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春走基层:农村治奢有“法宝”
新春走基层:农村治奢有“法宝”
2013年2月28日 10:33   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体】  

记者 任丽红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上镇村村委会副主任、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成新玲最近比较忙。春节前后,村里有好几家办红白事的,他既要当“主持”,还要负起监督的职责,确保办事的人家不管条件好坏,都不破坏村里定的制度——红白事一桌不能超过13个菜,不上酒,香烟自便(最贵的烟5元一盒)。
  
  “我们农村要制止奢侈浪费,只要把‘红白理事会’制度执行好就行了。”成新玲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人办事,都要准备20多个菜,浪费严重。而且,还要花不少钱置办酒水,酒喝多了难免生事。自从2010年村里按照县纪委要求,把原有的“红白理事会”规范起来后,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基本没有了。
  
  走在上镇村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上,记者不由为这个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的新风貌所感染,但还是忍不住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占龙发问:“这里距离镇政府只有一二里地,镇干部下村自然较多,吃喝招待费用不好控制吧?”
  
  作为省人大代表,任占龙说话有板有眼:“乡镇干部来村一般不吃饭,一来村里从不开招待的口子,二来乡镇的食堂办得不错,干部们办完事就赶回去吃饭了。我们村的确是‘零招待’。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感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就是农民治奢的‘法宝’!”
  
  记者了解到,上镇村的“红白理事会”虽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但规范执行并在全县推广还是这两三年的事,与全县狠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不正之风活动密切关联。一般情况下,村“红白理事会”由5人组成,会长由一名村委会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老模范等。村民办红白事,提前3天报告村理事会。办事时,必须有理事会成员现场监督,一旦出现超标当即制止。
  
  边走边聊,记者发现有一家农户的门上贴着大大的喜字,就登门求证。主人秦平良正好在家,前几天,他女儿出嫁,刚办完喜事。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很健谈:“老百姓都不憨,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自然会拥护支持。前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妹妹家办喜事,买了酒准备招待客人。书记得知后,让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当场制止,只要上酒,就按酒钱如数处罚。从此以后,村里再没人敢破坏规矩了。”
  
  据闻喜县纪委初步统计,目前,农村95%的红白事每次开支比过去节省5000至1万元。东镇的上镇村等3个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与过去相比,一年仅此一项就节省25万余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怎么防?河北衡水建食堂、统一办
红事倡节俭白事“一碗端” 临邑移风易俗树新风
福建省武夷山市“两制一配套”抓农廉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河北这几地的做法受欢迎!
【三晋风情】执客/景之光
在镇村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