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象山针织产业集群

象山县针织产业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于80~90年代,转型于21世纪初,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艰难起步阶段(1979~1982年)。象山针织的发源地在爵溪村。20世纪70年代,爵溪人民将几台上海企业淘汰掉的旧机器运回爵溪用来生产腈纶衫裤,拉开了象山县针织工业的序幕。70年代末,象山第一家针织厂诞生,紧接着就有10多家企业转产从事针织服装生产。1982年,象山县针织企业已有20余家,其中位于爵溪的企业超过50%,针织产业集群特色初见端倪。

②快速发展阶段(1982~1997年)。1982年以后,社队企业开始受到重视,社员家庭厂、联产合资厂大量涌现。1982年,象山针织厂与外贸公司合作完成了第一笔生意,象山针织产业从此踏上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征途。象山县委县政府趁势提出发展乡镇工业要“集体个体一齐上,四个轮子一起转”,针织产业发展的步伐迅速加快。1996年,县委提出“居安思危、敢创新业”的口号,全县针织企业加快了由低档向中高档产品的转变,实现了象山针织产业的第二次大发展。1997年,全县出口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1家,自营出口权企业达到31家,三资企业达到128家。

③转型提升阶段(1998年以后)。20世纪90年代末,象山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做优做大针织产业的决定。1999年,象山县政府制定了《针织工业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争创中国针织出口第一县。2001年底,全县针织服装企业达到700余家,外贸出口产值占到全国针织服装业的6.6%。2001年以后,象山针织工业在立足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开始将目光瞄向东欧、西欧和南非市场。2007年,象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针织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以“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为特征的生产格局在象山初步形成,针织品的出口份额占全国行业总量的10%以上。

象山是中国国内针织品出口基地之一,集聚着大小针织服装生产企业800多家,其中95%以上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具有纺、织、染、印、绣、制衣及辅助材料等较完整的产业链,且90%以上以外贸出口为主,外贸依存度较高。2019年,象山县针织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多达126亿元,从业人数达到5万余人,其中规上针织企业182家,2019年度规上针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占象山县总产值的16.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在象揭牌
中国海装第十大基地——象山大型海上风电智能化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
绍兴县欲借“夏威夷风情”突破
贵州省金沙县:走开放转型之路 创工业发展之先
吕挺董事长在缙云县生态工业实干争先大会上的发言
我县物流、快递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