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爱玥:网络舆情应对四原则


  2016年以来,网络舆情猛烈,谣言横行,在此过程中官方舆情应对的不足暴露无遗。网络舆情的特点使得很多地方在应对时漏洞百出,以至于在某些地方,当舆情出现时,只能选择用删贴的方式进行“灭火”,导致舆情更加不可收拾。当前的网络舆情的应对主要是为了澄清围绕舆情的各种谣言,因此,尊重真相,敬畏真相的同时熟悉舆情发展规律,厘清谣言的传播特点,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方案显得尤其必要。本文粗略提出舆情应对的四个原则,权当抛砖引玉。

  原则一:快

  网络舆情的传播极其迅速,在各种谣言和幕后推手的推波助澜下,往往可以取得爆炸性传播效果,一般情况下,舆情发生后的72小时内,是谣言的高发期,堪称制造和传播谣言的“黄金72小时”,特别是舆情发生后的24小时内,由于事情的真相往往一时难以查明,给了各种版本的谣言传播“宝贵”的“时间差”,如果官方任由谣言泛滥,而不愿或者不能及时做出回应,那么陷入被动是必然的。由于舆情的发生和发酵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本着“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原则,必须提前做好舆情应对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在舆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能够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回应,如果确实无法在第一时间回应的,则需要给出必要的解释,尽可能让网民对事件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从而尽可能的缩小谣言传播的空间。

  原则二:稳

  舆情应对的“快”是为了“稳”,但如果仅仅着眼于“快”则未必能达到“稳”的目的。要达到“稳”的目的,就必须要正视网民关切,就网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如果因调查等原因而暂时无法给出解释的则尽可能说明理由,而不能避重就轻,对网民的呼声视而不见,甚至搞官僚主义,简单粗暴的进行回应甚至不回应。不过,如果不能够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回应舆情,那还不如不回应,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稳”的目的,相反有可能火上浇油,使舆情进一步升温。

  在关注网络舆情时,还需要切记的是不可为了“稳”而“稳”,而必须尊重事实真相,不能为了迎合、“讨好”部分网民的“民意”而放弃原则。只有理性、客观的舆情应对态度才能赢得网民最广泛的认可和理解,从而达到谣言粉碎机的目的,一个恰到好处的舆情应对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谣言发酵的空间。

  原则三:准

  为了达到“稳”的目的,舆情应对还必须要“准”,只有有针对性的舆情应对才能服众。舆情的应对应该着眼于还原事实真相,真相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一切谣言在真相面前都将不攻自破。相反,如果一味的为了“稳”,甚至将网民的一些合理的质疑也斥为“谣言”,放弃“准”的原则,那么,除了自身公信力会受到严重损害之外,还会激起网民更大程度的反弹,最终作茧自缚。

  原则四:狠

  现在的舆情应对在还原事情经过的基础上,大多是为了回应流传在网络空间的各种版本的谣言,但是,不能仅仅着眼于澄清事实,驳斥谣言,还应该本着对谣言“零容忍”的态度,对制造、传播谣言的人给予必要的处罚,对那些影响极其恶劣的造谣传谣者更应该从重从快的处罚,一个字,必须要“狠”。

  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对造谣传谣者及时有力的惩处,只有真正做到对谣言“露头就打”,才能真正体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如果对造谣传谣者失之于“狠”,只会助长造谣传谣者的气焰,让他们变本加厉,从而导致网络谣言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恶毒。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平时对造谣传谣者不下“重”手,不下“狠”手,那么,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那只能下“死”手了。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下“死”手的局面出现,就要在平时坚决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以法律为准绳,对造谣传谣者给予严惩,如此,不仅有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对造谣传谣者本身也是一种爱护。

  舆情的应对说到底是“术”,比应对舆情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了,官方公信力提高了,说的话信的人多了,谣言自然也就没了藏身之地。相反,如果只是把着力点放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上,舍本逐末,而不是从根本上着力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甚至如果某些地方政府继续懒政、惰政,不走群众路线,不顾网民感受,舆情应对即便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同时,也要劝告某些网友的是,朴素的正义感虽然可取,但是不要因此失去了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更不能人云亦云,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因为有时你们近乎本能的单纯和善良恰恰成了他人手里的工具和武器,而这一切,等你们反应过来,已经太晚了。

  本文系紫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紫网在线。



北京论坛

微信号:bjlt51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舆情应对“六原则”
出现突发事件时,舆情处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假“求辟谣”而真造谣之警示
浅析网络谣言的危害以及治理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http://93713549.qzone.qq.com]智者,让谣言止于“我”
【原创】防控疫情——有一种支援叫“不传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