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铸币

在货币发展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起初是交替地、暂时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比如,在中国商代曾用南洋出产的咸水贝作为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贵金属逐渐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具有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磨损和变质、体积小、价值大等天然特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对消费和生产的直接有用性降低了,而它们由于稀少却能更好地代表纯粹以交换为基础的价值”[1]

当用贵金属条块直接充当货币时,每次交易都要查成色、称分量,有时还要按交易额的大小进行分割,这在日益频繁的交换过程中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开始使用铸币来代替贵金属条块。最初铸币是由私人铸造的。私人铸币一方面因个人信誉有限而不利于流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国家的财富管理,因而逐渐转变为国家统一铸造,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铸币的出现,解决了人们交换时查成色、称分量的麻烦,推动了交换的发展。

一旦贵金属货币走进流通过程,其名义含量与实际含量便开始逐渐分离。造成这种分离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自然磨损,或者是因为人为削刮,或者是因为国家和私人的伪造。作为这种分离的结果,铸币在实现商品价格时已不再是该商品的真正等价物,转化为它的法定金属含量的象征。这就存在着一种可能性,可以用其他不太贵重的金属材料甚至纸印的符号来代替执行铸币的职能。对此马克思指出:“正如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商品的交换过程结晶为金货币一样,金货币在流通中升华为它自身的象征,最初采取磨损的金铸币的形式,而后采取金属辅币的形式,最后采取无价值的记号、纸片、单纯的价值符号的形式。”[2]

一般认为,最早的铸币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的小亚细亚,但欧洲在世界铸币史上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周朝开始铜铸造货币,战国时期出现金币,宋代以后逐渐用白银代替黄金,清代开始铸造银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届复习 · 一天1个知识点】2.24 @ 4.一般等价物
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
高中政治知识点: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沙市第五中学2009高一新生夏令营政治学科讲座资料(二)
黄金知识知多少
在资本主义下纸币的产生和运动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