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块状经济

1992年,中国学者傅苗良在《试论块状经济的发展——对诸暨市发展块状经济的情况调查》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了“块状经济”。此后,从1995年开始,关于块状经济的文章常见于学术期刊,至2019年,标题中含有 “块状经济”的期刊论文有300多篇,内容也多与浙江密切相关(见中国浙江块状经济)。

国外有学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经济变量在空间维度上是不连续的,经济活动在地理或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现实的经济世界在空间视觉形态或观感上是块状的、不平的、满是“疙瘩”的,他们用“lumpy”一词(多译为“块状的”)来形容这种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城市和区域经济都是块状经济。

2000年挪威学者H.J.金德(Hans Jarle Kind)等在研究国家之间吸引国际流动资本的税收竞争时指出了“块状”世界的经济现实并在论文标题中明确体现。他们在论文中指出:以前的国家之间的税收竞争模式假定经济活动在整个空间上均匀分布,然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活动集中在“集群”中,贸易并不是无摩擦的。2003年瑞士学者R.鲍德温(Richard Baldwin)等也明确强调,从地理上看,经济是块状的,无论是将空间划分为国家、省份,还是城市、社区,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

新经济地理学文献及其他文献把空间经济的特征,或者说,经济的空间维度特征,总结为块状经济,同时也对块状经济的成因给出了解释,其中的核心是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经济集聚的内生力量,集中体现为美国经济学家P.R.克鲁格曼(Paul Robin Krugman,1953~ )在《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1991)一文中构建的核心-边缘模型所揭示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该模型引发的其他大量同类模型和相关研究,针对经济集聚的内生力量进行研究,从而全面、深入地拓展了块状经济的成因,鲍德温等的著作《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2003)对此的阶段性总结具有里程碑意义。当然,尽管新经济地理学强调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但它并不否认或排斥先天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和偶然因素对块状经济形成的影响。因此,对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first nature and second nature)关系的理解有助于认识块状经济的成因。

2010年,中国经济学家安虎森等总结提出:块状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特征,表现为经济变量在不同块状之间间断和突变,也就是区域分异或经济变量的不连续现象;块状经济的最大特征为经济现象的非连续和间断,人口、财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非均匀分布是普遍现象。国界和行政区划、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重要原因,但都不足以说明问题,生产要素集聚度的差异或经济活动密度和强度的空间差异更为重要。究其成因,涉及5个基本方面: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作用和知识溢出的局部性、地方政府的补偿作用和地方财政、生产要素的趋利特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进展
经济变量
学术前沿 | 京津冀存在“集聚阴影”吗——大城市的区域经济影响
学术成果丨从地理规律到地理空间人工智能
叶成城 | 地理禀赋与国家发展: 政治地理学的脉络、发展与新趋势
人文地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