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肝囊肿?别担心,大多数不用治


雷先生右上腹部不适一年余,健康检查时B超发现一个0.4cm×0.2cm的肝囊肿,虽然肝功能、肿瘤标记物、CT等检查均没有异常发现,但雷先生依旧不放心,并向几位医生咨询。


第一位医生,也就是发现病变的B超大夫,因为等候检查的患者特别多,只是简单地跟雷先生说了一句“没事”,就忙着接待下一位患者了。雷先生去了肿瘤医院。第二位医生告诉雷先生,是良性的,不会癌变,但也没说清楚这个囊肿是从哪里来的。雷先生自己上网查,虽然网上也说是先天异常,可一个“包囊虫病”又搅和了进来。雷先生曾经在牧区生活过,因此担心自己是不是染上了这个病?


笔者是第四位被雷先生咨询的医生,花了近半个小时,才送走了这位满脸愁容、一肚子问题的患者,他临走时说自己终于不背包袱了。


并非肿瘤而是先天疾病


医学界认识先天性肝囊肿(简称肝囊肿)是150多年前的事了,长期以来只有通过外科手术甚至尸体解剖才能确诊,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现在,科技进步了,躲在肝脏深处的囊肿大量被发现出来,肝囊肿就成了常见病。国人肝囊肿的发现率为1%~3.1%,实际数字肯定还要高一些。


通俗地说,肝囊肿就是肝脏上的水泡,一般不和外面相通,位置较浅或个头大的,可突出来,使肝表面变得不光滑。囊肿大小相差悬殊,直径小的如针尖,大者如婴儿头。但以数毫米至数厘米大者多见。囊肿数目可以是孤立的一个,也可有多个。内部结构可以是“单间”,也可是“套间”。囊内还会有液体。


肝囊肿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在胚胎发育期,一些多余的胆管自行退化,与通道失去联系,形成独立王国。所以说肝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肾囊肿患者37%以上会合并有肝囊肿,故遗传学认为这两者的出现是由同一种基因控制的。


绝大多数不会癌变


肝囊肿的症状与危害和囊肿大小、所在位置、病程长短、是否受到外力冲击与囊内有无感染等因素有关。


较小的肝囊肿常无症状,或只有轻度上腹部不适;不少患者可在上腹部摸到肿块或肝脏表面不平而怀疑肝癌来诊;囊肿压迫胆管可出现黄疸,压迫胃、十二指肠与结肠时,可发生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极少数患者的囊肿继续扩大,过度挤压正常肝组织,可以出现腹水、门静脉高压甚至肝功能衰竭。受到外力冲击或囊压力过高,囊肿可发生破裂;囊内液体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腹膜炎、与肠道形成瘘管或囊肿内出血,使症状变得比较复杂。


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肝囊肿是否会癌变?由于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变,因此绝大多数不会发生癌变。有两种情况虽然极少发生,但仍应该警惕:一、诊断错误,原本就不是肝囊肿,而是囊肿样肝癌;二、有较长的肝囊肿病史,随访中观察到囊肿壁从光滑发展到呈结节状,可有肝癌其他指标出现。


定期做B超检查


肝囊肿患者要定期随访。B超简单、易行,又无损害,很容易随访。囊肿小的,可以1年复查一次,囊肿比较大的,半年复查一次为妥。要保留每次检查结果,以便对比其变化,如能争取同一位B超医生检查更好。一旦出现上面并发症,或者原有症状加重,要及时就诊,并主动陈述自己有关肝囊肿的病史,这样能帮助医生少走弯路。


比较小的囊肿,无须治疗。较大或症状明显的,可采用B超引导下抽液并注入酒精的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安全且疗效好。如囊肿破裂、出血、压迫附近器官影响进食、瘘管形成、腹膜炎或怀疑恶变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手术治疗。



文/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肝囊肿的“前世今生”
体检发现肝上长了“囊肿”,是不是癌症?要不要治?
肝囊肿
肝囊肿辅助检查
肝囊肿来了有四个信号 治疗还是要从保健开始
肝囊肿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