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关注」心痛!中宁一乡村教师倒在放假前一周!去世前还在维修教室暖气……

今年57岁的杨发录老师,从事教师工作35年,教过语文、数学、绘画、生物,管理过后勤,为学生采购一日三餐的食材……满心都是工作和学生的杨发录老师,在距离放寒假一周前,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杨老师生前工作的地方,被杨老师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新消息报记者 闵良/文 武晓瑜/图

1月6日,中宁县徐套乡下流水九年制学校的杨发录老师永远离开了他奉献了35年的乡村学校,留给亲人、同事、朋友无尽的哀思。

杨发录生前照片

杨发录老师今年57岁,1983年,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开始在村上当民办教师,经过后来发奋读书,杨发录考取了同心民族师范,10年后成为正式教师。

1993年,杨发录来到中宁县徐套乡下流水九年制学校,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乡村教师都是多面手,他教过语文、数学甚至绘画、生物。他责任心强,又善于动手动脑,2014年,学校安排他负责后勤,管理仓库保管、水暖电、锅炉房等事宜,学校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9000平方米,光学生宿舍就有40间,还要负责学生一日三餐食材的采购,灯泡坏了、暖气片漏水,都是他的事。

2019年元旦节期间,杨发录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同心的医院做了检查,没发现问题。当医生的女儿要求他去银川检查,杨发录说学校还有一周就放假了,学生们要迎接统考,他不能请假去看病。1月6日一大早,他离开在同心县城的家,去市场上采购最后一周的食材,租用货车拉到学校。当天19时,四年级教室和宿舍的暖气管先后漏水,又是杨发录拿着工具去维修处理的。20时20分,3位学生在厕所里发现了已经去世的杨老师。

学校校长说,杨老师当天晚上最后一个工作就是维修这个暖气。

1月8日晚,记者赶到中宁县徐套乡下流水九年制学校采访。校长马学成惋惜地说:“他干工作任劳任怨,学校离不开他啊。”马学成还说,杨发录就是“老黄牛”,任劳任怨不贪名,2017年,学校准备推举他为当年中卫市优秀教师,杨发录主动拒绝了,把荣誉让给了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同事。另一位校领导回忆说,杨老师责任心特别强,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他凌晨2时巡查学生宿舍时,感觉有间宿舍不对劲,就掀开玻璃,结果发现满屋子煤烟,他急忙连拉带扯把8个学生救出室外,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负责后勤4年来,杨发录经常在凌晨2时、4时、6时查房,确保校园安全。

杨发录的同事马汉俊负责做饭,他指着杨发录生前发给他的微信说:“看,他多细致,每天中午和晚上,有多少人吃饭,都写得清清楚楚,一直到1月10日中午。”记者注意到,1月7日至10日,每顿吃饭的人数都不一样。原来,进入期末考试,先考完的学生就不在学校用餐了,杨发录把每天的变化都清清楚楚地记下来。

最悲伤的还是杨发录的妻子。她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自理能力差,6年前,她做了膝盖手术后,杨发录把她带到学校宿舍,全天候照顾。校园里经常能看到这对夫妻患难与共的身影。对于丈夫的猝然离开,杨发录的妻子悲伤得不能自已,无法接受记者采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家炳实验中学张淑琴 || 冬天的回忆
一个乡村教师从教四十年的苦与乐:你用空荡荡的袖子拥抱我
我愿做‘留守孩子’的留守老师
乡村学校发展,需要警惕哪些现象?
初心 | 岁月不堪数,人生不如初
上音乐课用二胡伴奏,围着火炉给学生辅导,这就是10年前的乡村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