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低价游卷土重来?如何破解强制购物的“熟悉配方”

  作者:王钟的

  6天5晚的云南游,两个人仅收1580元(不包含机票),这样的价格让你心动吗?然而,当消费者抵达云南后,旅游过程中不仅需要缴纳额外费用,还遭到强制购物。导游强调知道游客们的身份证和家庭住址,对游客施加各种精神压力,以致其中有人“被忽悠买了13万元的翡翠”。

  8月6日,云南省文旅厅通报确认,游客曝光视频中的导游涉嫌变相强迫游客购物,涉事旅行社存在将游客委托给其他旅行社接待、安排团队到指定购物场所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已责成有关州市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涉事旅行社及涉事导游依法依规快速查处。

  了解低价游套路的人们,不难感受到此事“熟悉的配方”——先以明显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报团,等游客到达目的地实际参团以后,就违背此前信誓旦旦的服务承诺,通过强制购物、加项消费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润,而旅行社多重代理委托、销售方和服务方不一致等操作,又让消费者的维权充满重重障碍,本来打算好好度假的心情自然烟消云散。

  因为这番低价团宰客流程太过寻常,所以很多人已经学会了敬而远之。根据报道中游客小敏的叙述,此次她们也是因为以为疫情刚过,旅行社搞促销,才相信了低价的可能性。不管怎样,指责落入低价团陷阱的游客“贪小便宜”,是不公允的。无论是什么产品和服务,明码标价是交易的常识与基本准则,强迫游客购物的低价团,明显违背了市场经济对公平和透明的要求。

  当消费者遭遇不法商家的套路时,舆论最应该一致声讨不法商家,主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利,而不是以某种优越感嘲笑落入陷阱的人。只有当维护正义的力量形成常态高压,才能让违法违规的低价团逐步销声匿迹。否则,总会有不法商家心存侥幸,也总会有无辜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在国内旅游市场中,之所以团队游依然占据主流,是因为团队游行程紧密、免去了旅行者出行的各种准备。对于难得休假出行的游客来说,选择团队游无疑是省心又舒心的方式。但是,团队游食、宿、行“全包”的方式,也对经营者服务水平和合规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在云南这样的旅游大省,团队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地旅游发展的形象,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在损害着云南旅游事业的声誉、影响着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实际上,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治理强制购物的低价团,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在此次回应中,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执法监督局也表态将竭诚做好服务,维护好游客的合法权益,热忱欢迎新闻媒体和广大游客对云南旅游服务进行监督。也只有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对强制购物等违规现象曝光一起就查处一起,云南旅游才能始终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当然,从个体作出消费选择的角度来说,“学会避坑”同样是抵制此类低价团的合理态度。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团队游尽管在食宿、交通方面有更大的议价能力,相比个人出游成本控制能力更强,但销售、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有营利动机。整体来说,在同等体验度上,团队游未必能省下多少钱。在成熟的旅游市场里,团队游往往代表着高品质的服务、高端的旅游体验,相对应的也是较高的价格,而不是遍地都是的“量贩式”低价团。

  总而言之,整治不规范低价团,清理强制购物等旅游乱象,依赖监管部门打击不法商家的决心,也依赖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曝光,还需要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适时转换观念、实现消费观念的升级。只有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实现行业优胜劣汰,旅游市场才能更完善,各项服务才能做得更好。(王钟的)

[ 责编:王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导游威胁:“不花钱就上征信!”文旅部:记得打这个电话→
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上海首例以“上海一日游”为名的集团化诈骗案
告诉游客:为什么几百块的低价游体验差?
出境游热门地为何成“低价游”重灾区
中国人“跟团游”,这三个“坑”最大,千万别跳!
为什么很多旅行社推出价格超低的“低价游”?不会赔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