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之上古鸟类
《诗经》之上古鸟类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 阳货第十七》
 
《诗经》识于鸟名如下:
 
1.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 关雎》
 
《毛传》曰:“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朱熹《诗集传》:“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似凫鹥,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耦常并游而不相狎。”陆玑《疏》:“雎鸠,大小如鸱,深目,目上骨露,幽洲人谓之鹫。”邵晋涵《尔雅》以为鱼鹰,又名鹗,《本草纲目》卷49云:“鹗,雕类也……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鱼鹰。”
 
 

2.黄鸟、仓庚: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周南 葛覃》
 
“晛晼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邶风 凯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秦风 黄鸟》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祈父之什 黄鸟》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都人士之什 绵蛮》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 七月》
 
“仓庚于飞,濯濯其羽。”——《豳风 东山》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鹿鸣之什 出车》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黄莺,一说黄雀。”黄鸟仓庚即黄莺黄鹂。
 
 

3.鹊: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召南 鹊巢》
 
“鹊之疆疆。”——《鹑之奔奔》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陈风 防有鹊巢》
 
 

4.鸠
 
见上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卫风 氓》
 
“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小宛》
 
朱熹《诗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一说斑鸠,指短尾鸠。”
 
 

5.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曹风 鸤鸠》
 
一说戴胜,另一说布谷鸟,二者皆为古之报节气之鸟。
 
 

6.鵻: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鹿鸣之什 四牡》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白华之什 南有嘉鱼》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鸠为“斑鸠,布谷鸟”,释鵻为“斑鸠”。鵻疑为斑鸠、鹌鹑或鹁鸪。
 
 

7.雀: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
 
谁为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室家不足!”——《召南 行露》
 
多为麻雀
 
 

8.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邶风 燕燕》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 玄鸟》
 
 

9.雉、鷮: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邶风 雄雉》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邶风 匏有苦叶》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王风 兔爰》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小弁》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桑扈之什 车舝》
 
野鸡也。
 
 

10.鸡:
 
“鸡栖于埘。
 
鸡栖于桀。”——《王风 君子于役》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郑国 女曰鸡鸣》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 风雨》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齐风 鸡鸣》
 
(“出此三物(犬、豕、鸡),以诅尔斯。”——《何人斯》)
 
 

11.雁、鸿: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邶风 匏有苦叶》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郑风 女曰鸡鸣》
 
“鸿飞遵渚。
 
鸿飞遵陆。”——《豳风 九罭》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鸿雁于飞,哀鸣謷謷。”——《彤弓之什 鸿雁》
 
大型雁鸭科鸟。
 
 

12.乌、鸒: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邶风 北风》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祈父之什 正月》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小弁》
 
 

13.鹑(一):
 
“鹑之奔奔,鹊之疆疆。”——《鹑之奔奔》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魏风 伐檀》
 
鹌鹑也。
 
 

14.鹑(二):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四月》
 
雕也。
 
 

15.鸢: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四月》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文王之什 旱麓》
 
鸢属鸟纲、隼形目、鹰科。又名“老鹰”、“老鸢”、“黑耳鸢”、“鹞鹰”。
 
 

16.鹰:
 
“驷马原彭彭,
 
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文王之什 大明》
 
鸢、鹰多用来描写同一种鸟。
 
 

17.隼: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彤弓之什 采芑》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彤弓之什 沔水》
 
隼是小型猛禽,一般比鸽子稍大一些,翅狭而尖,尾长,飞行敏捷,以小型动物及昆虫等为主食。我国常见种类有游隼,燕隼及红隼等。
 
 

18.凫: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郑风 女曰鸡鸣》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凫鹥在潀﹙音丛﹚,公尸来燕来宗。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生民之什 凫鹥》
 
 

19.鹥:
 
见上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凫,野鸭。鹥,鸥鸟。”
 
 

20.鸨: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唐风 鸨羽》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
 
 

21.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秦风 晨风》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鸟名,似鹞。”实为鹯也,鹞类猛禽。
 
 

22.鹭: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无冬无夏,值其鹭翳。”——《陈风 宛丘》
 
“振鹭于飞,于彼西雝。”——《周颂臣工之什 振鹭》
 
“振振鹭,鹭于下。
 
振振鹭,鹭于飞。”——《鲁颂 有駜》
 
鹭鸶也。
 
 

23.鸱鸮、鸮、枭: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豳风 鸱鸮》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荡之什 瞻仰》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鲁颂 泮水》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陈风 墓门》
 
猫头鹰也。
 
 

24.鹈: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曹风 侯人》
 
鹈鹕,水鸟也,喜群居,捕食鱼类。
 
 

25.鵙: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豳风 七月》
 
伯劳也,其体虽小,但习性类似于猛禽,除捕捉昆虫外,还能捕捉小鸟或陆地上的小动物。
 
 

26.鹳: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豳风 东山》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鸟名,似鹤。”
 
 

27.脊令: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鹿鸣之什 常棣》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小宛》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鹡翎,鸟名。头黑额白,背黑腹白,尾长。是水鸟。今在平原,失其常处,比兄弟有急难。”
 
 

28.鹤: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彤弓之什 鹤鸣》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都人士之什 白华》
 
 

29.鹙:
 
见上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水鸟名,似鹤,头颈上无毛。”
 
 

30.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桑扈之什 鸳鸯》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都人士之什 白华》
 
 

31.桑扈: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小宛》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桑扈之什 桑扈》
 
周振甫《诗经译注》释为“鸟名,一名青雀,相传食肉。今无肉可食,惟啄粟而已。”
 
 

32.凤凰:
 
“凤凰于飞……
 
凤凰于飞……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生民之什 卷阿》
 
 

33.桃虫: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予蓼。”——《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小毖》
 
鹪鹩也。
 
 

注:1.《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同时它也是后人了解上古社会,诸如人文自然的一面重要的镜子。本文即是从《诗经》对上古鸟类的记载为切入点,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风貌,仅作整理总结之用,不作论文形式,所以删略所有的叙述评论性话语。
 
2.《诗经》篇目含鸟名者21篇,记载鸟类种类最多的篇目有《郑风 女曰鸡鸣》、《小宛》、《都人士之什 白华》,各三种。许多诗歌涉及到鸟而无具体,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鹿鸣之什 伐木》),农业社会可见一斑,从中也可以看出上古人类对鸟的分类比较宽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自然的认识。同时后人对于其分类和解释仍比较匮乏,含糊,多疑。这里主要参照周振甫《诗经译注》。
 
3.《诗》中多以雎鸠(雌雄和鸣以喻夫妻和谐相处)、燕子(燕子雌雄颉颃,飞则相随,成为爱情象征)、鸳鸯来比喻爱情,以鸠占鹊巢形容弃妇命运等,反映其以鸟喻人喻情等比兴手法。
 
4.主要目的是以其他角度对《诗经》进行通读检索认识和解构,作小学、文化解读。
 
5.推荐参考文献:朱熹《诗集注(传)》;
 
《尔雅》,书中有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篇,专门解释动植物的名称;
 
《考工记》,分动物为大兽和小虫,而大兽又分为脂、膏、臝、羽、鳞,实为羽、毛、鳞、介、臝。
 
《本草纲目》,记录现代鸟名由来;
 
郑作新教授,《中国鸟类指南》;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高明乾,文学院副教授、古典诗词专家佟玉华等,2002年出版《诗经植物释诂》(三秦出版社),2005年出版《诗经动物释诂》(中华书局);
 
(钱发平,《诗经的历史》,重庆出版社,2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经》鸟类图解
续诗传鸟名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卷四十九
鸟作为原始先民的图腾,在《诗经》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尔雅注疏 卷十·释鸟第十七
智永《真草千字文》译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