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海“捡漏”还是当“冤大头”?海外并购热潮下的泥潭与阴影

刘敏/《调查清样》:近些年来,大型央企一直跨境出海去积极寻求资源行业的并购项目,在收购海外大宗商品和农业企业方面,中国一直名列前茅。Dealog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并购海外石油天然气、采矿、农业等领域的企业总值就达126亿美元,这只是当年已经完成的交易额,如果加上正在进行中的2015年的交易额会达到创记录的1130亿美元,比如中化集团收购先正达公司的一笔并购交易就为430亿美元。

但《调查清样》注意到,这些出海投资那些昂首阔进的气势之下却有着令人灰心甚至担忧的暗面:由于几乎大部分公司都是在最不应该出手的时机对石油、矿业及金融领域投下巨资,结果都表明这些投资基本是高位接盘,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大型国资企业所收购的这些海外资产价值很快就发生轰然坍塌,迄今为止,中国大多数海外收购案都是进展不顺,这也一度引发人们忧虑到底这些海外并购是在“捡漏”还是在当“冤大头”,唯一令人安慰的是,中国的境外并购记录不能更糟了。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外完成的20笔最大并购交易中,有13笔交易涉及自然资源。国有石油巨头中石化、中海油及中石油参与了其中九笔交易。另外四笔是由国家支持的金属、油田服务、化学及投资公司开展的。自这些交易达成以来,油价已经下跌了一半以上,令这些收购损失惨重。比如中海油在以1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尼克森(Nexen)案例中,据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人士表示,中海油可能很快就得为尼克森支付逾50亿美元的减损支出。

不仅如此,收购之后大量海外运营难题陆续暴露出来,使得中国公司就像其他跨境买家一样难以有效运营新的海外基地并获得员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咨询公司BCG开展的民调显示,中国收购者认为只有32%的对外交易“没有问题”。同样以中海油180亿美元收购尼克森案例分析,收购之后中海油立刻深陷尼克森原油泄露问题、也门内战问题、在加拿大难以处理的油砂中提取原油也十分棘手。

除了大宗商品外,其他商品的记录也没好多少。以美元计算,中国工商银行对南非标准银行(South Africa’s Standard Bank)55亿美元的投资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金融危机陷入深渊前对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及黑石集团(Blackstone)进行投资。中国三峡集团向葡萄牙EDP公司投资35亿美元,而该公司目前的股价比投资时少了五分之一。自2014年进行投资以来,在香港上市的万洲国际(WH Group)的市值自2014年流通以来跌了大约三分之一,这说明该公司以70亿美元进军美国猪肉产业的事已经无法引起投资人的兴趣。

鉴于中国出现海外并购热,这些毁灭价值的交易令人担忧。当然,国企买主们或许得到了一些教训,比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44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Syngenta)就与以往的交易有所不同,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等经验丰富的交易商将很多世界一流的外国公司收入囊中,这种方式与以往追求能源安全的交易还是有很大分别的。但即便这样,这些并购交易仍然带来了巨额债务则进一步加剧了收购风险。

调查清样(ID:diaochaqingyang)爆料邮箱 2529399602@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石油海外并购持续推高
收购尼克森 中海油海外产量翻番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筹备逾七年 后续整合还差两步
石油观察| 中海油的尼克森收购之路
【专家称中海油并购尼克森将承担43亿美元债务】
低油价时代三桶油何以消化海外资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