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叔同《送别》的多重意蕴
 
   内容摘要:李叔同的《送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审美意象角度和哲理层面来阐释其多重意蕴:一是别离之感伤,二是缺憾之美好,三是世事之无常。
中国论文网 /9/view-6626626.htm 作者: 张东艳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的《送别》以其优美的旋律,诗化的歌词,历百年而传唱不衰。这首歌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传承,使得大家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本文将从审美意象角度和哲理层面来阐释《送别》的多重意蕴。
   一.别离之感伤
   意象是中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将意象作为文学概念提出当属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p295)什么是意象?简言之,意象就是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意想中之形象,是‘意’与‘象’透过想象力和理解力的结合。”[2](p19)《送别》选用了一系列的传统诗词意象,形成意象群来表达惜别之感伤。
   1.长亭意象
   从秦代开始,官方在城外大道上每隔五里设置一个短亭,十里设置一个长亭,为驿站信使提高食宿服务,供旅行人休息。靠近城镇的长亭常常是送别之所。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杜牧《题齐安城楼》:“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写长亭之多,叹故乡遥远,望而难及。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傍晚的长亭,蝉在哀鸣,骤雨初停,渲染了离别的苦情。王实甫《西厢记》专设“长亭送别”一场戏,“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把凄苦的离情别意推向极致。长亭作为离别的典型意象,具有浓重的伤感氛围,成为送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送别》开篇就使用了这个意象,为全篇定下了淡淡哀伤的情感基调。
   2.古道意象
   古道,即古老的道路,它穿越历史时空而绵延,是一条印满了行路人足迹和浩叹的道路。中国古代文化是农耕文化,乡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所以古人“安土重迁”的意识十分浓重,离开家乡而远行是很容易触发感伤的。杜甫《田舍》诗:“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所说的田舍是指杜甫在成都西郊的客居之处,杜甫的家乡在河南巩义,为躲避战乱而流落到他乡,他说柴门邻近古道,就把游子的流落感伤含蓄地表述出来。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取用古道意象,写出游子的流离之悲。高濂《玉簪记・追别》:“夕阳古道催行晚,听江声泪染心寒。”也是取用古道意象写出行路人的苦情。可知“古道”是表达离情的重要意象。《送别》取用这个意象扣住了离别的主题。
   3.芳草意象
   《楚词・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由此,“草”与离别、思念之情结缘。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寂寞掩柴扉。芳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是用这个“芳草”意象来写离情之浓重和不可泯灭。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叔同写“芳草碧连天”,不但使用了这个意象,而且借用了白居易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写芳草之茂盛,渲染离愁之浓重。
   4.柳意象
   柳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借杨柳依依的姿态写征夫离开家乡时的依恋之情,由此形成了折柳送别的习俗,借“柳”与“留”的谐音关系,表达挽留之意。白居易《忆江柳》表现了这个习俗:“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柳”作为表达送别之情的审美意象在诗词中频繁出现,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便是把“柳色”与“伤别”有机地联系起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都是使用这个意象,表达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用柳阴、柳絮、柳条来渲染客中送别的复杂情感,将柳这个意象用到了极致。李叔同《送别》中的“晚风拂柳”也是这种用意。
   5.笛声意象
   除了长亭、古道、柳、夕阳等视觉意象,《送别》还选用了听觉意象“残笛”。晋人向秀的朋友嵇康被杀害,有一次,向秀经过嵇康的故居,听到邻居吹起悲哀的笛声,于是他写了《思旧赋并序》[3],从此“笛声”就被赋予怀人、思旧的内涵,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玉笛吹奏《折杨柳》的乐曲,幽怨的笛声使他油然想起离乡时友人折柳送别的情景,从而生发出怀念故乡的情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就是用“笛”意象表达他对永贞革新的领袖王叔文的怀念。《送别》的“笛声”着一“残”字,表达笛声将尽,友人将分离时的几多留恋和不舍。
   《送别》第一段将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声等美学意象融合起来,渲染出一幅夕阳西下在长亭依依送别的画面,幽幽的笛声平添了几分感伤。
   二.缺憾之美好
   《送别》中“夕阳山外山”来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渔沟道中题壁一首》:“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未济”是《周易》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意为没有达到目标。人生总有悲欢离合,所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天道忌满,人道忌全”。季羡林说:“每一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李叔同用龚自珍“夕阳山外山”的意象,用意也在表达离别是人生的缺憾,是不圆满,可是离别也记录了人生中的美好。好比花未全开,月未圆满,也是一种缺憾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以夕阳常常赋予我们一种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焦灼感。但夕阳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温暖和慰藉,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当苏轼刚刚从风雨寒冷中经过,忽然一抬头,看到了夕阳,心中马上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夕阳山外山”预示着离别后友人可能要到遥远的地方,有重重高山的阻隔,加重了别离的忧伤。尽管忧伤,作者还是要“一瓢浊酒尽余欢”,即将分别,眼前的相聚虽然短暂,但相聚仍是美好的,快乐的,与其伤悲,不如珍惜,不如尽欢。李商隐《春日寄怀》:“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所以在有酒有人的时刻,要畅饮一杯尽余欢。
   夕阳将落,笛声将尽,友人将要分离,这些景和事,都是有缺憾的,但是仍有其各自的美好。《送别》在表达感伤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短暂的美好的珍重。
   三.世事之无常
   “一个词家,不但应是‘情种’同时还应是哲人,不但应追求感情的浓度,还应追求哲理的深度,使歌词既燃烧着炙热的感情之焰,又闪耀着睿智的哲理之光。”[4]李叔同《送别》中还包含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哲思。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一生能有几知己,当日曾经欢聚一堂,而今大家远隔天涯海角,且仅有的知交渐次零落,不禁生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今日一别,不知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以至于感到“今宵别梦寒”。梦本无所谓冷暖,但因做梦之人的心境不同,便有了冷暖之分。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中主人公的梦一定是暖梦,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主人公的梦当是冷梦。李叔同在《送别》中表达了淡淡的哀伤,个人在无常世事中的无助、无奈,也隐约流露出作为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于淑世的悲悯情怀。
   “歌词不能写得太满,没有空间就会窒息。”当代词作家吴善翎说。《送别》没有确指谁送别,或者送别谁,甚至连时间和地点都不确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这首歌词传达的不是某个人的感受,而是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离别时刻的共同感受。
   《送别》不仅仅传达出人类离别时刻的黯然神伤,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缺憾美的珍重,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这多重意蕴是《送别》的内在生命力,是其传唱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因素。
   注 释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萧统.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介绍:张东艳,苏州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https://www.xzbu.com/9/view-6626626.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送别诗歌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一曲《送别》念清秋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先生的送别
我喜欢的歌曲《送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