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54《夜雪》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如何记忆?

诗名:夜雪

杜甫写《春夜喜雨》,成为写春雨的千古名篇。白居易写夜晚大雪,写得别开生面。

作者:白居易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第二年一个寒冷的深夜,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诗词:

第一句:已讶衾枕冷

已然惊讶枕被冰冷。

讶:惊讶。刚开始下雪时,诗人浑然不觉。突然之间感到被子和枕头都变得冰冷,说明下雪多时,寒气袭来。

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岑参说,狐裘不暖锦衾薄;李煜说,“罗衾不耐五更寒”。

第二句:复见窗户明。

又看见窗户明亮起来。

为什么窗外会一片通明?因为雪大雪深,铺满地面,反射出月光。比如晋朝人孙康,勤勉好学,但家贫无油,经常在冬天映雪读书。

第三句:夜深知雪重。

夜深了,我知道雪很重。

《夜雪》,词句点题。

古人常描写雪白、雪大、雪寒,雪怎么会重呢?

第四句:时闻折竹声。

不时听到折断的竹子声。

孟浩然写“夜来风雨声”,杜甫写“随风潜入夜”,都是以声写景。

此诗最精妙的地方在于,虽然写的是夜晚大雪,却没有一处是直接描写,都是侧面描写。

先写衾枕冷,描写雪寒,写触感;再写窗户明,描写雪亮,写视觉;再写折竹声,描写雪重,写听觉。这么短短的一首小诗,却有这么多丰富的感受。一场夜雪,生动传神,语言平实,韵味悠长。

“声”字飞花令很多,你可以试着对上几句——

”字飞花令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雪》,白居易的一首经典小诗,出人意表,细微传神,流芳千古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夜雪·白居易
白居易的这首咏雪诗,一开篇便是不俗,描写的绘声绘色!
诗人白居易逢《夜雪》,感怀苦吟而长叹: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为何白居易的《夜雪》被誉为千古名作?夜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