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性的话题-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

全球性的话题-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

上海财经大学 教授 博导  孙元欣

[主要观点]

    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将为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不断提供着新的机遇和空间。在流通企业着力于经营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传播机制,各产业之间的支撑和互动机制,人才流动和评价机制等。这些应该说,都是需要引起我们很好思考的,也都是需要国内本土企业和政府来共同营造的。

    不久前,我刚从美国回沪,在美国当访问学者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主要对美国流通业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有许多心得,借今天这个论坛,我主要介绍美国流通业发展的一些内涵,以图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现代流通业与流通企业经营创新

    研究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美国流通业的同行们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美国有一个著名女装品牌(Lane Bryant),该品牌经营商发现,美国时装潮流对零售业起着误导作用,舆论要求女性“减肥、减肥、再减肥”。事实上,美国女性身材一般较为丰腴,仅有2%女性的身材与时装模特儿相似,“骨质感”的时装导向,使得超过80%的美国女性具有失落感。该品牌经营商认为,排斥大多数消费者的流行服装定位是有问题的。于是,该公司加大商品和服务研发力度,专门设计生产尺寸较大的女性品牌时装,色彩鲜丽,形态飘逸,具有时代感,同时聘请身材较胖的模特儿展示,并通过专门设置的品牌专业店销售。尽管品牌商品的总体市场份额,在欧美市场上每年呈4%的下降趋势,该品牌女装拓展了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大家知道,现代流通业与传统流通业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流通业只是制造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渠道和“二传手”,而现代流通业能够凭借销售网络和流通渠道设施,以及接近市场和消费者的优势,从而整合从原材料供应、制造、批发、零售直至回收的整个价值增值链和业务流程。因而,现代流通业能够成为经济结构中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代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经营创新。由于流通业自身产业的特点,该产业的研发和经营创新,主要表现在商品与服务形式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流通模式创新等方面。

    二、美国流通企与NRF全美零售联盟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的超级经济大国。2003年美国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11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日本排名第二,GDP为4.3万亿美元,仅为美国的39%。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费市场。2004年美国零售业(含餐饮)实现零售额3.9万亿美元。

    美国最大流通行业协会是NRF全美零售联盟 (The National Retailing Federation)。该协会代表了美国零售业达140万家流通和零售企业,2003年销售额达3万亿美元,职工总数达2000万人,约占美国从业人员总数的20%。作为美国流通业行业协会的伞型包容组织,NRF还代表了全球及美国的100多个零售行业协会。例如,美国零售联盟基金;ARTS零售技术标准协会;STORES商店杂志;IRF国际零售联盟;RAMA零售广告和营销协会;NCCR美国连锁餐馆协会,以及SHOP.ORG网上零售协会。协助我研究的ACRA美国高校零售协会,也是其中之一。

    每年一月,NRF美国零售联盟均组织年会,研讨零售业的新问题和新发展,同步举办展览,促进先进零售技术的传播和交易。同期提供各类研究报告,如全球250强零售企业、全球100强专业店、全球50强发展最快零售企业,“零售产业指数”、“专业店年度调查报告”、“假日消费调查报告”、“零售客户关系管理调查报告”、“零售执行官观点调查”等。

    从总体来看,在美国这样的高端市场上展开竞争并不轻松。美国流通企业丝毫不敢松懈,未雨绸缪,长期筹划,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推进经营创新。

    三、美国流通企业经营创新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美国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基于消费者趋势的差异化经营

    美国零售经营创新,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从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直至目前的基于消费者趋势(Consumer Trends)。

    传统零售格言是:选址、选址、再选址。而现代零售格言则是,差异化、差异化和再差异化。差异化和特色经营是零售发展的永恒主题。如何实现差异化和错位经营,美国同行有一句名言,不是去寻找不同的事物,而是用新的方式去观察事物(Don’t look for different things, Look at things differently),即采用新思维和新视角,观察身边事务,寻找经营创新点。

    目前,美国零售经营创新和差异化,具体朝7个方向发展:不同年龄段(特别是青年和儿童);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居住社区;不同消费人群(如亚裔、西班牙裔、白人、黑人等);不同时间节奏的人群;不同的零售服务组合;多流通渠道组合等。通过市场细分,发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努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美国有一家店名为昂力的鞋店(Only Shoes)。该经营商经过调查发现,许多高收入的美国职业女性,生育年龄往往在30岁以后,她们非常注重孩子用品的品质。就鞋类产品而言,由于存在不同制造商和不同生产流水线,同样尺码商品,仍然存在尺寸差异。于是该店采取措施,对所有进店的鞋类产品,采用电脑扫描仪器,重新进行尺寸扫描,获取精确数据。在销售过程中,采用科技手段,对消费者特别是儿童的脚进行扫描测量,从而提供适宜和舒适的鞋类商品。这一服务创新,不仅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该店获取的消费者扫描数据,也能对制造商开发新产品提供指导,并且建立了儿童成长的个性化数据库。

    2.导入和应用高科技,形成新的流通业务流程

    美国流通企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最大买家之一。据美国IBM公司统计,2001年美国流通企业平均科技投资金额占销售收入的1.8%,到2004年该项投资上升到2.1%。美国流通业的科技投资,主要用于改善财务信息系统、快速库存补货系统、重要客户信息库、商品扫描和货币结算设备等。通过改善流通技术和设施条件,有效提升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能在最短时间,把握消费流行,推出新的商品和服务。

    无线和移动式商品识别,是流通业科技应用的最新发展方向。在该技术支持下,将形成智能化商店、智能化仓库、智能化配送中心,由此将大大加快商品到消费者的流通速度和准确性。根据主流观点,作为条形码的升级换代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2003-2004年为技术导入阶段,2005-2007年为试验起步阶段,2008年以后将进入主流应用阶段。RFID技术的全面应用,将引起流通业的一场新革命。

    美国沃尔玛公司和IBM公司,正在探索应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2004年末,该公司已经接受了57家供应商,7,161个托盘和210,390货箱的附有电子标签的商品,通过读取器和无线识别,得到150万条记录,“智能配送中心”试点进展顺利。2005年10月,该公司有600家商店和12个配送中心,全面应用RFID技术。

    国际大型零售商麦德龙公司,也在筹建“智能商店(Smart Store)”。以“智能试衣室”为例,当顾客携带附有电子标签的服装进入“试衣室”,读取器自动读入新服装参数和顾客体征参数,显示屏随即显示动态穿衣效果,以及与该消费者的适配程度等,为购物提供决策依据,当顾客决定选购后,随即自动结算。

    美国的计算机、通讯、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不断提供新技术和新设备,为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例如,顾客自动计数器,若将该仪器安置商店大门上方,可以自动对进出商店的顾客人数和时间进行记录。再如,硬币自动清点器,将一盒硬币或一捆纸币放在该仪器上,基于重量和磁性,该仪器将自动给出累计价值。

    3.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创新

    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然而,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美国出现了新一代网络增强型消费群体,掌握信息量大,拥有市场机会多。互联网成为商品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之一,多渠道商品信息搜寻和选购,已经成为美国消费者的新购物习惯。

据统计,美国网民们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超过9小时,有3,700万个家庭(约占美国家庭总数35%)在网上购物,这些家庭大都属于中产阶层,平均年收入为65,200美元/年。据分析,美国Sears百货公司近五分之一的消费者,首先在网上进行商品搜寻和比较,然后到百货商店购物。2004年,美国网上购物实现销售额为1,4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

    在此背景下,美国零售商们纷纷设置种类繁多的公司网站,有商品信息宣传型、企业形象展示型、网上拍卖、网上购物、网上市场等。网上购物与实体商店相结合,已经成为新的经营模式,有87%的零售商承诺,消费者网上购物,若存在商品质量问题,可以到该商店各门店退货。网上拍卖已经成为新的亮点,2003年美国eBay网销售商品的价值达到240亿美元,该数值接近于全球零售250强企业最后十位企业的销售额之和。网上购物的广泛应用,甚至还造成了国际商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例如,美国处方药品的零售额下降了,其原因是美国消费者转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网上药店购买处方药品。

    美国零售商广泛采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策略,努力提高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满意度和购物体验。例如,向消费者赠送购物积分,通过电子信件向目标消费者提供定向广告和赠送商品打折优惠卡,不断改善网上商品的排列和搜寻方式,通过客户注册保留购物档案,提供网上购物信用等。

    4.全球视野和流通企业跨国经营

    在过去十五年中,流通业国际化成为主流趋势之一,国际流通企业跨国经营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自1986年到2003年,全球零售100强企业的平均跨国经营国家数从2.8个,增加到10.1个,平均拥有外国业务国家数从4.7个,增加到14个。全球零售100强企业跨国经营分布状况,参见图1。

    在这一点上,若与欧洲零售商相比(如法国、德国等),美国零售商在国际化方面较为滞后。近年来,美国零售商正在迎头赶上。1999年美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零售商开展跨国经营,到2004年该比例已经达到56%。目前,美国零售商特别关注国际新兴零售市场的发展机遇。目前,全球有四大引人注目的新兴零售市场,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规模增速很快。200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万亿元人民币,约8300亿美元,若按国际上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约3.3万亿美元。目前国内市场规模已经接近美国国内市场规模。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分工更加明确,美国经济的重点是高科技产业。美国零售商必须学习到世界各地采购各类消费品,建立全球采购网络。

推进流通业国际化的潜在效益是多方面的。一是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分享新兴市场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成果。二是学习和获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营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培育全球商品采购网络和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四是为本国企业形成国际商品供应链建立前端商品信息网。事实上,美国流通企业的经营利润,很大部分来源于国际采购、国际运输和配送。

    除上述差异化经营、应用高科技、互联网新经营模式和跨国经营等四个方面之外,美国流通业十分关注的问题还有,流通企业如何培育商业品牌、企业收购兼并、运输和配送管理、商品供应链管理、百货店的未来发展、商店橱窗布置、增强社会责任和危机管理等。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逐渐推出了“重建社会公共信用”和“规范公司财务披露准则”等经营规范,同时逐步推出反恐怖、禁止种族性别歧视、安全经营和健康消费购物等政策措施。与此同时,美国市民和社会团体对流通业的呼吁和约束也日趋增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食品种类、食品来源、食品加工方式和流通渠道日益多样化,造成了食品安全种种问题。社会公众要求零售商保证商品流通安全,特别是食品流通的安全。当代社会要求流通企业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换言之,商贸业将面对更多的制约、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此,美国流通业正在探索更加系统化的措施,加强与政府政策和公众呼声的互动,加强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美国许多大型流通企业设“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高层管理岗位,专职从事风险管理工作。

    四、美国流通业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将为流通企业的经营创新,不断提供着新的机遇和空间。在流通企业着力于经营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传播机制,各产业之间的支撑和互动机制,人才流动和评价机制等。这些应该说,都是需要引起我们很好思考的,也都是需要国内本土企业和政府来共同营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零售如何为零售企业创造价值?
【《全球零售力量》年度报告:探析行业创新趋势】
2016年美国实体零售企业现状分析:黑色星期五客流一年不如一年|零售企业
沃尔玛——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对批发业的影响与对策
【商务部首发:一份报告读懂新零售!(附下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