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隐私

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账号、通信记录和内容、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14岁以下(含)儿童的个人信息等。保护数据隐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匿名化、去标识化、加密、审计、差分隐私等。此外,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已经出台数据隐私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个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信息处理环节的相关行为,如中国于2018年5月1日实施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35273-2017)、欧盟于2018年5月25日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等。

泄露是指个人信息主体及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组织和机构丧失对个人信息的控制能力,造成个人信息扩散范围和用途的不可控。某些个人信息在泄露后,被以违背个人信息主体意愿的方式直接使用或与其他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可能对个人信息主体权益带来重大风险。例如,个人信息主体的身份证复印件被他人用于手机号卡实名登记、银行账户开户办卡等。  

非法提供是指在个人信息主体授权同意范围外扩散个人信息,并对个人信息主体权益带来重大风险。例如,银行非法提供用户的存款信息、医院非法提供病患的疾病史等。

滥用是指某些个人信息在被超出授权合理界限时使用(如变更处理目的、扩大处理范围等),并对个人信息主体权益带来重大风险。例如,在未取得个人信息主体授权时,将健康信息用于保险公司营销和确定个体保费高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数据共享到隐私悖论,如何加速数据确权?
建好“防火墙”,看紧“钱袋子”
唐树源|隐私计算技术赋能个人信息保护的风险及其规制
​信息科技负外部性隐私伦理风险的治理
金融行业的若干数据合规实务问题探讨(文末领取金融数据跨境监管报告)|iLaw
​人脸信息0.5元一份,你的信息有没有被出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