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杂谈星娱2021-09-06 10:14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陈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而四句的作者正是同“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的理学大家张载。
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张载出生于长安。其名出自《周易·坤卦》:“厚德载物”。张载从小天资聪明,十岁时随外傅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气不群,知虚奉父命”。少年丧父,使他成熟较早。
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张载21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精通军略的焦寅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公元1040年—1042年(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张载受范仲淹“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的劝说,回家刻苦攻读《中庸》,后遍读佛学、道家之书、儒家学说,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38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张载进士登第,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等职。
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推荐张载,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后任命其为崇文院校书。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为了训诫学者,他作《砭愚》、《订顽》训辞(即《东铭》、《西铭》),书于大门两侧。
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秦凤路守帅吕大防认为张载的学术承继古代圣贤的思想,可以用来复兴古礼矫正风化,上奏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此时张载正患肺病,但他不愿错过施行政治理想和主张的机会,便带病入京。宋神宗任用张载担任同知太常职务。
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11月17日,张载行至临潼,当晚住在馆舍,沐浴就寝,翌日晨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临终时只有一个外甥在身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五十:陕西眉县张载——立心立命 惟德惟规
陕西眉县张载:立心立命 惟德惟规
《岳阳楼记》诞生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萌芽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