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填补人才与企业空隙

  “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这两个词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被一再提及,但现实情况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空隙”,最明显的表现为学生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二次培养”时间。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如何有效“连接”?
  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的定向培养
  市场营销(邮政方面)专业2007级毕业生小石进入工作岗位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从营销到发行,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路成长。
  小石回忆:“在入学前的面试环节,除了考察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等能力外,还对英语口语成绩有所要求。只有通过面试的学生才有报考这个专业的资格。”
  由于是定向培养,小石在校期间就多次进入邮局实习。“我以前也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从学校到企业再回到学校,这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所欠缺的内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小石坦言,专业报考是父母的选择,但通过实习,她逐渐清晰职业发展的方向。
  无独有偶。2014级数控设备(奔驰方向)专业大一学生小王同样是听从了父母的报考建议,但他认为,动手操作的课程和工作非常适合自己。“在校第一年,我们的学习主要针对基础或通识类课程,之后要求在校期间考取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小王希望自己最终能走进奔驰公司,负责流水线上的维修与维护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像小石和小王一样听从父母建议报考志愿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专业和未来就业形势不了解,或者缺少明确的兴趣偏好。
  小王告诉记者:“当时我感觉自己对于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实了解不多,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和父母一起在各类招生简章中做‘减法’,即先排除一些特别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专业。”
  小石认为,选择定向班的原因就是看重其就业目标和培养方向非常明确,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学校:“校中厂”与“厂中校”
  据记者了解,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有近四成的专业为定向培养专业,而由于定位明确以及企业品牌受到家长认可,招生及就业情况一直很好。除定向培养模式外,院校也通过将生产车间搬进校园和把学校课堂搬进企业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校企融合。
  走进该校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如同进入了真正的工厂——大型机器不断发出轰鸣声;生产管理板上罗列着“员工绩效统计表”、“实训结束后的收尾流程”等具体工作信息;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学生正在流水线上进行医疗设备零件的生产和加工。
  据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顾春光介绍:“以前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都需要二次培训,需要适应过程,我们通过将生产线直接搬到学校的方式来缩短其适应时间。在这个实训车间,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学校老师一同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环境中。这个环节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产品生产,因此对学生操作精度、产品质量把控、任务完成量等都有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不再是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检验、材料员和后勤保障等不同岗位进行实践,进而熟悉产品生产流程。”
  此外,学校也将课堂搬进了企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么居标举例说,学校与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亦庄生物医药园内共同建设生物医药中试技术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校企双方共同进行教师培养、课题研发和教学实训。学生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为园区企业提供细胞培养中试、分离纯化、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么居标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这与劳动力市场变化有关,企业希望招到更符合其需求且稳定的人才;另一方面大企业非常看重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据介绍,以往校企合作确实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一些企业也可能因为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脱离企业需求等原因缩减对毕业生的招收数量。
  “企业是否实质性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是看其是否愿意参与学生入学面试、师资培训和课程研发等关键环节。”么居标认为,目前职业学校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包括培养出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增强家长乃至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
  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思路,么居标告诉记者:“根据北京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调整学校专业设置;随着科技创新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伴随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根据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在招生就业、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企业:“素养、技能、知识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互联网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企业的生存环境、组织管理模式和产品生产等诸多方面。因此,企业需要有互联网思维的人才,也更加看重那些具有创新思维、创业技能和创造价值的人才。”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前进认为,这样的人才一方面能够应对外界纷繁复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出新思路、发展出新业务。
  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当然不只是专业技能,也包含职业素养。
  周前进说:“就企业的共性需求而言,学生的沟通合作、综合应用知识等职业素养在实际的工作中至关重要。事实上,能够提出好问题是员工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但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很多学生进入企业之后这方面的能力确实有所欠缺。”
  多年来,企业也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据介绍,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院校共建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把企业搬进校园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企业和社会。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个专业,以及怎么学这个专业,让他们真正认同和理解自己所学内容和未来就业方向。同时,通过任务导向和岗位角色带入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职业技能,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周前进认为,“眼界决定产教融合的宽度,理念决定产教融合的深度,而脚步决定产教融合的速度。”(北京参考记者 凌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德人才培养计划》常见问答
深化产教融合,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与山东海化集团共育化工人才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
现代职校抢占职教制高点——把学生当作“企业人”培养
【看点】职校高就业率现象透视:技能在身何愁就业
面向市场办学主动适应新业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