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

道家传统开始于老子,黄老学和庄子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其思想内涵。先秦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列子、杨朱、庄子等,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黄帝四经》,《管子》中的《心术《心术》《白心》《内业》4篇,《鹖冠子》以及《吕氏春秋》内的部分篇章。 

“道家”一名,始见于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亦称之为“道德家”,认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以为道家“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道家思想具有深刻的反思性,从整体上对传统的礼乐秩序采取否定态度。老子以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根据,并特别强调无的意义,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具有无形无名的特征,无为而无不为,表现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道的无为给万物之自然留下了空间,此即“道法自然”。老子主张,人间的君主应以“道”为榜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通过权力的自我节制,百姓得以自生自化,这与强调仁义和礼乐教化的儒家形成鲜明的对照。老子崇尚无名,以为“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主张身重于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沿着老子的方向,黄老学更关注人间秩序的构建,在无形无名之上,以天道和人道的会通为中心,发展出一个形名的世界。与此不同,庄子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处境,在政治秩序之外开辟一个生命的自由世界。庄子强调虚无和变化,人应以无心顺应变化的世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其理想人格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经由心斋和坐忘的工夫,通过齐物进至无何有之乡,以摆脱外物和自身的限制,实现生命的逍遥。 

道家在战国时期即有很大的影响,与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相互论辩,是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孟子批评杨朱,荀子对老子、庄子等都有评论,田骈、慎到、申不害等学黄老道德之术,韩非本于黄老而主形名。汉代初期,汉文帝、景帝推崇黄老,“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造就“文景之治”的局面。《老子》被尊为经典,出现了不同的经说。汉初的《淮南子》一书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此后还有严遵的《老子指归》等。魏晋时期,以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为代表,道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玄学也被称为新道家。道家还对道教和佛教思想的开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道教用老庄哲学论证道教的神仙理论。佛教在传入中国初期,经常用道家思想和概念解释印度佛经,形成两晋时期的般若学。庄子哲学对于禅宗思想的中国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哲学的很多重要概念和范畴,如道、德、有、无、理、气、无极、无为、有为、自然、齐物等,均出自道家,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道家与儒家、佛教一起,对中华文明的格局和中华民族的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的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道家学说
道家 道教 道学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林语堂解读儒家道家经典: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