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生输液反应怎么办?最全急救措施来了

本章节为大家带来的是基层医生如何规避输液风险,包括输液反应盘点、急救方法以及输液注意事项,看这一篇就够啦。

随着疫情持续平稳向好,在规范输液的大前提下,有些基层医疗机构逐渐开始恢复输液诊疗服务。

输液反应是患者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类型较多,且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因此,基层医生熟练掌握输液反应的各种类型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十分必要。

七类输液反应临床表现

输液反应一般发生在输液开始1~3小时内。轻者有寒战、发热,体温常在38.5°C左右;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C,常伴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等,甚者会因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致死。

输液反应可分为热原反应、热原样反应、细菌污染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七类。

基层医师公社整理了这七类输液反应的不同临床表现,供大家参考。

1.热原反应

当通过静脉输液进入体内的热原累积量超过患者的耐受量时,患者便会发生热原反应,常表现为发热,伴有寒战、皮肤苍白、瞳孔散大、白细胞减少,重者有恶心、呕吐、头痛,甚者发生昏迷、休克。

2.热原样反应

当使用的输液剂或临床复配剂在生产、贮存、输液操作中等被污染时,不溶性微粒超过限量或个体耐受阈值时,有可能发生热原样反应,症状与热原反应类似。

3.静脉炎

若患者是特殊体质,或静脉输液疗程较长、药物刺激性较大、消毒不严格等,均可导致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部分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严重者见头痛、头昏、心慌、发热,初期难以与热原反应区别。

5.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如输液滴速过快,短期内输入液体过多,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担过重所致;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在输液量过大、滴速过快时,患者有突发胸闷、气短、咯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口鼻可涌出稀痰液。

6.细菌污染引起的反应

被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而引发的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7.空气栓塞

因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拔出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所致。患者可有胸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改变。

不同输液反应
急救方法有讲究

输液反应分类很多,自然急救方法也有所不同,基层医师公社根据常见的一些病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整理了如下重点,供大家参考。

1.一般情况处理

① 立即停止输液,并尽快查明原因,但注意保留静脉通道,以便后续抢救;

② 接着输入注射用生理盐水;

③ 根据情况予高流量吸氧;

④ 若患者有热原反应,应立即静滴地塞米松0.3~0.5mg/kg及肌注异丙嗪0.5~1.0mg/kg;

⑤ 注意保暖,可予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

⑥ 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征及变化,跟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避免纠纷。

2.严重情况处理

① 若患者有过敏性休克表现,如寒战、高热、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首次剂量为0.3~0.5mg,可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并静滴地塞米松 10~20mg,1~3 小时后重复滴注;

② 此外,应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然后静脉滴注维持;

③ 并注意补充液体,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将50~100mg间羟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

⑤ 抗过敏药可选择静脉或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50mg,或缓慢静注10~20ml的10%葡萄糖酸钙;

⑥ 伴气管持续痉挛和呼吸困难者,予吸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或0.5% 沙丁胺醇、滴注氨茶碱。

3.特殊情况处理

① 当患者循环负荷过重时,应嘱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可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② 必要时可给予氨茶碱5mg/kg缓慢静滴或呋塞米1mg/kg缓慢静注等;

③ 对自身患有静脉炎患者,临床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化疗药、刺激性药物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或输液港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⑤ 对输液反应所致静脉炎患者,应将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⑥ 对发生空气栓塞患者,应嘱患者取头低足高的左侧卧位,给予吸氧。

大多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后,会出现焦虑 、怀疑、愤怒等不健康心理,这对于患者的抢救及疾病的康复都是不利的。因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和护士要对患者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和医疗上的配合。 

当然,所有的急救方法都比不上预防重要,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需要做到的。

避免输液反应
8大细节要做好

如何做好预防?首先要了解输液反应是如何导致的。

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多种多样,药物质量、输液器具质量、用药不当、操作不当、环境因素、患者个体差异等任何一个方面,均可导致输液反应,有些输液反应还可能是以上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引起。 

基层医师公社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细节要点,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1. 严格掌握输液适应证、禁忌证

对年老、体弱、过敏体质、严重感染患者或心、肺、脑、肾功能欠佳者,输液前可给予异丙嗪25—50 mg肌内注射或地塞米松5mg加入所输液体中,可起到预防作用。

2.输液器一定要购置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优质产品,杜绝购进伪劣产品。

3.使用前严格检查包装及输液器外形结构

4.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室保持整洁,坚持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堵塞污染途径操作前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药名、规格、剂量、作用和副作用、有效期、配伍禁忌等都要严格查对。 

5. 药物配置不宜过久

应现配现用(尤其加有抗生素者),输液滴速不宜过慢,时间不宜过长,配后1h内用完,以防降低药物效价和产生聚合物、致热原。

6.输液速度应视病情而定

年老体弱、心、肺、肾功能欠佳者,以慢速静脉滴入;腹泻、失水、失血患者,滴速适当放快;对危重患者早期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前30min左右,这些患者易发生热原反应;一般患者以中速为妥。

7.输液液体温度应保持与正常人的体温接近

尤其冬、春寒冷季节,适当加温,保证液体以适宜的温度进入患者体内。 

8. 医护人员对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得到妥善处理。 

总之,各医疗机构都要遵循“能肌注不输液,能口服的不注射”的原则,以保证合理用药的预期效果和输液安全。完善医院关于输液反应的相关应急预案,做好预防措施,保障群众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医师在线》  2017年第32期24-25,共2页,作者王树平
2.《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2期 10-12,共3页,作者李俊丽,刘晓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输液过敏死亡,诊所必备急救知识一览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时,肾上腺素如何用?
全科诊疗┃常见输液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关于静脉滴注给药速度的几个问题
静脉输液时出现了输液反应怎么办?
临床烦心事之首当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