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的思考

关于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的思考

作者: 任杨龙 来源: 洛川县纪委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少地方对婚丧嫁娶事宜大兴操办,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气”场之隆重,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大手笔、大气魄将办事之举推向了巅峰,极尽奢华,极尽影响,可惜这种影响不仅助长了陋习的蔓延,繁衍出花样更多的名堂,更让一般干部受其所累,让群众私下里戳脊背,埋怨忧怨声一片。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党中央时下提出的很为响亮的声音,所以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办歪风陋习,各地党委、政府应下大决心好好管一管,从根本上革除旧弊,努力弘扬时代精神文明新风尚,形成全社会成员一切从俭办事的良好思维习惯和社会氛围。

  一、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幕前幕后之透视

  (一)直击“盛宴”现场。

  1、领导干部“拼”排场,挥金如土。不少干部为了显实力、显影响,在婚丧嫁娶事宜上,可谓大手笔策划、大创举办事,往往是选最高档的酒店、上最好的标准,请最多的人群,邀最有“身份”的人。据调查,一桌普通的宴席,含烟酒包括回赠礼品,消费价格几乎在1300元---1500元左右,整个宴席平均按30桌估算,仅此开销就高达5万元,真是让人嘡目结舌、心生寒颤。

  2、一般干部围桌忙,门户入流。由于门户之风盛行,除过传统意义上的满月宴、生日宴、婚庆宴、喜迁宴、过寿宴等,还派生出了升学宴、开张宴等名目繁多的庆典形式,不少干部除过正常上班时间,很多时间都被捆缚在宴席上,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被严重干扰。

  3、社会力量总动员,门庭若市。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在筹办各种事宜的过程中,除了涉及一般的工作和交往圈子外,还动辄邀请社会名流,高调告知曾给予“方便”和帮过忙、办过事的人,真是旗号之大、场面之壮观,让人为之叹服、唏嘘不已。

  4、农村熏染成风,如织如网。当前,婚丧嫁娶大肆操办之歪风陋习已经席卷整个农村,特别是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也是大举规模、请乐队、邀“诸侯”,可谓声势庞大、红火至极。

  (二)直击“盛宴”背后人群心态。

  1、天天赶场,推杯换盏,身心累。不少干部天天赶场、顿顿醉,可谓身心疲惫至极,但只有叹气的份。平日私下里,大家都埋怨门户太多、形式太繁杂,都希望办得既简单又节俭,可是又都很难为情,怕呛了别人的面子,影响社会正常交际和人情关系。

  2、满桌上、整盘下,浪费大。就一般的宴席标准而论,仅各色菜品就有二十余种,但不少菜品几乎是原样上、原样下,大家都慨叹挥霍浪费太大,这些不良习俗应该趁早改一改,一些部门管一管。

  3、你几百、他逾千,负担重。就延安当地而言,一般门户礼金在200元左右,另外还有至亲厚友、单位领导,门户也在500--1000元不等,特别是时值门户高峰期,不少干部经济吃紧、叫苦不迭。

  4、酒后误岗、“红”脸上班,形象恶。不少干部坦言,行门户不仅劳命伤身,而且很容易耽搁正常上班。有的干部自我管控能力弱,因为喝酒过头不是吆三喝四,聚众赌博,就是不上班、迟上班,而且是脾气大、性情躁,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和效率。

  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的问题根源。

  1、“手提锅儿卖,门户紧着带”,这是受长期的民间陈规陋习所影响。这句话形象的道尽了我国民间历史一直重视人情世故,其实发展到今天,过事行门户已经由陈规陋习转变为一种奢靡之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2、摆阔场、扬名望,虚荣攀比的心理作崇。个别领导干部为了显示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极能高调行事,极尽奢华之举,其实这就是虚荣攀比的心理所导致的。

  3、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利欲思想怂恿。个别领导干部凭借自己身份特殊,便小事大过、大事豪过,还有的为了规避纪委部门的监督,虚报宴请规模,私下里搞花样、变戏法,说到底就是为了填满自己的私欲。

  4、你来我往,预期投资的补偿心理作怪。有不少人认为,行门户其实就是就是预期投资。说不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门户成本还会跟着市场暴涨暴赚,同时又不失人情礼仪。这其实是一种预期投资的补偿心理在作怪。

  5、事事兴师动众,盲目从众的心理所致。一些人受虚名和拜金所累,不顾及个人的经济承担能力,大事小事一齐过,兴师动众齐邀请,这就是盲目从众的心理所造成的。

  三、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的危害及不利影响。

  1、助长了全社会的奢靡之风。“人看人,村看村”。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在置办婚丧嫁娶的问题上,旗号大,规格高,这样不仅是对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也容易助长全社会的奢靡之风。

  2、影响了党员干部在群众的形象和威信。不少干部经受不住热切场面的抗拒,往往是几杯下肚人微醉,影响了正常工作。群众看在眼里,很是反感和厌恶,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3、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不少领导干部在操办事情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造成社会影响,规避纪检部门的监督,往往是虚报、瞒报一些实际情况,私下里耍花样、搞变通,“过事”成了领导干部公开敛财的“遮羞伞”。这种现象潜在危害和不良影响较大,值得警惕。

  此外,由于门户风的盛行,干部不仅经济负担加重,同时劳神劳体,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四、对策及建议。

  1、出台政策规定,强势宣传引导。针对大操大办换丧嫁娶等事宜,各地都出台了不少的制度和规定,但大多没有发挥实际效用,好多地方还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也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没有从源头上管控好。所以建议由地方各级纪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充分征集社会各层面意见和建议,尽快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标本结合,清除陋习顽疾,倡导文明新风。同时要积极借助当地新闻广播、网络媒体等媒介,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宣传监督员,跟进宣传,跟进监督,努力营造大张旗鼓、革旧标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2、建立联动机制,下决心革除歪风陋习。要切实将精神文明办、妇联、民政、组织、人事部门纳进来,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工作合力,下大决心革除陋习歪风,努力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局面。

  3、继续推行申报备案制,切实做到严控严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纪检部门不仅按规定要从严把关,更要注重关键节点的监督,通过走访、明察暗访等形式,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4、加大曝光查处力度,以儆效尤。对于群众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举报,以及调查发现的问题事件,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核查,第一时间曝光。对于领导干部违反廉政规定及相关纪律规定的,要严肃作出处理,并全社会范围予以通报。

总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歪风陋习,有悖于精神文明建设,有悖于时下中央提出的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的声音和要求,有悖于廉政准则的纪律规定,各地方一定要重拳出击,严防严管,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对这种不良风气坚决说“不”,努力塑造新时期下党员干部的应有的本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河津:打出“连环拳”狠刹大操大办歪风
除陋习 刹歪风 树正气
让人情不再被陋习“绑架”
一丧三年紧
转张家港市《领导干部报告婚丧嫁娶等事宜的规定》的通知
富平县国家工职人员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暂行规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