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应象大论五种情绪的调节(1)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波动。但你知道情绪对一个人的健康占有多大比例吗?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癌症,200多种疾病都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所以情绪被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晴雨表”。尤其是现代社会,急性传染病越来越少,可是由于情绪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却越来越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情绪?怎样做情绪的主人呢?《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给我们做了解答。那么《阴阳应象大论》对人体的情绪分成几类?每一类情绪变化对人体内脏有怎样的影响?怎么调节各种情绪变化?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所以我要分几讲来详细讲一下。


我们现在都知道一个词叫“七情六欲”,七情就是人的七种感情、七种情绪;六欲就是人的六种欲望、六种需求。大家知道“七情六欲”的具体内容吗?哪七情?哪六欲?恐怕比较困难。这也难怪,因为本来就有多种说法。七情的说法,各家差别不太大:


儒家: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家:喜、怒、忧、惧、爱、憎、欲。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来的,所以它的名词术语都是翻译过来的,翻译的译文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七情中的“忧”另一种译法就是“哀”,“憎”另一种译法就是“恶”。这样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所以儒家和佛家说法其实是一样的。

再说“六欲”。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看,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战国时期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在《贵生》这一篇中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人的'全生状态',就是'六欲'都得到合理的满足,但没有说出哪六种欲。


东汉时期的高诱作了解释,六欲,就是生、死、耳、目、口、鼻。后来有人把它概括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这跟佛家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佛家说的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不过现代人一般认为六欲就是体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上的六种欲望。

我们现代人常说'情欲'这个词,其实在现代汉语里,情与欲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情主要是指人的情感表现,属于人的心理活动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属于生理活动的范畴。情太切伤心,欲太烈伤身,说明情与欲一个属于'心'一个属于'身'。当然情与欲是不能分开的,是互动的,还可以互相转化。七情六欲是人类基本的心理情绪和生理要求,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


再来看《黄帝内经》,不提“六欲”,只提“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但这一篇《阴阳应象大论》实际上是“五情”,但不叫“情”,叫“志”,五情就是五志,也就是五种情志,就是:怒、喜、思、忧、恐。这个五志分别对应的是五行,分别影响到人的五脏,那就是肝、心、脾、肺、肾。五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就是前面说过的“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大喜大悲、过分惊恐、忧伤等等,都会精神上的伤害,然后影响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对于“五志”的变化,《阴阳应象大论》是这么说的,按五行五方,东方,“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东方为木,在情志上是怒—愤怒,愤怒会伤害肝脏,怒气直接影响着肝。人在发怒的时候,气往上冲。大家可能都有过一些经验,如果遇到一些非常愤怒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血往上涌。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发怒。肝脏是藏血的,发怒的时候直接影响到肝脏,肝血、气血往上涌,这时非常危险,有的就会脑溢血。

再结合前面两句,“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是说东方为木,对应肝脏,在声音上是呼喊,在变动是握拳。为什么?肝主怒,愤怒到极点就呼喊、喊叫,呼喊是一种发泄。如果不呼喊出来就危险了,就可能会做出危险的举动。有的人晚上做梦也会呼喊,这也是肝出了问题,《黄帝内经》说肝是藏魂的,魂魄的“魂”,肝是藏魂,肺藏魄。在梦中呼喊是肝没有藏住魂,魂跑出来了,所以大叫,所以治疗的时候要从肝来治。

为什么“在变动为握”?肝主藏血,肝主筋——全身筋膜气血充,就濡养了筋膜, 愤怒伤害了肝的气血,太过强健,手就紧紧握起来,还要挥动拳头,甚至两拳相对,打起来。还有,肝是主风的,肝主筋,风邪侵入人体、损害了筋,导致抽搐、僵直,筋收不回去了,颤抖所以怒则伤肝。

再说一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个“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的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最后一次他生气到极点,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当然这个故事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其实周瑜心胸也十分宽广,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完全不同。不过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却是对的,那就是怒则气上,愤怒的时候,气是往上冲的,“怒发冲冠”就是这个意思。怒则伤肝,肝藏血,血往上涌,会导致脑溢血而死亡。

所以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要“戒怒”。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这里特别向大家推荐一首《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谢谢大家!也祝福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吊孝周瑜祭文赏析
你这么情绪化,是会生病的
谁气死了周瑜
情倾周瑜
『趣闻中药』《三国演义》中的中医文化精彩片断
发怒的害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