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的盛宣怀

                                    时间:2005-12-20

巢伟民

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江苏武进出了一位于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实业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盛宣怀。他既是举办洋务,近代中国民用企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一生的赫赫业绩是和他早年在上海的活动分不开的。

盛宣怀出身于世代官宦人家,其父盛康曾先后任湖北、浙江的道员。盛宣怀原也走以科举求功名入仕途之路,可他自20多岁时童试补县学生后却一再屡试不第,于是他在李鸿章幕僚杨宗濂的推荐下,投到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李鸿章的麾下。

1871年的河北大水,盛宣怀父亲盛康让盛宣怀到淮河两岸等地劝募,集资购粮,然后集中于上海,再从上海运到天津散放,通过上海的赈务活动,盛宣怀结识了上海各种实力人物,为他今后在上海及全国搞洋务,办实业打下了基础。

而历史也给了盛宣怀机会,当时的洋务运动需要中国走“求富”以“自强”之路,盛宣怀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开始了常人不敢涉足的举办洋务,创办中国民用企业之路。

1872年,盛宣怀提出“由官设局”“试所招商”,成立轮船招商局的建议,得到李鸿章等支持。同年11月,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但却因资本微薄,只能举债度日。此时,盛宣怀向李鸿章推荐了沪上大买办唐廷枢、徐润,这两人入招商局后仅一月,招商局便兴旺起来,于是李鸿章改组招商局,任命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盛宣怀在1885年时又升任为督办,全面控制了招商局,并成为其最大的股东。盛宣怀也成为李鸿章开展洋务活动中最得力的一员干将。

1875年,盛宣怀到湖北、山东等地勘查煤炭和铁铜等金属矿藏,与别人一起督办湖北开采煤铁总局。

1880年,盛宣怀以筹建轮船招商局的方法筹办电报局,第二年被李鸿章委任为电报局总办。

1893年10月,上海机器织布局被大火焚毁,李鸿章派盛宣怀去处理善后事宜,并重新招股建起华盛纺织总厂,由盛任督办。

盛宣怀在当时确是一位有迫切的时代使命感和出众的务实精神的开拓者,他清楚地意识到,在中国这么大的土地上创办中国的工业经济,要夺洋人之利,自办企业,交通运输,通讯设施,办铁路、煤矿以及银行等等,事事都须有“非急起图功不可”的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盛宣怀在办实业的过程中深深认识到“东西列强所以有今日者,皆贤豪辈出之效,中国欲图自强必储才,则筹设学堂实为急务”。在盛宣怀的努力之下,1895年、1896年“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这两座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天津、上海开办成立,这南洋公学即今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因此,除了实业之外,盛宣怀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事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靠着办洋务的贡献,盛宣怀在官运上也开始步步高升,即实现了他当年想走科举求功名的愿望,也为他进一步办洋务增添了力量与保证。

1896年起,盛宣怀应张之洞之邀,接办汉阳铁厂(包括大冶铁矿,次年又兼营萍乡煤矿)。同时,他又获准经办芦汉铁路和包括东地诸路的“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又获准主办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1月,盛宣怀经办的铁路总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不久,通商银行也在上海开张了。1908年3月,“汉冶萍煤铁矿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由盛宣怀任总理。

在整个洋务运动中,盛宣怀直接参与控制的企业之多,可谓中国第一人。他控制了全国的电报业,又独揽轮船、银行、邮政、铁路、煤矿、纺织等诸多大权,被称为“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的实权者。但在封建没落的清朝末期,要创办一个新型的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新型企业谈何容易,故办洋务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冒险行为,而盛宣怀却能勇往直前,并做到了“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这也正是盛宣怀的过人之处,因此,李鸿章也称赞他是“为人所不能为”的“有用之材”。

说盛宣怀是“为人所不能为”之“有用之材”,不仅仅是指盛宣怀在处理官商关系,大力办洋务方面,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在洋务活动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并使他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洋务官吏变为一个拥有巨额财产的中国早期资本家。另外,还表现在盛宣怀对外商敢于较量、善于较量,这在当时是颇不容易的。如盛宣怀在发展轮船招商局的业务上,在创办中国电报局的问题上,和外商太古轮船公司、怡和轮船公司以及英国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都有过针锋相对的争执较量,这对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也是有利的。

在政治上,盛宣怀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也开始跃居朝廷要职,曾先后担任太常寺少卿、商约大臣、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1911年进入朝廷内阁,出任邮传部尚书。在清廷,对一个没有功名的汉族官员来说,这是十分难得的殊荣。

在盛宣怀出任邮传部尚书之际,中国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来临之际。1911年初,身为邮传部尚书的盛宣怀向清政府提出了把各省“商办”铁路“收归国有”,由政府“借款兴办”的具体办法,5月9日,清政府用“上谕”形式宣布“干线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接着和四国银行团订立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不料此举在全国尤其是粤汉、川汉路沿线四省激起巨大反响,并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在保路运动中,10月10日,武昌起义终于爆发,在难以收场的情况下,清政府把盛宣怀当替罪羊,下令“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对精明能干的盛宣怀来说是始料未及的,他没有想到坚持铁路干线国有化的主张会使他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

下台后的盛宣怀东渡日本一年后,又举家归国,在上海租界定居下来,当盛宣怀72岁去世时,清王朝已灭亡,袁世凯也不行了,但盛宣怀开创的中国近代工矿交通邮电事业却不断发展,上海也开始成为近代中国的工商经济中心,盛宣怀于此无疑是有功劳的。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志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上海》文稿赏阅(二) |《中国工业的发轫》
影响近代中国的十位商人
朱荫贵:盛宣怀——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工业化的推手|建投读书会·江南经济史第六期回顾
【都市人文】冯志阳 | 盛宣怀与他的时代
“一只手捞十六颗明珠” 亦官亦商的盛宣怀
盛宣怀家族,百年豪门十年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