,水源较为丰沛。

而勾践建都时期的山会平原,还是一片潮汐直薄的沼泽平原,即使是建立一般的聚落,也必须利用孤丘的地形条件,何况乎建立一国之都?于是越王勾践便在今绍兴城一带东西约五里、南北约七里的范围内,依托由会稽山脉没入山会平原后崛起的种山(76米)、蕺山(52米)和怪山(32米)等大小九座孤丘及其孤丘聚落,建立起越国都城,为后来绍兴形成“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国”的城市风貌奠定了基础。

即使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绍兴古城仍然是城内三山与城外几十座山脉、山丘相呼应,城内15条河道与护城河、鉴湖以及其他南来的南池江、坡塘江相沟通。当现实生活中人们呼唤“回归大自然”的时候,我们面对绍兴古城内外的山山水水,怎能不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我们的祖宗!

其次是给绍兴城市留下了发展空问。如前所说,越都城的地理位置在会稽山北麓、钱塘江南岸的山会平原上,但是具体城址既不在会稽山山麓线上。而在离山麓线以北约十里的地方;又不在钱塘江岸边,而在如今离江岸约30里的山会平原偏南的地方。

越王勾践和范蠡大夫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没有留下任何口实可供我们研究,但是后来发生的东汉会稽太守马臻筑堤围造鉴湖的事实说明,这是给后人留下的发展空间。试想,如果当年让城址紧挨会稽山山麓线,不给都城的南门外留出空间,那么,在南高北低的地势条件下.出现城中水源不足当是预料中的事情,甚至可能经常遇上旱情。而北撤十里,不仅扩大了越都城上游南池江、坡塘江的截雨面积。还为后人通过筑堤围湖广纳来自会稽山区的东、中、西三十六源之水提供了可能。而鉴湖的建城.不但解决了城市防洪和居民生活用水问题,而且通过鉴湖自身的拒咸蓄淡功能,将原本潮汐直薄的山会平原改造成为万顷良田。这不能不归功于城址决策者的英明!

再就是为越都城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这种安全保障。主要落实在防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实现国防安全两个方面。前面说到,越都城城址是以九座孤丘为基础的,又远离了会稽山山麓线,其好处是一方面拥有比较稳固的地质条件,深知其中奥秘的人物,当他接受越王勾践的嘱托另一方又可避免因山洪暴发或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特别是来自会稽山北麓的三十六条溪水,大多源短流急,容易对城市安全造成威胁。而鉴湖的筑成,大大加强了对越都城上游水源的调控能力,既可以将三十六源之水纳为一湖而造福于民,又可以在洪水瀑发时通过六十九处水闸从东、中、西分头泄出,从而减轻城市压力。

至于国防安全,像勾践这样饱经征战的人物。当然会在都城选址中予以充分考虑。后来建成的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在地理位置上,确实是得山水之利而无旱涝之忧,能攻易守而基业可据。一旦战事发生,这里是攻守两便、进退咸宜的形势。

综上所述。越都城选址坚持以九座孤丘为依托。远离会稽山山麓线和钱塘江岸线,居于东小江和西小江之间,地势平坦,土地广袤,交通便捷等等,都是都城选址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2500年来绍兴城址始终保持不变的依据。

浙江古村落中蕴含的风水观念古温州城屹立千年从未被攻破,其城市选址规划大有讲究!古代都城选址原则之边缘性原则古代都城选址原则之封闭性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风水最奇妙的城市,位于北纬30度,台风来了都要绕道走
中国风水最奇妙的城市, 位于北纬30度, 台风来了都要绕道走
绍兴地名传奇|越国情缘
越文化探源之四
旧史新说:越王勾践迁都山东琅琊,是为了“认祖归宗”吗?
古都绍兴及越文化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