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析水泥安定性

水泥的安定性是指水泥浆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含量过多或石膏掺量过大等原因所造成的。游离氧化钙CaO或游离氧化镁都是经高温烧成的晶体颗粒,呈死烧状,表面有玻璃釉状物质包裹,熟化很慢,在水泥硬化后才开始进行熟化,引起周围水泥石固相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开裂。当石膏掺量过多时,水泥硬化后,它还会继续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体积约增大1.5倍,也会引起水泥石开裂。


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氧化钙(CaO)必须合格。测试时可采用试饼法(代用法)或雷氏法(标准法),在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1、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h以后,用眼睛观察试饼表面有无裂纹,用直尺检查试饼底部有无弯曲翘曲现象。若试饼表面无裂纹且试饼底部也没有弯曲翘曲现象,则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2、雷氏法是测定水泥浆在雷氏夹中经沸煮3h后的膨胀值。当两个试件沸煮后的膨胀值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该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沸煮法只能检验出游离氧化钙(f-CaO)过量所引起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游离氧化镁(f-MgO)的水化作用比游离氧化钙(f-CaO)更加缓慢,因此,游离氧化镁(f-MgO)所造成的体积安定性不良,必须用压蒸方法才能检验出来;石膏的危害则需要长时间浸泡在常温水中才能发现。由于游离氧化镁(f-MgO和石膏的危害作用不便于快速检验,所以,国家标准对水泥熟料中氧化镁(MgO、三氧化硫SO3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水泥中氧化镁(MgO)含量不得超过5.0%,如果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MgO)的含量允许放宽到6.0%;水泥中三氧化硫(SO3)的含量不得超过3.5%,以保证水泥质量。


除了实验检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办法来对水泥安定性做出快速判断。


1、合格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外表坚硬刺手,而安定性不合格水泥浇筑的混凝土给人以松软、冻后融化的感觉;


2、安定性合格的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多数呈青灰色且有光亮,而不合格水泥浇筑的混凝土多呈白色且黯淡无光;


3、合格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与骨料的握裹力强、粘结牢,石子很难从构件表面剥离下来,而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与骨料的握裹力差、粘结力小,石子容易从混凝土的表面剥离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渣的利用现状如何,深度分析
【钢铁知识】作为资源,钢渣利用的中外对比
【科研分享】碳酸化钢渣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现状
镍铁矿渣代替细骨料应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
【技术交流】用钢渣作骨料引起的混凝土工程开裂问题案例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