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建设背景

2000年以来,环境保护部(今生态环境部)以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等为单元,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16年,全国有17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区)开展生态创建工作。2013年6月,中央批准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鼓励各地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中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鼓励各地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规划内容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市、县是国家生态省、市、县的“升级版”。为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1月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作为各地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参考文件。各地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国家确定的指标为基础,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以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主要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6个方面,提出建设方案。

发展趋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在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综合考虑各地现有生态文明改革实践基础、区域差异性和发展阶段等因素,首批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福建、贵州和江西三省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闽、贵、赣三省积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首批!“国字号”荣誉
【图解】贵州省“十四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规划
我州被纳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二十大后,四川规划出炉,城市格局大变
川渝合建!这个新区来了!
一文看懂上海未来十五年!专业规划师导读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