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城镇化

绿色城镇化以城镇化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关注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速度相互协调,其核心是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同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粗放的发展方式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资源能源约束的趋紧、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和人居生活质量的下降,这些问题的本质均体现为城镇化质量落后于城镇化速度。绿色城镇化与这种粗放的、黑色的城镇化概念相对,在强调外延扩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内涵的提升,旨在通过绿色的发展方式,减轻乃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和影响,使得环境要素不再是城镇化发展的制约条件,而是9成为支撑、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起源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前是绿色城镇化的萌芽期,该时期开始注重城市与环境的关系。20世纪20~80年代是绿色城镇化概念的形成发展期,此时期引入了生态学思想,形成城市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绿色城镇化的成熟壮大期,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基本稳定,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生产、生活、交通、文化等多个方面。

中国的绿色城镇化实践属于“自下而上”的探索模式,仍处于推进试点示范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1996~2000)以来,绿色城镇化逐步受到重视,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省(市、县、乡镇)等试点建设。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推进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绿色城镇化的战略地位。

主要特征

城镇规划尊重自然,科学合理

体现在宏观布局科学,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建设顺应山水脉络等自然格局,自然景观保存良好,特色风貌得到保护,城镇功能区设置、布局合理,空间管制良好,人口密度合理,城镇规模与生产力发展要求、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生态环境健康安全

体现在自然生态格局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整,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质量良好,各类环境风险较低。

资源能源利用集约、高效

体现在所有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包括矿藏原材料、木材、水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重复利用和循环再生率高;能源利用效率高,并注重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合理,耕地得到切实保护。

生产方式绿色化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主要体现形式。包括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高,产业布局合理,能够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高;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处置率高,排放率低,温室气体排放率低。

生活方式绿色化,人居环境良好

体现在居民积极参与绿色城镇化进程,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能节水节电、绿色消费,同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产生率低;居民建筑绿色化,城镇配置有合理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完善,污水、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置;交通系统完善,交通便捷,绿色出行率高。

地方文化良好传承

体现在当地历史遗迹、建筑得到保护,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得以保留,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意义

绿色城镇化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另一方面注重发展与环境的和谐,不仅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扩展阅读

  • 郭永丰.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住建部详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广东:珠三角五年内建成绿色城市群 绿网(CZT Pilot Zone)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新举措
十三课 关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乡村振兴怎么做?这五个方面是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