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城市坚持“四放四抓” 完善年轻干部成长链

宜城市坚持“四放四抓” 完善年轻干部成长链

2012年02月24日09:42  来源:中直党建网
 
  近年来,宜城市委坚持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放开视野抓选拔、放宽渠道抓培育、放大优势抓使用、放活机制抓管理,建立和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使用、管理的“四位一体”工作链,打造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添动力,提供保障。

  一、放开视野抓选拔,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外引”与“内选”相结合,储备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队伍。一方面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2011年出台企业引进人才支持计划,对在工业企业就业的第一学历是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连续发放三年工作津贴;去年底又制定优秀大学生选聘计划,拟用3年时间引进350名全市急需的大学本科以上的各类优秀人才,近日选聘150名工作已经启动,全国各地报名者踊跃,10天内就达500名,其中研究生60多名。另一方面注重发掘现有人才,通过竞争性选拔、组织推荐、干部培训、干部考察和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选人视野。2011年乡镇换届时,分两批公开选拔了18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人选,跟踪培养后全部走上了乡科级领导岗位;坚持入口向下,拓展面向镇村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考察储备了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年轻后备干部;还集中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活动,开设“青年干部论坛”,让年轻干部为宜城发展建言献策,在活动中展才显能,将脱颖而出者及时补充进后备干部队伍。

  二、放宽渠道抓培育,武装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我们不断创新方式,采取过硬培养措施,促使年轻干部能够快速成长,早日具备担当重任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实行“强化培训”。长年开办党校年轻干部主体班,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对年轻干部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经济法律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还积极为年轻干部在职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促使他们坚定信仰、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二是实行“轮岗交流”。对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年轻干部,有计划地交流岗位,加强多岗历练;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机关年轻干部,适时交流到一线工作,增长阅历,磨炼意志;对基层工作时间较长的年轻干部,交流到机关工作,增强全局观念和协调能力。三是实行“上挂下派”。近三年先后选派58名年轻干部挂职村(社区)第一书记,选派35名年轻干部到商务部、财政部、省直机关和东风公司等单位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四是实行“实战磨炼”。抽调年轻干部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三万”工作队、驻外招商引资工作站、移民安置服务、信访维稳包案等市委中心工作,分配急、难、险、重、新任务,使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加快成长步伐。

  三、放大优势抓使用,造就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我们坚持放心放手使用优秀年轻干部,适时适势压担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年轻干部的特长、优势和才能。一是转变观念“大胆用”。在使用年轻干部时,坚持看其德才表现和长处,看主流、看长远,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摒弃求全责备的观念,2011年大胆选用30名扎根基层、作风扎实的乡镇机关干部和新进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干部,实践中都经受住了考验,普遍得到嘉奖肯定。二是把握时机“适时用”。我们注意把握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调整、重要岗位出现空缺等时机,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优秀年轻干部。2011年集中换届期间,一次性选拔14名30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三是发挥特长“合理用”。近年先后选拔30多名年轻干部到经济、法律、商贸、农业等专业对口岗位工作,扬长避短,用人所长,用其所愿,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其中不少干部很快又被选拔到省、襄阳市直机关工作。

  四、放活机制抓管理,激活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我们对各级各类年轻干部培养对象,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机制管效,先后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一是目标管理制度。各地各单位均制定有年轻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与年轻干部结对帮扶,加强日常培养和管理工作。二是跟踪考核制度。坚持对后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考察,并作为今后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谈心谈话制度。市委书记每年主持召开1至2次年轻干部座谈会,“面对面”互动交流;市委组织部、各单位党务负责人每年都与联系的年轻干部进行2次专题谈心谈话,帮他们调心态、找差距、促成长。四是“梯进”管理制度。对选用到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不放松管理,作为更高层级的后备干部继续培养;对列为考察对象但尚未任用的年轻干部不放弃管理,指出问题,明确方向,实行再培养再锻炼,真正形成后备干部队伍梯队,既有近期即可顶上去的“应用型”领导人才,又有面向长期发展的“储备型”人才。目前,全市有60多名正副科级年轻干部,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成长潜力大的青年才俊正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成为推动宜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湖北省宜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阳以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让“70后”80后”向前向上走
从严治吏带来新风正气
干部教育管理的有益探索——瑞金市实行干部动态管理的做法
后备干部管理成效显著
关于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与选拔、管理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