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笠翁对韵》第七讲:奇对偶,只对双 几个词语就描述了一场夜宴

《笠翁对韵》第七讲:奇对偶,只对双 几个词语就描述了一场夜宴

原创2023-02-26 22:00·嘤兀国学牛老师

#古籍守护人#

您能想象有这么一本书吗?寥寥几个字,就有超过五个典故。随便拿出几个词语,竟把一场奢靡的夜宴展示出来,他就是《笠翁对韵》。学会《笠翁对韵》的知识与故事,对小朋友来说,写作文思如泉涌;对大人来讲,写个工作报告都如诗如画!

今天我们讲《笠翁对韵》第七讲:

奇(jī)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gāng)。朱漆槛(jiàn),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xīng)推马武,夏谏(jiàn)著(zhù)尨(máng)逄(páng)。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kuà)凤登台,潇洒仙姬(jī)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这一阙,作者运用到了“工对”、“邻对”与“合掌对”。

工对就是以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

邻对就是用词义的门类相邻(或比较接近)的词为对

合掌对就是上下句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先看第一句:“奇对偶”。

奇就是奇数,偶就是偶数

奇数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偶数能够被2所整除的整数

在中国古代,对奇数和偶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比如:“1”是“道”的化身,是所有事物的起源

所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9”是极数,代表单数内最大、最高级

所谓:

天之高为“九重”,地之极为“九泉”。

奇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崇高;同样偶数也有着非凡的地位

所谓:

独木不成林,孤掌难鸣

就像我们的对仗一样,必须有相对应的存在。

就有,有四面就要有八方

这是古人的辩证思想和哲学观。

虽然奇数偶数都是一个数挨着一个数,但是用途不一效果各异

拿出来作对子,真是妙啊!

顺便说一句:

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相加,您能看出来有什么规律吗?

下一句“只对双”。

这句跟上一句没什么两样,但是咱们注意一点,“”代表1,“”代表2。然而“”不能对“2”;“1”也不能对“”。

这就是对仗的乐趣。

数字才能对数字,代表数字的汉字,也必须用代表数字的汉字来对仗。

有点绕口。

比如:

独角兽对比目鱼。

以上都是工对,工对就是以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

下一句“大海对长江”。

在古代由于科技信息的局限性,大多数人对地理的认识不够充分。

知道海大,却不知海有多大;知道江长,却不知江有多长。

在古代,经常把“江”和“海”放在一起。

所谓: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出自唐·郎士元《登无锡北楼》

寸心仍有适,江海一扁舟——出自唐·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如此看来,古人既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也展现出对知识求而不得后,直接运用的豁达

记得有网友问我:

传统文化有什么用?

或许单单是这种变通的态度,就是值得我们追求吧。

继续“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

这两句话虽是器皿、歌舞之间的对仗,合在一起竟是一场宫廷夜宴的场景。

真是:

雕栏玉砌——南唐·李煜《虞美人》

对酒当歌——东汉·曹操《短歌行》

把这几句放在一起来讲,效果会更好。

金盘指金色的盘子,或者金子做的盘子

笔者更倾向于金色的盘子,一是:中国古人更喜欢白银制品;一是:金制的盘子更适合做饰品,而不是器皿

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应该是“金子做的盘子”,因其更显奢华、尊贵。

所谓:

金盘湛琼液,仙子无归迹。——出自唐·韦庄《杂体联锦》

玉盏是玉饰的酒杯

《礼记·明堂位》记载“爵用玉琖,乃雕”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还用于君主国家的贵族称号。这里爵的用法就不展开讲了。

总之,无论是用“爵”喝酒还是有爵位的人喝酒,用“玉盏”都显得十分尊贵。

有人说玉盏就是玉质的酒杯

作者用金盘和玉盏两个元素开始,让人仿佛一下子就置身于奢华的夜宴之中。

让我们看看如何用对仗的方式描述夜宴

宝烛是非常好的蜡烛,银釭是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为什么要把普通的蜡烛单独拿出来呢?

要知道,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

蜡烛在唐宋时期,都是少有的、珍贵的商品,只有少数的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

所谓:

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

直到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蜡烛才出现,后来在北美洲发现了大油田,可以从石油中提取石蜡,较理想的蜡烛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广

蜡烛在古代是富贵的象征。

富贵的蜡烛用银白的灯盏来衬托,才有低调内敛的奢华感

再往远看,“朱漆槛,碧纱窗”。

朱漆是红色的油漆

槛是栏杆

要知道,在古代“红色”不是谁都可以用的,特别是红色的门,曾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至尊至贵的标志,也是天子对于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

碧纱窗是装有绿色薄纱的窗,也就是蒙着纱的窗子?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大户人家的窗户也不过是纸糊的,用纱蒙的窗子,够不够华丽?

所谓: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唐·刘方平《春怨》

至于为什么是绿色的

一是:绿色较为平静安逸,让人眼睛舒适。

二是:古人提取颜料较为困难,而绿色在自然界随处可见,提取较容易。

三是:我们的眼睛对红色和绿色较为敏感,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的交通信号灯更多用红色和绿色。所以与“红色”相对,“绿色”更加突出。

朱漆槛碧纱窗这两样事物看得出,这是一个顶级的权贵场所的宴会

以上几个事物,从眼前的餐桌移动到了旁边的用品再移动到远一点的房间,构建了一个夜宴的场景基底。

这是一个从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元素与顺序。在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元素和顺序的把控。

夜宴的场景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舞调对歌腔”。

舞调是跳舞时伴奏的音乐

歌腔是唱歌的腔调

整场夜宴正式开始,轻歌曼舞极致奢靡

以上都是邻对,邻对就是用词义的门类相邻(或比较接近)的词为对

注意,沉迷歌舞,粉饰太平不是古人的追求,太平盛世要的是那些心怀天下不畏生死的人的守护。

所以“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

马武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官拜侍中、骑都尉,为人正直敢言。

所谓:

云台马武山林雄,中兴汉代声嶐嶐——清代·施山《偶樵寄示旧作藤鼓行三章歌以和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东汉兴盛,马武居功至伟

民间还因马武武艺高强,称为“武瘟神”,将马武当做“武门神”,通常与“汉太岁”铫期一起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当做门神保佑黎民

您还知道哪些古代人物在民间当做门神的?

尨逄,又称龙逢

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的国王桀的大臣。尨逄见桀无道,就极力进谏,最后被桀处死。成为历史榜样人物。

作者把这两位历史人物拿出来,笔者认为是为了告诫大家,歌舞固然好,但是正直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是应该是人生的目标

汉与夏的朝代相对,马武与尨逄的人物、文武相对,还有背后为国为民的故事,这个对仗,也是极佳!

我们知道歌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那么这些历史人物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

下一句“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这是两个典故:

四收列国群王服说的是:

北宋初年大将曹彬平定南唐、西蜀、南汉、北汉等割据势力,帮助宋太祖统一了天下。让割据的很多小国都向宋臣服。

三筑高城众敌降说的是:

唐中宗时,大将张仁愿曾统率军队与突厥族进行战斗,建了三座受降城以威镇北敌,从此边境安宁。这句的意思是:张仁愿三次建起高高的受降城,让众多的敌人投降。

张仁愿和曹彬都是以武力立功勋,最终官拜宰相文武双全的人,朝廷和人民信赖的人

这才是古代“学而优则仕”思想下的人生目标——为万世开太平!

但是世界的构成也不是只有将军宰相,还有形形色色行行业业

无论在哪个行当里面,我们都应该去努力去做得优秀

四收与三筑的数字相对,群和众的虚数对仗,都体现出数量之多难度之大。

王与敌的对仗,说明对手的强大。

最后一个“”字和一个“”字,更能体现出人生在世,当立不世之功的豪情!

最后一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姬是美女的意思。

这也是两个典故: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说的是:

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秦穆公时,女儿弄玉吹的一手好箫,穆公为其建造凤凰台。最终引来了仙人箫史,两人结成伴侣,最终成龙跨凤,飞升天际。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说的是: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刘邦刚起事时,一天酒醉夜行,先行者报告说有长蛇拦路,刘邦上前杀死长蛇,路遂通。

把弄玉和刘邦的故事放在一起,我认为是为了说明当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就有成仙成王的可能!

以上这几句是合掌对,合掌对就是上下句是同样的意思

“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两句对仗工整,三对四众对群,都是典型的数字虚数的对仗。

最后两句“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我更多的认为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为了对仗的工整。

斩蛇对跨凤,都是动词加动物,其中蛇又有龙的意思,龙凤相对,也是妥当。

当道对登台,一个是横着拦路,一个是竖着登台,不但词语对仗工整,立体的既视感冲击力更强

英雄的天子对潇洒的仙姬,将两人的特性写得明明白白。

仙子飞天,潇洒吹箫;英雄斩蛇,天子起事。这就是一个刚劲柔美的


《笠翁对韵》第七讲到此结束,如果您也喜欢传统文化,不如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平三江一
给陪读家长的《笠翁对韵》逐句详解(三江第一段)
笠翁对韵讲读(六)上卷 三江
《笠翁对韵(上)三 江》注释版
不可错过!专家讲解《声律启蒙》(二)!
[笠翁对韵]卷一丨三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