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冲刺,最后10天做什么?

初三学子将迎来中考的考验。箭在弦上,在距离中考只有最后10天的冲刺时间里,初三学子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做到忙碌而不盲目?

厦门双十中学初三段长王翠霞老师认为,最后10天,初三学子要在心态、复习、考试技巧上进行有效调整,把中考当作一次练习,轻装上阵,考出水平。名师档案

王翠霞 厦门双十中学初三段长,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首先是会复习,保持百倍信心。王翠霞老师说,考前增强信心、稳定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中考前10天,要严格按照中考时间学习,上午9点至11点半复习语文、物理和化学;下午3点至5点半复习数学和英语。

复习要有所侧重,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

其次是会运动,保持旺盛精力。王翠霞老师提醒:中考前几天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考生可以在家里或室外进行俯卧撑、慢步走、做操等运动,切记不要剧烈锻炼,以免体力消耗过大,身心疲惫,这对考试无益。

第三是会娱乐,保持轻松的心情。适当的娱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时可以收听轻音乐、相声,看看小品等放松心情的轻松节目。

第四是会休息,保持健康体魄。“睡眠充足,情绪才会比较愉悦。”王翠霞老师建议考生,从现在起不熬夜,可根据考试安排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起居、运动、学习、饮食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

第五是会放松,保持正常心态。学会深呼吸,学会放松。深呼吸的要领是:先缓慢有节奏地吸气,憋一两秒钟后再张口有节奏地呼气。要多微笑,自己照着镜子笑、对亲朋好友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讲究效率注重方法

这时要回归课本,该背的必须背熟,力争基础题不失分,保证中考的得分率。考生对知识的体系和网络进行重建、梳理,理解不透的可到校找老师答疑。王翠霞老师建议,考生可以结对子复习答疑,对自己理解不透彻的内容、薄弱环节要弄懂。

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临考前看看就行了,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抓不住感觉,手生,影响发挥。王翠霞老师建议,考前每天以中考的心态做卷子,到中考时就会以平常心态做卷子。

这阶段,还要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回顾与反思,查漏补缺。对需要记忆的内容(如概念、知识点类)可每天背背,多次重复记忆;每门学科可以理出一个知识点目录,漏洞要补上。

前一段时间,考生做了大量题目,而现在到对解题的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时候了。同时,考生还要注重细节,包括答题的规范化、格式化、仔细审题等。

另外,还要调整学习节奏。如长时间接受同一类信息刺激,就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避免长时间复习同一个知识点的现象。掌握技巧最佳发挥

掌握考场策略和答题技巧,往往事半功倍。王翠霞老师提醒考生:

1.按时进场,平心静气。

早餐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

听听音乐。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

适时到校。一般在教师要求到学校的时间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缓行忌谈。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以免原来“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失换心理情绪之大失。

2.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

认真听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如试卷印刷有误,应立即用笔修改,不要听周围考生的议论,把注意力集中到监考老师的讲解上。试卷发下来后不要忙于做题,应检查你的试卷有无漏页、空页,认真填好规定各项。

3.合理地安排时间。

答题顺序以有利于心态稳定为准。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稳扎稳打。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优质高中招生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

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很多,有利于提高士气、正常发挥。

4.只要不扣分,尝试回答所有的问题,不要留下空白题。

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导报记者 魏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仲全|我的高考:1977年的幸运儿
淮中名师教你如何抢分
高考心理辅导文章三篇
以最佳状态度过中考前的一周和中考的三天
抢分必读|高考语文学生冲刺抢分策略
高考前的主题班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