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沙居:学术超男受热捧

历史地理

白沙居:学术超男受热捧

每次去逛北京路,都会路过一条名叫白沙居的小巷子,巷口的匾额字迹娟秀,门洞古色古香,总是让人心生好感。前两天闲着没事翻古书,才发现这条巷子的来历还真不浅,它原来是明朝岭南大儒陈献章(1428~1500)停留广州时的临时居所,因为他长期隐居于江门新会白沙乡,人称白沙先生,所以这条他只居住了短短半年的小巷子才有了“白沙居”这个名字。

在当时的岭南学术圈,极少有人像陈白沙那样受到公众的极度热捧。1482年,他经两广总督朱英和广东左布政使彭韶联名举荐,中断持续了十多年的隐居生活,赴京出仕,中途在广州停留,车子刚进城门,全城男女老幼倾巢出动,争着去看白沙先生长什么样,有些会画画的人,还专门带上纸和笔,占据有利地形,在纸上留下白沙先生的真容,回家后挂在墙上。据说还有富人一掷千金,买下园子,要送给陈白沙,被拒绝后仍惺惺不已。这样的待遇,拿到今天来看,不仅一些活跃在公众视野的学术超男、超女压根不敢想,就算是周杰伦这样的天皇巨星也没法与之相比,就算再狂热的歌迷,也没听说有愿意掏出真金白银给偶像买房子的。

说实话,今天活跃于各大媒体上的学术超男、超女有不少是借炒作出名,学术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陈白沙能够成就大名,却全凭“干货”。他20岁时即考中举人,此后虽然三次参加会试不第,但却以出众的诗才震住了京城的大批精英,在最高学府国子监作下的一首《和杨龟山不再得诗》引得校长大人(国子监祭酒)大呼“真儒复出”,有了国子监“校长”的倾力举荐,陈白沙很快便名满京城,更有当朝大员听了他在儒学上的深刻见解后,就开始毕恭毕敬对他执弟子礼,虚心向他求教。一个无职无衔的“体制外学者”,要是肚子里没点干货,决不可能在精英圈得到这样的礼遇。

不过,陈白沙真是与官场无缘,42岁时他参加会试再次落榜,也有学者考证说他是遭遇了嫉妒者的暗算,之后痛定思痛,决意摆脱陈腐不堪的八股之学,直接回归儒学源头,求取真知。此后,他远离科场,在江门老家潜心研习哲理十数年。由于陈白沙此时已名满天下,前来求教者络绎不绝,小小的白沙村居然有了孔子当年训导七十二弟子的气象。

55岁那一年,经两广总督朱英和广东左布政使彭韶再三劝说和联名举荐,陈白沙再次北上京城,出仕为官。他毕竟是一个信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者,而不是“宁生而曳尾涂中”的隐者。他正是在北上途中短暂停留于广州的,并受到了公众的狂热追捧。不过,陈白沙到了京城没几个月,就耐不住官场文化的窒息,也知道就算当了官,也实现不了“为民请命”的政治理想,于是向明宪宗上了道折子,请求回家奉养老母,之后领了份翰林院检讨的虚职,返回江门老家。这次离开北京后,陈白沙再也没有回去过,他在江门潜心研学,广收弟子,开创的“岭南学派”渐渐在全国学术圈占有重要一席,自己也终成岭南第一大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白沙 简介
《戒色歌》《戒戏歌》《戒懒文》
江门衣钵之争与白沙心学的两个面目
陈献章: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上)韦力撰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赵露思这句话,让这部剧变得与众不同
《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卓文远第几集黑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