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

千年来中医学术能够延续不绝不断发展,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战国后期中医药文化随着汉文化传入云南地区。云南中医药教育及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师承和学校教育两种。

在学校教育兴盛前,云南中医药教育主要沿袭师承形式,近代代表性的有姚方奇、戴显臣、李继昌、吴佩衡、袁怀珍等。1963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云南省中医带徒弟试行办法》,确定了109名具有丰富经验和专科特长的著名中医,省卫生厅为其中22位老中医选派了40余名继承学徒,其余老中医的继承学徒由各地州自行选派。1990~2012年,已开展了4批全国和2批省级中医药师带徒工作,共培养继承人165名。2012年,启动了全国第5批和省级第3批中医药师带徒工作,76名继承人跟从38名指导老师学习。

云南中医专门的学校教育始于清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立云南医学堂,因戊戌变法学校停办。1948年吴佩衡自办云南省第一所中医药学校——云南省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1951年昆明举办昆明中医进修班。1953年发展为昆明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更名为云南省中医学校,校址迁至昆明市平政街41号,招收初中毕业生,开办四年制中医专班,同时又开办保育训练班和两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在校生总数达630人。学校还成立了由校内外学术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戴丽三、吴佩衡、姚贞白等16人组成的教研组,指导教学工作。1960年在云南省中医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云南中医学院。2009年学院整体迁驻呈贡新校区。

云南省还开展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学专业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等项目,为全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名中医
服用三七粉的7大禁忌,不可不知!
云南四大名医——吴佩衡
云岭名医八十高龄再收弟子 29名年轻中医师正式拜师
国医大师孙光荣云南省专家工作站揭牌,助力云南省中医药发展
促进中医药保健服务业态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